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栽培和養育學生心中神奇的種子,盡可能地發展他們的每一種潛能。 “個性學生”是職校生中的一類特殊群體(其他門類的教育中也存在這種“個性學生”),他們通常表現為學習成績落后、紀律散漫、心理障礙、品行不端等。但這種“個性”并非天生的,而是在特殊的成長經歷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尊重人的自我需要,促進人的個性和諧發展是我們的教育追求,班主任作為學校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和管理的關鍵人員,對學生的個性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挑剩下的種子未必不發芽”,教育者要積極地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多元化”的視角看待學生,努力挖掘不同學生的潛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當然,教育是一個極其復雜、漫長且具有反復性的過程,需要班主任以充分的愛心、信心、誠心和耐心去對待之。班主任只有深入研究個性學生的成長規律,才能引導和教育他們健康成長。 在幫扶個性學生過程中,班主任也需要不斷提升自我的專業素養。正如習總書記所言,教師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在育人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相長。 本期專題通過一線班主任的育人案例、德育專家觀點等,呈現了班主任對個性學生進行引導教育的具體實踐,也討論了班主任在指導個性學生發展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還闡明了班主任如何在幫扶學生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這樣的研究,一方面為了引發班主任對個性學生的關注,豐富對個性學生的教育實踐,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促進班主任專業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