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干部是影響一個班集體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名合格的班干部要有角色意識、責任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班主任在選拔和培養(yǎng)班干部時要遵循下列步驟:全面了解學生→崗位設置→班干部選拔→班干部培養(yǎng)→班干部評價。班主任要不斷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實行班干部輪崗制,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級民主生活的建設中來。
【關鍵詞】班干部;角色意識;選拔和培養(yǎng);輪崗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95-0041-03
【作者簡介】胡有紅,江蘇省揚州中學(江蘇揚州,225009)教師,高級教師。
一個班級要想成為一個積極向上、頑強拼搏、創(chuàng)新進取的優(yōu)秀班集體,需要有一個領導核心,這個核心就是班干部。班干部是班級內工作能力強、表現(xiàn)突出、自律能力好、有一定威信的學生代表,是教師的得力助手,是班級活動的積極分子。
一、班干部應具備的幾個意識
1.角色意識。
班干部具備多重角色:既是學生,需要努力學習,在班級做好示范,又是聯(lián)系教師和班級其他學生的紐帶與橋梁,起到“上情下傳,下情上達”的作用,是班級的服務者、聯(lián)絡者。在班級日常工作開展中,班干部是管理者、指導者;在一些集體活動中,班干部積極參與,是活動的組織者、策劃者;同時,班干部還需要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與交往能力,不僅要處理好與學校領導、班主任、科任教師、班級學生之間的關系,還要處理好與家長、社會人員之間的關系。因此,一名合格的班干部,應有明確的角色意識,在正確的位置做合適的事情。
2.責任意識。
2016年9月13日,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研究成果發(fā)布,其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xiàn)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等六大素養(yǎng)。班干部是學生群體中的一員,這就要求他們不僅要學業(yè)優(yōu)良,還要具有責任擔當、團隊意識,學會承擔屬于自己的責任,做好份分的事情,為班級做出努力。班干部有責任感,班集體才會有凝聚力。
3.創(chuàng)新意識。
按承擔的任務劃分,班干部可以分為事務型和創(chuàng)造型。所謂事務型班干部,是指班主任布置一項任務,他們就完成一項任務,在班級事務方面,缺少自己的見解、想法,如果班主任沒有布置某項工作,他們不會主動去完成。而創(chuàng)造型班干部則能時刻意識到自己的角色,能敏銳地觀察班級發(fā)展動向并及時捕捉班級問題,然后主動開展班級工作,將班級管理作為自己的一份事業(yè),使班級得到發(fā)展的同時自己也獲得成長。因此,班干部還需要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由事務型向創(chuàng)造型轉變。
二、班干部的選拔和培養(yǎng)
班主任在選拔和培養(yǎng)班干部時可以遵循以下步驟:全面了解學生→崗位設置→班干部選拔→班干部培養(yǎng)→班干部評價。
1.全面了解學生。
了解學生的途徑有多種,包括問卷、訪談、觀察等。比如,剛組建班級時,我會做如下問卷調查,以了解學生過去的生活與現(xiàn)在的想法。比如:在以前班級為同學們做過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你覺得目前班級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你可以為班級做些什么?通過這些問題,可以初步了解這個學生的自律情況以及家庭背景,知道該生在之前班級的學習、生活狀況以及參與班級事務情況,了解了這些,可以為班級設置崗位提供參考,可以知道該生是否愿意在現(xiàn)在班級承擔班干部工作。
2.崗位設置。
崗位設置要遵循以下兩個原則:一是符合班級管理和發(fā)展需要,二是符合學生自我發(fā)展需要。班主任切不可為了“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而設置過多崗位。因為班干部精力有限,一個人承擔過多的工作,會影響自己的學習,也不利于鍛煉其他學生的能力,因此在設置某個崗位時,也可給班干部配備若干助手,或者讓班干部組建自己的工作團隊。
3.班干部選拔。
班干部選拔的方法有招標、自薦、他薦、任命等。如果班主任事先研究過學生檔案,同時安排該生做一些事情,觀察其工作能力,若他能順利完成考核,則可以采用任命的方式讓其做臨時班委。如果采用招標、自薦、他薦等方法,則需要經(jīng)過競選,競選過程遵循以下流程:自我介紹→說出競選職務→陳述競選理由→陳述成功當選后的工作計劃。在競選之前,班主任要做好鋪墊工作,讓學生形成一種觀念,即當選班干部不是來管理人,不能有特權,要時刻保持一種服務意識,要勇于承擔責任。
4.班干部的培養(yǎng)。
班委產生后的崗前培訓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第一次做班干部的學生,班主任不僅要細心指導,必要時還需手把手地教。培訓的目的是讓班干部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能以最快的速度參與班級管理。
比如,第一次召開班干部例會時,我會提前擬定一份任務單(見右表),下發(fā)給各部門班干部,讓他們明確各自職責。
班干部根據(jù)任務單制訂本部門的工作計劃,并組建自己的團隊。這些工作需要班干部開動腦筋,具備良好的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和聰明才智。
班干部在開展工作過程中,難免會有失誤,這時班主任千萬不要抱怨,而是要給予他們具體的指導和幫助,本著“多指導,少指責;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相信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會慢慢成長。
一天課間,生活委員給飲水機換水時,不小心把水桶弄翻了,隔壁班學生對我說:“胡老師,你班發(fā)大水了!”我來到教室門口,看到的現(xiàn)象是:生活委員正在打掃地面,其他學生無動于衷,甚至有人幸災樂禍地等著我批評生活委員。針對此現(xiàn)象,我召開了微班會,肯定了生活委員的付出和努力,希望大家能夠尊重和理解班干部的工作,以此增強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
5.班干部評價。
對班干部的評價包括自評和他評。比如,每周五晚上我會召開班委例會,首先由各位班干部談談近階段自己做得比較滿意的地方,自己認為哪些地方還有不足,班級存在哪些問題,針對班級的問題可以做什么工作,需要班主任給予哪些幫助,等等。作為班主任的我參與到討論中,對上述匯報進行點評,和班干部一起總結反思、形成經(jīng)驗。這樣的例會其實也是對班干部的一種監(jiān)督。
利用班會課或其他時間進行他評,如班干部公開進行3~5分鐘的述職,然后班委之間相互評價,學生對班干部無記名投票評價。班干部公開述職,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壓力,更是一種考驗。為了能夠交出一份比較滿意的答卷,班干部需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表現(xiàn),增強責任感和擔當意識,這可以促使班干部快速成長。
三、班干部的輪崗
班級是一個動態(tài)的、不斷生長的集體,班主任在班級發(fā)展過程中,要不斷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提供更多的機會,放手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級民主生活的建設中,避免班干部的固化以及班干部與普通學生的分化,要樹立民主公平、自治主動的意識。
一個學期后,我一般會重新確定班干部人選,以此讓學生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轉換角色,從而學會尊重、理解、守紀、自律。針對性格內向的,既想鍛煉自己又擔心做不好的學生,我特意設置一些崗位,如“一天值日班長”,以此讓他們先體驗一下班干部的工作,以此慢慢鍛煉學生的膽量和能力。通過多種形式的輪崗,激發(fā)學生實現(xiàn)自我、展現(xiàn)自我、提高自我的意識,讓班級管理凝聚更多學生的智慧,讓他們真正學會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