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要想變家校危機為合作契機,可借助“互聯網+”引導家長轉變觀念,走進社區為家長服務,創新家長會模式等,借助這些外部力量,采用多種與家長溝通的方法,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關鍵詞】家校危機;轉化;途徑
【中圖分類號】G4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95-0011-02
【作者簡介】孫國芹,廣東省深圳市紅嶺教育集團(廣東深圳,518100)副校長,高級教師,深圳大學碩士生導師,美國布朗大學訪問學者。
一名新班主任,剛剛走上工作崗位,一切都是新的,學校是新的,學生是新的,家長是新的,對工作會充滿熱情,充滿好奇,同時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與困惑,尤其是與家長溝通方面,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狀態。如何解決家長提出的問題,如何征得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如何建立新型的家校關系?班主任可借助外部力量從如下幾方面化解家校危機:
一、借助“互聯網+”引導家長轉變觀念
解決家校危機問題,別忽視我們所處的時代。在“互聯網+”時代,任何問題的解決,都可以借助“互聯網+”這個途徑,而且這個途徑是一個全新的路徑,解決問題不僅便利,還十分有效,為解決傳統家校關系問題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1.通過微信群和QQ群發一些學習材料供家長學習,引導家長轉變教育理念。
一些家長對怎樣教育孩子是不清楚的。家長第一次帶孩子,第一次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由于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他們會出現不會帶、帶不好等現象,這是正常的。但是作為學校,作為教師,一經發現這樣的現象,就應該想辦法幫助家長解決問題,不能熟視無睹。我的做法是,通過建立微信群和QQ群等,經常向家長轉發一些怎樣當家長的學習材料,引導家長通過閱讀這些材料,明白怎樣做家長、怎樣教育孩子、怎樣用新理念教育孩子。
家長對我轉發的家校共育方面的文章,反應良好,認為材料很實用,打開了他們的視野,開闊了他們的眼界,給他們提供了育子的方法,影響了他們的育子思維。
2.通過微信,點對點地對家長進行輔導,教他們怎樣教育孩子。
我會把學生每天在學校的表現,尤其是一些孩子不太好的表現,通過微信告訴家長,然后教家長在家里怎樣面對這些問題,怎樣進行合適的引導。也會把學生取得進步的情況告知家長,引導家長在家里欣賞孩子取得的點滴進步,對孩子進行鼓勵,讓家長用賞識教育的方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我對優等生的成長更加關注,教家長引導孩子在家怎樣進行自學、怎樣參加課外班、怎樣向親友求教、怎樣適時給成長路上的孩子指點迷津,讓家長認識到這些非常重要。通過點對點的家長輔導,讓孩子在家長的指導下,快樂、健康、有意義地成長,發揮家長和學校的聯合育人功能。
二、走進社區為家長服務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校無邊界”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學校要走進社區,教師要走進社區,班主任更要走進社區。新手班主任要想當好班主任,必須走進社區,走進家庭,對孩子和家長做深入的調查,了解家長各方面的情況,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況,只有掌握了翔實的家庭信息,對孩子的教育才有針對性,對家長的輔導也才有效果。家訪不僅是過去學校教育的方式方法,在當今依然是學校教育的好方法。
社區經常有一些節日慶祝活動,新手班主任應該抓住這些慶祝活動,展示學生多方面的特長,比如組織有音樂素養、有音樂特長的學生參加。新手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工作中應該考慮如何把學生們的各種才華展示出來,社區的節慶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當然,班主任平時也要引導孩子們進行這方面的學習和訓練。
社區還有一些孝敬老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班主任可帶領學生到社康中心做義工。無論到哪兒做義工,班主任都應該跟著學生一起去做。一起去做有兩個好處:一是有班主任組織做義工,學生會很重視,很用心;二是有班主任組織做義工,家長們會感覺到班主任有愛心,對班主任產生好感,會緩和家長與班主任之間的矛盾,增進家長與班主任之間的情感。
三、創新家長會模式
家長會是班主任和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梁和紐帶。家長會是一把雙刃劍,開得好有利于班主任工作,開得不好不利于班主任工作。
每次開家長會,我都會認真準備。先寫出文字的發言稿,然后再把發言稿做成PPT。文字發言稿我會有一個主題,圍繞主題,列出小要點,最后形成的發言稿就是一篇文章。家長會不僅要準備一篇優秀的發言稿,還需要研究內容的呈現方式,要通過多種途徑,把準備好的材料展示出來。
我的家長會的主要呈現方式有:
1.教師獨角戲匯報法。
家長會上,班主任把班級各個方面的情況,向家長做一個非常詳細的匯報,這個匯報就是我準備好的PPT,內容根據每次的主題而定,有校風校訓介紹、學校開展的大型活動、取得的階段成績、學校的重大改革、班風班訓介紹、班級階段取得的成績、下一段班級努力的方向等。班主任一個人把班級的所有情況向家長做一個告知說明。
2.學生群體匯報法。
把班級各個方面的情況匯總起來,根據家長會召開的目的,每一個方面找一個學生匯報,如可以,安排學習好的學生把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家長會上進行分享,通過學生介紹更直接地讓家長了解,怎樣重視孩子的學習,怎樣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這種現身說法,家長能夠聽得進去,更能夠引發深度的思考。
3.“教師+學生”雙主體匯報法。
學生把自己的感受、班級的變化,從學生主體這個角度進行匯報,同時,班主任再詳盡地把班級的全面工作、學校的全面工作進行匯報。
4.學生才藝展示法。
這種匯報就是以學生的才藝展示為主,再配合班主任的全面工作講解。這樣的家長會,就是要讓家長們看到孩子各個方面取得的成績,這個成績不僅僅是學習方面的,還有體育、音樂、美術等綜合素養方面的。這種做法更能贏得家長的信任,贏得家長對班主任所做工作的理解和對班主任管理班級理念的認同,能更加有效地化解家長和學校的危機沖突。
我認為,學校、家庭和社區不是相互孤立的教育“孤島”,而是彼此聯系、互相補充的“環島”。借助外部力量,實現家校合作共育,建立和發展家庭、學校和社區多方教育主體之間的新型合作伙伴關系,能夠完善家校共育機制,拓展和改善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和條件,影響并改善家庭關系、家教和家風,促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化解家校危機,實現家庭、學校和社區的協調發展,父母、孩子與教師等相關人員的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