張一民
看到亞平的畫,作為一個他的老朋友,我由衷地感到高興并感慨有三:
繪畫是亞平的最愛
一提“真愛”,立刻想到“不真愛”。比如,近幾年出現的“藝考大軍”。一個省竟有十幾萬人報考藝術院校,真是匪夷所思。
到底有多少對藝術的真愛?多數考生并不是真愛藝術,只是為了找出路,不得已而為之,真正愛藝術的考生可能被不真愛藝術的考生“淹沒”了。
亞平年輕時正值文革,繪畫成了他精神的支柱,感情的寄托。他以繪畫享受人生,以繪畫為人生價值體現之一。無論多忙,每天都要畫上幾筆,數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 亞平聰明、勤奮,成果頗豐。其畫作經常參展并獲獎,也舉辦個展,擔任濟南市美協理事、天橋區美協副主席,熱心支持專業活動,對藝術一片赤子之心。近幾年又從事平面設計,致力于畫冊的設計與出版,繼續譜寫著他的藝術人生。
速寫是亞平的真功
過去,在“短缺時代”,照相機是奢侈品,更無攝像機和電腦。速寫、寫生歷來是藝術院校師生和畫家學習和錘煉造型基礎的必修課。在校園里畫速寫、寫生的人隨處可見。而現在少見了,甚至不見了。照相機、攝像機代替了速寫、寫生,電腦代替了畫筆,查資料代替了深入生活。物質充裕了,藝術倒退了,至少,速寫正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
而亞平速寫不離手,這本畫冊的主要作品就是速寫或源自速寫。其中,《制錦市老巷》《朱家峪》等風景速寫、《民族舞》等舞蹈人物速寫、彩墨《朝鮮族舞》等都是十分優秀的作品。他的多數作品都是面對真人實景的速寫,有時電視熒屏也是速寫的對象。功夫不負有心人,長期的速寫實踐鍛煉了他對生活的觀察力和概括力,造就了他比較堅實的造型基礎和迅速把握物象并達到形神兼備的能力。
藝術創作源于生活,藝術技巧的造型能力也主要來自面對生活的速寫、寫生,也包括默寫和臨摹,因此,應該呼喚速寫和寫生的回歸。
亞平是好人能人
亞平是個好人,他為人正直、善良,重感情,講義氣,樂于助人,在朋友中口碑甚好。他給自己熱愛和從事繪畫的定位是“原生態”,正說明他誠懇、謙遜的品質,與現在畫界中一些浮躁相比真是難能可貴。
他熱愛生活,知識面廣,勤于思考,辦事干練。無論做什么、無論到哪里,他都帶著速寫本,一拿起畫筆他就興奮,就來了激情,像條件反射一般,這才是對藝術的真愛,這才是真正的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