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職業教育;生涯規劃;自我認知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95-0058-04
【作者簡介】顧蕊,江蘇省蘇州絲綢中等專業學校(江蘇蘇州,215228)教師,講師,蘇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首屆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一、教育背景
1.《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指出,“職業指導”是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的重要途徑之一。職業生涯教育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統領的教育教學內容之一,包括職業精神教育、就業創業準備教育、終身學習和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教育。
2.我國歷來是紡織品制造大國,紡織品市場的運轉需要大量的專業性人才,要求職業院校向其輸送大量高素質、專業化且有著明確職業目標和方向的紡織技術人才。
3.《職業生涯規劃》這門課程已經成為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學的必修課。
二、班情分析
本節班會課的教育對象為我校紡織服裝部紡織品設計專業中職一年級的學生。他們活潑開朗、積極向上,有較強的求知欲和集體意識;他們對紡織專業課程已有基礎性的認知,但對職業生涯規劃的內涵與意義仍一知半解,對未來的職業選擇、人生發展也迷茫不清。因此,本節班會課具有開設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三、教育目標
1.讓學生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內涵,感知職業生涯規劃對人生發展的重要性。
2.激發學生熱愛所學專業,學習行業中的優秀人物,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與專業學習和個人成長之間的重要關系。
3.指導學生制訂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書,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意識落實為實踐行動,切實提高自身適應社會的能力。
四、設計思路
以課前調查研究結果導入,通過開展“感知職業生涯規劃內涵,培養職業生涯規劃情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志,實施職業生涯規劃行為”等環節引導學生從知、情、意、行四個方面完成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五、活動準備
(一)教師準備
1.制定并下發“職業生涯規劃知多少”調查問卷。
2.聯系一些紡織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并錄制采訪視頻。
(二)學生準備
1.完成一期與班會課主題“職業生涯規劃”相吻合的黑板報。
2.填寫《職業生涯規劃知多少》調查問卷。
3.準備并思考“自我剖析”五個問題:我是誰?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環境支持或允許我干什么?最終職業目標是什么?
4.A4紙、水筆若干。
六、實施過程
(一)導入班會——暖場調查創氛圍
1.活動形式。
(1)班主任公布“職業生涯規劃知多少”問卷調查情況及結果。
(2)班主任宣布本節班會主題——“穿梭經緯 編織人生”。
2.師生活動。
班主任宣布調查結果——班級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并不陌生,但大多數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內涵及其與人生發展的緊密關系認知不清;學生從調查結果中發現自己對“職業、規劃、人生”的認知漏洞,自覺地提高重視度,引發自我思考,積極參加班會課活動。
3.教育方法。
調查法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課前問卷調查的方式導入班會,揭示活動主題,用一系列真實而富有說服力的數據,為學生帶來視覺和心理上的震撼,創設出一定的活動氛圍。
(二)感知內涵——眾里尋“它”千百度
1.活動形式。
(1)聚精會神聽一聽。
(2)集思廣益想一想:紡織職業,規劃什么?
(3)七嘴八舌說一說:職業規劃,意義何在?
2.具體過程。
(1)教師PPT呈現關于“規劃”的名言警句。
《禮記·中庸》:“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
列夫·托爾斯泰:“要有生活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一分鐘的目標。”
(2)教師PPT呈現“職業生涯規劃”的內涵及意義,讓學生明確“職業生涯規劃”也叫“職業規劃”,而學生所要進行的是對紡織職業生涯的有序規劃,是在對個體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和時代特點,根據紡織專業職業傾向,確定自己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3)學生集體討論職業生涯規劃的作用和意義。當今社會需要高素質的人才,明確職業生涯規劃不僅能夠幫助人才更好地掌握技能,更能為打造出彩人生做有效規劃。(舉例:京東創始人劉強東,阿里巴巴掌門人馬云,以1300元起家至上億身家的福建紡織大亨陳宗立,他們都是現實生活中善于規劃人生的高手。)
3.教育方法。
明理法、討論法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了“聽、思、述”等有層次感的活動,為的是幫助學生知曉“紡織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內涵及意義。活動采用了集體表達的方式,鼓勵學生在聆聽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深入思考,最后抒發自己的感想。
(三)熱情為經——千行萬業總關情
1.環節內容。
(1)剖析自我填一填:指導學生完成“自我認知”表格游戲。
(2)成功故事講一講:學生代表講述《貧民窟走出的州長》、家鄉成功人士唐仲英的故事。
2.具體過程。
(1)學生分成五人一小組,填寫“自我認知”表格,剖析“我是誰?”“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環境支持或允許我干什么?”“最終職業目標是什么?”五個問題;教師進行實時觀察和指導;小組代表發言,交流答案。
預設:我是一名職業中學紡織系的二年級學生,喜歡布料編織、服裝制作。我想掌握全面、扎實的紡織技術技能,在紡織職業生涯發光發熱。我能對織物面料進行分析,能操作織機編織布料,能裁剪縫制布料成物品。社會環境支持(允許)我認真學習文化知識,提高技術技能,強化個人道德素養,科學合理地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我的最終職業目標是一名紡織品生產者,或織物分析員,或紡織貿易商。
(2)施瓦辛格自小生長在貧民窟里,身體非常瘦弱,卻在日記里說長大后要做美國總統。但如何才能實現這樣的抱負呢?年紀輕輕的他,經過幾天幾夜的思索,擬定了一系列的目標。2003年,年逾57歲的他,成功地競選成為美國加州州長。他的經歷讓人記住了這樣一句話: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
唐仲英1930年出生于江蘇省吳江區盛澤鎮,從小就有遠大抱負,為自己的人生做好了規劃。1950年,唐仲英自香港赴美求學,之后白手起家,涉足多個行業。1960年開始建廠,1964年獨資創建了第一家鋼鐵服務中心——國際物資公司。至1980年,他已在美國擁有30多家企業,唐氏工業集團初具規模。
(3)班主任借用故事,引導紡織專業學生思考:中職生除了要有一股職業規劃的熱血豪情,還需具備哪些必要條件才能走好自己的職業人生路?
