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anguard在英文中的意思是“先鋒”,那么FOSS Vanguard,是否會給人一種裝了這對輪組就能一騎絕塵的感覺呢?
先看車圈。Vanguard使用的是38 mm框高的碳圈,相對較高的框帶來說優勢就是更好的平路巡航性能,極速能夠提高。不過在起步的時候,加速度會比低框車圈相對慢一些。Vanguard車圈本身的做工可以用優秀來形容,表面平緩順滑,摸上去手感非常好。
再說輻條。從輻條的編法來說,比較平常,直頭輻條2:1,是個比較常見的設計。輻條本身使用了低風阻的造型,被“拍扁”的輻條對于整體的性能應當會有所幫助。
最后是這個輪組的核心部分——花鼓?;ü难永m了FOSS的一貫風格,采用了磁吸設計。整個塔基內部沒有彈簧,2個強磁材料制成的棘輪互相咬合在一起,轉動的時候發出的是行星棘輪獨有的清脆聲音。雖然磁性材料會在極端情況(劇烈震動、高溫)下失去磁性,但就公路車的使用環境來說,完全沒有必要擔心這個問題,因為這2種情況在公路車的日常環境中幾乎不可能出現。
關于輪組,不得不提的一點就是潤度。在平時的騎車活動中,提及輪組,車友最先問到的便是輪組是否夠潤。這對FOSS輪組的回答是:真的夠潤。不僅空轉的時候表現很好,而且在騎行過程的滑動中讓你感受到輪組無比尋常的潤度,讓人信心十足。
除了潤度,輪組的踩踏、剛性、加速還有舒適性都是值得去深究的。根據騎行得到的反饋,輪組提供的踩踏還是很不錯的,加速很直接,加速也是干脆利落的。每一腳的回饋也是相當的足,作為開口碳刀,這點筆者已經很滿意了。
這對輪組的剛性,筆者說它能讓車手上坡無所顧忌全力搖車,下坡的時候放心壓彎。實測期間,正好參加了一場爬坡賽,坡程7 km平均坡度4%,輪組的表現也令筆者基本滿意,如果質量再減輕一些可能效果會更好。在比完賽返程的下坡中,高速過彎過程中的壓彎能夠感受到輪組足夠的支撐感,能夠放心的壓彎,不至于在切彎的時候有空虛感。
舒適度方面,這對輪組的感受就沒有那么明顯。在過凹凸不平路面的時候,沒有顯得太顛簸,但過減速帶倒是給筆者很硬的感覺??紤]到自身使用的碳架,所以也沒給輪組的舒適性妄下定義,總之來說,還是不錯。
碳纖維車圈,而且是開口的碳刀,它的制動力,以及剎車邊的耐用程度也值得我們去探究。這款車圈,配合Red夾器使用,制動力夠用,有信心在高速時能在合理的范圍內把速度降下來。而剎車邊經過特殊處理,耐用程度雖然在短時間不能測試出來,不過經過幾次長下坡的考驗過后,筆者對它還是很有信心的。
經過一個多月1000多km以及不同車手的交替測試,輪組塔基的表現還是相當令人滿意。在騎行過程中,花鼓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小問題,在回鏈或者空轉的時候偶爾會有一點卡頓,可能是因為棘輪太小太密,拆下來已經可以看到輕微的磨損痕跡,不知道如果把棘輪齒做大一點是否能有改善。
超過1600 g的質量對于這對輪組不算輕量化。其實這對輪組的精華,就是在花鼓上。若能單買到花鼓,自己再選擇輻條輪圈自編輪組,對部分要求較高的車友來說就是福音了。
來源:單車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