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學校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骨干力量。管理好一個班級,班主任必須具備管理的智慧,掌握相應的管理知識與技能。班主任需要提升自身的育人素養,具體包括豐富教育語言、捕捉教育時機、注重教育過程、把握教育尺度、積淀教育智慧,把校園變成追求卓越的教育夢工場。
【關鍵詞】育人素養;教育智慧;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95-0064-02
【作者簡介】侯靜,南京市寶船小學(南京,210036)德育主任,高級教師,南京市優秀班主任。
教學有教學的規律,教育有教育的規律,育人也有育人的規律。一線班主任要不斷提升自己建班育人的素養,創新教育智慧。
一、豐富教育語言——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世界是人的世界,社會是人的社會,教育是人的教育。班主任工作是以“人”為對象的工作,是以發展中的“人”為對象的工作。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班主任每天與學生接觸,首先要豐富自己的教育語言。
微笑是最好的教育語言。雨果說:“有一種東西,比我們的面貌更像我們,那便是我們的表情;還有另外一種東西,比表情更像我們,那便是我們的微笑?!蔽⑿κ菐熒g最美的語言,微笑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令人倍感溫暖,一個自然流露的微笑,勝過千言萬語。微笑更是一種很重要的修養,它的實質是親切、是鼓勵、是溫馨。作為班主任,當你微笑著面對學生時,傳達的是教師的信任與鼓勵,收獲的是學生的認可與喜愛。一句看似簡單的“走過來”,馬卡連柯認為教師要能用十五種到二十種語調說出,并在面部、體態、聲音上表現出三十種不同情調,這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能手。優秀班主任的表情能隨情景、客觀要求和學生狀況的變化而改變自己表現的傾向、方式和分寸,更有效地感染、教育學生。教育表情是班主任的交際工具,應當成專業技能來培養。
二、捕捉教育時機——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班主任覺得教育學生很難,其實是因為忽視了教育時機的等待和把握。教育時機是學生在一定時間出現的有利于接受教育并能獲得最佳效果的某種心態和機遇。班主任有意識地發現、捕捉、選擇、利用教育時機,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要學會從細微處觀察、從細微處發現、從細微處引導。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實質上就是一種彼此思想上的溝通,既要入理,又要通情,走進學生的心靈,與他們做“零距離”的溝通。
任何一種教育活動都是由一個一個的教育細節構成的。一名優秀的班主任一定是一個善于利用細節去感染、教育、管理學生的教育者。關注細節,就是善于捕捉學生成長的細微變化,抓住最有利的教育時機,創造最有效的教育藝術,以產生最具震撼力的教育力量。教育不是教化,而是浸潤,教育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細節。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班主任工作就應該花大力氣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細。
三、注重教育過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班主任與學生的相處是每一天的點點滴滴,班主任要關注師生間的每一次交流、班級里的每一個活動的過程,做到在過程中反思,在實踐中提升。
教育需要的是激發學生,珍視每一個個體的獨特體驗,而這關乎過程的合情合理。每個學生都期望得到班主任的關注,這種關注就是“教育的愛”。班主任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而不要僅從一個角度去看學生。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應抓住時機予以贊賞。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李開復說:“成功是你的目標,成長是你到達目標的道路。”因此,“努力的過程”大于“努力的結果”,“進步的分數”大于“完美的滿分”。
四、把握教育尺度——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班級建設包括組織建設、制度管理、教學管理、活動管理等,許多班主任的班級建設工作常常是程式化的,管理方式過于專斷。程式化的方式只會讓學生疏遠老師,“親其師而信其道”更無從談起。因此,把握教育尺度也是提升班主任管理素養的必修課。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職業意味著他放棄了個體喜怒哀樂的權利,應使自己胸懷寬廣?!苯逃野亓炙够f:“愛應該是教育工作,又是鑒別教育的尺度?!笨梢?,在班級建設中,班主任首先應是學生的朋友,其次才是學生的老師?!芭笥选币馕吨降群妥鹬?。當教師給予學生尊重時,學生就會以飽滿的熱情把全身的勁都使出來,即使是成績最差的、表現最調皮的學生也會被教師的真誠和尊重打動。民主則像一座搭在師生心靈之間的橋,民主程度越高,這座連通心靈的橋就越堅固、越寬闊。班主任在處理班級和學生中出現的問題時,要努力做到:了解情況詳細、認真、全面,發現問題仔細,處理問題細致、不急躁、不粗暴,交流時言之有據、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班主任要努力做到嚴而有方,嚴而有度,嚴而有效;做到嚴格與尊重并存,嚴格與真誠共在。班主任要善于換位思考,用學生的頭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觀察。
五、積淀教育智慧——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成長的公式:經驗+反思=成長,他強調經驗與反思是教師提升專業素養的兩個支柱,這從客觀上反映了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律。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想多思,進行研究性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管理經驗,積淀教育智慧。
英國教育家艾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說:“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啟蒙人的智慧和思想,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智慧比智力、能力更高,更富有彈性,教育的智慧應該是教育能力和教育藝術的高標組合。有些班主任常??畤@家長和學生的不理解,其實,學生不理解甚至反感的不是教師對他的愛,讓他不理解甚至反感的是教師愛的方式,所以,教育要有智慧。首先,班主任需要大量的閱讀,通過學習,積累建班育人的經驗和方法。班主任需要專業閱讀,閱讀如《班主任工作漫談》《第56號教室的奇跡》《做最好的班主任》等專業著作,還應該根據需要進行一些主題閱讀,在閱讀中不斷回顧和反思。其次,智慧的教育要有教育機智,班主任要善于理解和評價學生,能給學生情感的支撐和智慧的啟迪。最后,班主任要經常與科任教師和其他班主任交流,在發現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也是積淀教育智慧的好途徑。
沒有教師的成長,永遠也不可能有學生的成長!智慧來自于學習,智慧來自于反思,班主任要樂于做思考的先行者,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朱永新教授在《享受著教育的幸?!分姓f:“享受著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股創造的激情;你會把每一堂課精彩地演繹,你會把每一句話精心地鍛造,你會把校園變成追求卓越的教育夢工場。”時代在發展,班主任需要不斷提升自己建班育人的素養,努力向著美好的教育目標靠近。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
[2]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
[3]李希貴.面向個體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4]劉可欽.教育其實很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