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是家庭和學校聯系的紐帶,也是家庭教育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班主任與家長合作的程度,直接影響到家校協作的效果。班主任在家校協作的過程中要加強責任意識,遇事不推諉;要加大對學生和家長的感情投入,與家長共情;要學會智慧地借力,與家長共營班級。
【關鍵詞】家校協作;責任意識;情感投入;智慧借力
【中圖分類號】G62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95-0054-02
【作者簡介】劉涵婧,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東沙湖學校(江蘇蘇州,215000)教師,碩士。
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學校和家庭比作兩個“教育者”,認為這兩者“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班級管理也是一樣,尤其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小學低年級學生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而習慣的養成僅僅靠學校的教育和班主任的叮囑是絕對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支持和協助,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班主任和學生家長的協作顯得尤為重要。如何與家長和諧相處,如何協調家校關系,從而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實現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小學低年級班主任工作的重點。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對小學低年級的家校協作工作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班主任要提高責任意識
我始終認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應以專業的態度,落實自己的教育責任。無論我們遇到的是積極負責的家長還是敷衍懈怠的家長,班主任都應該首先明確自己的教育責任,這是家校協作的基礎。
現在有一部分班主任總是把學生的問題推給家長,認為學生難教、難管是因為家長溺愛、不明事理、不負責任。我不否認確實有部分家長存在上述情況,但班主任作為專業的教育者,要換位思考,從專業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從根本上講,家長和教師的出發點和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家校合作的基礎是良好的。但在家校協作過程中矛盾和問題又確實存在,究其原因,固然可能與家長的不理解有關,但從深層看,是班主任和家長的某些教育理念或者教育行為產生了沖突。面對家校間的沖突和矛盾,班主任尤其要提高責任意識,不推諉、不逃避,認真研究學生和家長,給家長專業和科學的指導。
剛接手現在這個班級時,有前輩叮囑我說:“你一定要注意你們班的俊俊(化名),她媽媽可不是那么好相處的。”后來我了解到,俊俊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所以對上學這件事非常抗拒。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俊俊媽媽認為全部都是教師教育不當所致,所以俊俊媽媽對教師的建議和意見一直都是抵觸的,甚至在班級群里公開表示過對教師的不滿。我認為,要改變俊俊媽媽的想法,調動她與班主任協作的積極性,俊俊是關鍵。孩子是連接學校和家庭的橋梁,孩子對教師的認知直接影響了家長對教師的評判,因此,我決定從俊俊入手解決家校協作的問題。一段時間的觀察后,我發現俊俊是個內向敏感的孩子,可能是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課間他總是默默地坐在座位上,與同學間幾乎沒有交流,完全沒有同齡人該有的活潑和朝氣。難怪俊俊不愿意到學校來啊!我在心里暗自決定:無論俊俊的成績能不能提升,從學生的成長出發,我首先要讓他融入集體,還他一個快樂的童年。于是我開始了對俊俊的“偏愛”,課間主動找他聊天,尋找一切機會表揚他,主動帶著他和同學一起游戲,在班上反復強調團結友愛的集體意識。很快,俊俊和其他學生都感受到了我的善意,而俊俊也開始對我敞開心扉,課間他會主動跑到我跟前說說話,課上他偶爾會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我看到了俊俊的變化,相信俊俊媽也看到了俊俊的變化。果然,不久俊俊媽媽主動給我打來電話,電話里俊俊媽對我說:“您是俊俊的新班主任吧,謝謝你!最近俊俊上學時可開心了,以前到了校門口都不肯進學校的,真的很感謝你哦!”聽到俊俊媽的話,我知道我和俊俊媽媽間的協作可以開始了。我開始對俊俊的學習提出一些簡單的要求,同時我將一些簡單的教學方法和與孩子相處的要點轉告俊俊媽媽,家長此時不但不再抗拒,還經常主動向我咨詢,并主動要求參加班級家委會。
所以說,如果班主任能夠主動承擔責任,切實抓住孩子這個家校溝通的關鍵點,教師就一定是能夠與家長建立起和諧的關系,贏得家長的信任,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使家校協作進入良性循環的狀態。
二、班主任要加大情感投入
教師加強情感投入不僅表現在對學生的真心付出上,也包括對家長的情感投入,對家長的尊重和理解,做到與家長共情。開學初,學校要求家長通過掃二維碼的形式進行學生信息采集,我們班新新(化名)的媽媽在收到我的群信息后,就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向我砸過來,小到“什么是二維碼?”,大到“我應該怎么掃二維碼?”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我哪里有空一個一個教你!”于是,我就隨手回復道:“您先問問其他家長,如果還有問題的話再找我。”自此新新媽媽沒有再問過我任何問題,我也理所當然地認為問題已經解決了。可是一個星期之后統計學生信息時,我發現全班只有新新的信息仍然是空白,于是我壓著心里的火氣跟新新媽媽聯系,在電話中新新媽顯得有些緊張和無奈。原來,新新媽媽的年齡較大,文化程度也不高,對新媒體了解甚少,并且因為她與班級其他家長的年齡差距較大,所有和其他家長也幾乎沒有聯系。了解情況后,我請新新媽媽來學校,耐心地將班級管理中常用新媒體的使用方法教給了新新媽媽,并且通過深入交談打消了她的不安與焦慮。在后來的日子里,新新媽媽有問題會第一時間詢問我,并且盡力協助我完成班級的各項工作,我和新新媽媽的溝通也越來越順暢、高效。
家長作為班級工作的參與者,如果對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和教育理念持無所謂甚至否定的態度,那班級的教育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反之,如果家長信任且支持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行為,與教師進行高效的協作,那么我們美好的教育期待便有了成為現實的可能。
三、班主任要學會智慧借力
人無完人,班主任同樣如此,班級管理過程中總有考慮不周到的地方;術業有專攻,班主任總有未曾涉及的領域。因此班主任要學會智慧地借力,適當讓渡權力,讓家長走進班級管理中,開拓家校協作的新天地。當然,班主任的借力,絕對不是高高在上的布置和要求,而應該是與家長平等的協商與溝通,讓家長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在一次班級學生信息數據統計中,對計算機技術并不精通的我,只能用最原始的統計方法匯集學生信息,隨后再輸入到電腦中,但是這樣的做法耗時長、效率低,很長時間我都沒能完成數據的更新。這時我想起了班級中有計算機專業的家長,于是我主動向其請教,該家長耐心地教給了我專業的方法——給我介紹了“超級表格”的使用方法,在該家長的幫助下,我很快就完成了班級所有學生的數據統計。通過這次合作,我與家長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家長主動表示愿意承擔班級的信息統計和整理工作。
“借力”家長,讓班主任和家長形成教育共同體,形成協同管理班級的格局,讓班級管理更貼近家長需求,提升班級管理的品位,使家校協作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總之,班主任在建班育人過程中,一定要重視與家長的協作,始終讓家庭教育和班級教育保持一致,只有真正做到家校合力,才能真正實現我們所期待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