3.教育方法。
體驗法、演繹法
【設計意圖】本環節先設計了互動游戲,通過“自我剖析”環節幫助學生客觀認識自己,明確未來的職業目標和方向。然后,以兩位成功人士科學規劃人生的故事,渲染氛圍、營造環境,激發學生規劃職業生涯的熱情,是對主題的深入探究。
(四)信念為緯——天生我材必有用
1.環節內容。
榜樣視頻看一看:觀看歷屆紡織服裝部畢業生成功創業、成為優秀企業家的視頻。
2.具體過程。
播放本校本專業優秀畢業生的采訪實錄,優秀畢業生們在采訪時回憶自己在母校學習和生活的經歷,以及職業生涯規劃對現今個人成才的重要意義。學生思考并討論視頻中的紡織企業家是如何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堅定理想和信念、最終實現職業目標的。
3.教育方法。
情境法、討論法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用榜樣示范、同伴教育的方式為學生指明職業生涯規劃的方向,強化他們成就職業和人生夢想的意志,進一步揭示主題。
(五)行動編織——絕知此事要躬行
1.環節內容。
生涯規劃寫一寫:學生自主制訂“紡織生職業生涯規劃書”,確定自己的近、中、長期的職業生涯規劃步驟。
2.具體過程。
學生書寫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書”,小組代表負責集體交流,班主任在旁做適時的指導,并鼓勵學生將紙上的規劃付諸實踐。
3.教育方法。
體驗法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主要以學生動手為主,用實踐體驗的方式,將主題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實現了化感知為實踐,讓學生在認知層面有一定的改變。
(六)總結拓展——直掛云帆濟滄海
1.班主任總結。
“人生有夢才完美,幾度風雨多輪回,滄桑摔出鐵打漢,滾石釀出震天雷。”人生如同在大海中遠航,職業生涯規劃是航線。有了航線,就有了軌道;有了航線,才會有目標。志不立,則天下無成之事;規劃無,則職業無成功可言!希望每一位紡織生都能夠縱橫經緯,編織出屬于自己的七彩人生!
2.拓展。
學生將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書”張貼在班級的“成長園地”中;學生每周對照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書”,談自己的努力程度和落實情況,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和修改。
3.預期效果。
(1)增強專業自豪感,引導學生自信、自主、自強。
(2)明確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制定目標并努力實現。
(3)行動決定成敗,對照要求為實現紡織生的職業理想而奮斗。
七、活動反思
本次班會課圍繞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題,遵循了教育學、心理學原理及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從知、情、意、行四個維度,分層次、有梯度地開展一系列活動。
從課前目標明確、分工有序的“職業生涯規劃知多少”問卷調查到數據呈現,再到感知內涵環節中的“聽、想、述”,班主任引導學生在有心理準備的前提下,初步了解和感知了本次班會課的主題。在激發學生“職業規劃”的熱情環節時,班主任設計了暖場的互動游戲,渲染了輕松、愉悅的氛圍,創設出與教育主題相吻合的情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生發出對“職業生涯規劃”的熱情、激情與豪情。緊隨其后的是兩個勵志的名人故事,又將學生從感性拉回到理性的世界中,使他們明白要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光有熱情不夠,還需要合理、科學、系統地計劃。于是,下一環節中優秀畢業生的“同伴教育”又起到了錘煉和堅定學生意志的作用。最后,“知”升華為“行”,知行合一,學生們自主制訂“職業生涯規劃書”并決定將規劃化為行動,付諸實踐。至此,整堂班會課自然形成,育人目標水到渠成。
但班主任對于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對于學生的道德引領,是一項漫長而具有反復性的工作,并非能在短暫的45分鐘內全部完成。所以,中職班主任對于學生的職業生涯指導工作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