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隨著全省文物博物館事業的快速發展,文物保護工作對文物保護裝備與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5年起,省文物局、濟南市政府、省貿促會提出共同主辦國際文物保護裝備博覽會,打造集展會、科研、學術、應用于一體的文物保護裝備技術展覽、展示和交易平臺。隨后,經全省清理和規范慶典研討會論壇活動工作領導小組批準,博覽會列入《山東省省級以下黨政機關省內舉辦展會活動清單》,并明確每兩年舉辦一屆。
10月20日,2017(濟南)國際文物保護裝備博覽會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山東省副省長、省文物保護委員會主任季緗綺出席開幕式并宣布博覽會開幕。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少杰,國際博協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安來順,省貿促會會長徐清,濟南市副市長王桂英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本屆博覽會展區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國內外200余家單位參展,其中境外企業10家、省外企業50家、省內企業40余家。參展的技術裝備,涵蓋了展柜和庫房柜、文物保存環境監測調控、文物修復儀器設備工具、三維掃描和AR/VR等數字技術、古建維修、文化遺產咨詢服務、文化傳媒等10多種類型。此外,《砥礪奮進的五年——山東省文物工作成就展》在博覽會中心展區開展。該展集中展現全省文物事業發展成就,宣傳普及文物保護工作。
本屆博覽會緊扣“科技裝備,讓古老遺產融入現代生活”主題,展會期間舉辦了多場文物保護裝備技術的供需發布會和產品推介會。針對博物館建設、展覽提升、文物修復、古建保護、文物考古等不同方向,由省內外文物博物館機構代表發布實際工作中潛在的裝備技術產品需求,知名企業代表介紹業內科學適用的裝備技術產品和成功實踐案例,促進供需雙方的深入對接和務實合作,充分發揮博覽會在推進文物工作實踐中的長遠積極作用。
博覽會的舉辦,對于促進文物保護裝備產業發展,推進裝備技術生產、應用供需雙方的有效銜接,對于提升文物保護科研和裝備水平,推動文物事業的繁榮發展,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編輯/陳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