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近年來,聊城職業技術學院遵循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全面推進合作辦學協同育人、素質教育文化育人 “一體雙翼”育人機制,狠抓技能大賽并實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管”,實現了內涵建設的快速提升。
學院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確定為“護理專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學校”,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中央財政支持的護理專業實驗實訓基地”,成為解放軍總醫院等各大兵種總醫院護理人才培養基地,是教育部首批22家“國家職業院校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建設單位,是首批“山東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和“山東省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
高端合作、高端培養、高端就業——
開放辦學攀高枝
聊城地處魯西,是山東省欠發達地區。作為聊城市唯一一所高職院校,聊職由原聊城衛校、聊城電大、聊城旅游學校和聊城市畜牧研究所“三校一所”,于2000年合并組建,基礎差、底子薄。學校該怎么實現跨越發展?經過不懈地探索,學院以“高端合作、高端培養、高端就業”為抓手,形成了“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四方聯動、校企相融互利共生”的辦學體制機制,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
聊城市委、市政府積極發揮辦學主導作用,從依托學校構建全市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全局高度,將學校作為聊城龍頭院校重點扶持,逐年提高生均預算內撥款,幫助整合教育資源,最近又劃撥200畝土地用于學校新校區建設,極大拓展了學校發展空間。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學校開放辦學,通過尋找一流合作伙伴,打造了一批有層次、有深度、有實力的綜合性平臺:與深圳國泰安公司聯合辦學,努力打造中國職業教育的樣板;與301醫院、302醫院、海軍總醫院、空軍總醫院、火箭軍總醫院等各兵種總醫院合作,打造高端護理人才培養基地;與中德萊茵公司合作,打造聊城市現代制造業公共實訓中心;與人民衛生出版社合建“全國職業院校醫護技能大賽基地”;與莘縣、當代集團深度合作,共建中原現代農業商學院;與東膠集團聯建“東阿阿膠學院”;與山東舜和酒店集團建設“舜和商學院”。
通過校企合作,構建高質量的實習實訓體系,學院為學生創業就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目前學院已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242處,以“訂單班”、“校中廠”、“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現代學徒制等多種形式與一流企業開展合作。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護理學院與解放軍總醫院等部隊醫院;醫學院與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工程學院與德國萊茵科斯特公司;建筑學院與中鐵十四局;汽車學院與上汽大眾、北方智揚;信息學院與惠普、華為;經管學院與阿里巴巴;旅游學院與釣魚臺國賓館、舜和酒店集團等單位的合作。此外,學院還與齊魯制藥、京東、天貓、網易、順豐、海爾、中國重汽、東風日產、浪潮、中興、美國思科、中通客車、聊城交運集團、聊建集團、鳳祥集團、魯西集團、聊城百大、鑫亞集團等國內和聊城本地一流企業展開密切合作。
2016年,學院又新增甲骨文公司、九州控股集團、人民大會堂管理局等6家高端校外實訓基地,學生實習就業渠道不斷拓寬。通過第三方評價機構調查,學院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301醫院連續10年招聘聊職院畢業生,全國各大軍區和武警醫院、央企、上市公司等知名企事業單位紛紛來學院選聘人才,部分學生通過選拔實現境外就業。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管——
技能大賽結碩果
“普教看高考,職教看大賽”已成為職業教育界的共識。比賽除能提高師生的專業素質與素養以外,更有利于學院對課程體系的把握,使教師注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強化培養。學生在大賽中成長和歷練,在競爭中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學院通過深化“做學教賽一體”項目化教學改革,使“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管”成為學院教改課改的有力抓手和辦學育人的基本方法,并取得顯著成效。
2015年我院獲得57個獎項,其中國家級獎項23項。2016年上半年獲獎13項,其中國家級獎項11項。在2016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我院代表山東省參加“護理技能”“信息安全管理與評估”和“4G全網建設技術”3個項目的競賽,獲得一個一等獎和一個二等獎。其中“護理技能”賽項參賽選手不畏強手,頑強拼搏,在全國54個代表隊中脫穎而出,榮獲團體一等獎第一名,也實現了山東省在該項賽事上的突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簡稱“國賽”,是教育部主辦的中國最高層次的技能大賽。參加此次比賽的代表隊,都來自于全國最好的職業院校,廣州醫藥大學、上海健康醫學院、天津醫高專、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可謂高手如云。 全國職業院校護理專業在校生有幾十萬之多,本次參加國賽的216人,可謂千里挑一。聊職奪冠,意義非凡。
而這些優秀的學生只是聊職院上萬名學生的縮影。幾年來,學院先后承辦了第二屆全國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技能大賽、山東省職業院校“信息安全管理與評估”項目比賽、聊城市職業技能大賽等各類賽事,在全國護理教學成果展示賽、全國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技能大賽、全國“中醫藥社杯”檢驗技能競賽、全國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云安全技術應用”和“信息安全管理與評估”項目競賽、“中國軟件杯”全國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全國BIM算量大賽上、“用友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上獲得一等獎等獎項,在全省機電產品創新設計大賽中連續7年獲得一等獎。據統計,近三年學生獲得國家、省級技能大賽100余項榮譽。
成績只能說明過去,未來學院的發展目標是“引領魯西、示范山東”,并經過扎實的努力,力爭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學院將乘著國家“十三五”職教改革發展東風,借助“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勢,踐行“團結、敬業、拼搏、奉獻、創新”的聊職精神,實干奮進,砥礪前行,再譜華章。讓每一位從聊城職業技術學院走出來的聊職人都能以一技之長,舞出精彩人生!
黨史國史、傳統文化、核心能力、特色活動——四維共育樹英才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近年來,聊職院緊緊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一中心任務,全力推進針對學生的素質教育。目前,黨史國史教育、傳統文化教育、職業核心能力教育、特色活動教育“四維共育”的素質教育格局已經初步形成,使學生德技兼修、全面發展。
黨史國史教育鑄靈魂,主要是找準黨史國史教育與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結合點,把黨史國史教育打造成人格課、智慧課、創新課,使黨的歷史成為我們育人辦學的精神寶庫。
傳統文化教育潤品格,建設海源文化廣場,成立“海源書院”,邀請海內外名家舉辦“海源大講堂”,溯源先秦孔孟老莊,引導學生修身立德,成才報國。
職業核心能力強素養,精心設計了“團隊合作、目標管理”等8個教育模塊,對全校學生進行課程化輪訓,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特色活動方面育情懷,主要是通過開展“讀書、家書、賀信、走訪”四項主題活動,開闊學生視野、激發感恩情懷、激勵學生進步、送去關懷溫暖;通過實施“九星評講”工程,組建社團和義工隊伍等,構建起以學生為主體,學校、家庭、社會聯動的育人格局。
對學院的素質教育成果,新華網、人民網,以及《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學習時報》《大眾日報》《中國火炬》《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等數十家媒體進行了多次報道。
學院連續兩年受邀承擔全國兩會的禮儀志愿者服務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15年4月,國家關工委主任顧秀蓮來學院視察,對學院德育工作給予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