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與“獨二代”家長有效溝通,需要班主任認清“獨二代”這個特殊學生群體的成長背景,在與其家長溝通、交流時,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不卑不亢、平等尊重;分門別類、對癥下藥;熱問題,冷處理;推此及彼,換位思考;挖掘資源,合作共贏。班主任應在運用上述五條策略的基礎上,努力營造和諧的家校關系,從而促使教育教學工作獲得成功。
【關鍵詞】“獨二代”;有效溝通;家校共育
【中圖分類號】G4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23-0065-02
【作者簡介】楊麗玲,甘肅省酒泉市南關小學(甘肅酒泉,735000)教師,高級教師,甘肅省骨干教師,甘肅省教學能手。
在我與“獨二代”相處的過程中,很少有和家長因溝通不暢而影響家校關系的事例發生。究其原因,在于我很好地采取了與“獨二代”家長溝通的特殊策略。
一、不卑不亢、平等尊重策略
“獨二代”的父母們被稱為“獨一代”,他們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長大的一代,也是賞識教育、成功教育理念熏陶下的“時代驕子”。由于受父母影響,“獨一代”對自己的孩子期望也很高。這種對孩子的高期望表現在與班主任交流時會出現求全責備的狀況,他們希望班主任像家人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高度關注孩子、呵護孩子、教育孩子,有時甚至會出現對班主任工作指手畫腳的情況。鑒于此,班主任與這些“嬌貴”的“獨二代”家長們打交道時應采取不卑不亢、平等尊重的策略。
有位同事,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但總和家長搞不好關系。和她在同一個辦公室相處一段時間后,我發現了她身上的問題,那就是無休止地請家長。家長請來后,她自己坐著,讓家長站著,然后將學生身上的問題一一羅列出來,神色嚴厲地質問其為什么不好好管教孩子,把家長當“學生”隨便訓斥。只要孩子毛病不改,她就不斷地請學生家長,惹得這些“獨二代”家長們煩不勝煩,可她還很自得地稱這是管理好學生的“法寶”。這種偏激的溝通方式,導致家長對她意見很大,她也因此成為家長頻繁投訴的對象。學校領導找她談話多次,但是這位固執的同事就是不做改變。最后四十多位家長聯名上告教育局,學校最終不得不罷免了她的班主任職務。
這位同事成了我和學生家長打交道時的一面鏡子,對照她,我時時提醒自己:要想取得“獨二代”家長的支持,既不能高高在上,也不能委曲求全,不卑不亢、平等尊重是取得家長信任、贏得家長支持的重要前提。
二、分門別類、對癥下藥策略
當下中國的家庭結構一般是“4+2+1”形式,“獨二代”們被置于一種前所未有的高度。這種眾星捧月之下成長出來的孩子給學校教育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每個班幾十個“獨二代”,就意味著班主任要面對幾十個“獨二代”家長。一個問題“獨二代”身后往往就站著一位或幾位問題“獨一代”。如何與這批以“獨二代”為中心的龐大的特殊家長隊伍打交道?這需要班主任分門別類深入了解這些家長的“秉性”,從而“對癥下藥”,找尋解決問題的策略。
和“話癆型”家長溝通會非常浪費時間,我的辦法是第一次、第二次允許他們自由敘述,等再次交流時,我會找到合適的時機,掌握主動權,讓他們不再重復那些說過的話,而針對其孩子身上的問題給出一些具體的措施。當他們發現班主任推薦的方法奏效時,會十分高興。
對于“自負型”的家長,我多以傾聽為主,先滿足他們的自尊心、虛榮心。對于孩子身上的問題,我會采用實事求是的態度,既不隱瞞,更不夸張,用不卑不亢的態度,讓家長意識到孩子的問題跟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從而使他們接受教師的建議。
針對“溺愛型”的家長,他們往往希望聽到班主任對孩子的肯定。和他們溝通時,我通常都采用“先揚后抑”的方法,讓家長先從心理上接受我,再用懇切的語言向家長反映情況,指出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從而使他們主動同我商討教育孩子的方法,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
對于“頑固型”的家長,在屢次向他們反映問題、請求幫助卻得不到回應的情況下,我便不再“奢望”家長的改變和配合。我會改變心態,最大限度地做好學生工作,探尋學生教育的其他辦法。
同“暴躁型”家長打交道要特別講究方式方法,需謹慎行事。如果班主任言辭不當,孩子回家后很可能被家長暴打一頓。那樣的話,教師就成了可惡的告密者,這會加深師生之間的隔閡,使班主任工作陷入進退兩難之地。所以,和這類家長打交道,一定要采用溫和的溝通方式,盡量與其“共情”,使家長明白簡單、粗暴的皮肉教育,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三、“熱問題,冷處理”策略
現在已進入“獨一代”承擔社會重任的時代。由于工作繁忙,壓力重,再加上他們自身缺乏責任感,這讓他們無暇顧及孩子或不愿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而他們的父母則處在剛剛退休的“年富力強”階段,都爭著搶著承擔撫養、教育“獨二代”的任務。但是“隔代親”的觀念又導致“獨二代”們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或不合群、任性的性格特點。在家里,即使他們犯了錯,也不會得到應有的責備與懲罰。這就意味著“獨二代”在學校有意或無意犯錯誤的概率要高出許多。
這時,就要求班主任理清現狀,理性分析“獨二代”屢犯錯誤的內在原因,理解“獨二代”“屢教不改”的“劣根性”根源;切不可“公事公辦”——只要他們一犯錯誤,一出事端,就氣急敗壞,情緒激動,言辭激烈,馬上拍板請家長。這樣被請來的家長肯定也會帶著情緒,一些家長會當著教師面打孩子或與教師發生直接沖突,讓班主任陷入尷尬的境地。所以,不管是“獨二代”犯小錯誤也好、挑大事端也罷,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絕對冷靜,先把“熱問題”放下來,讓它適當“降降溫”,不要急于和家長協商處理。等雙方情緒都穩定下來,搞清楚事情的原委,留給學生,也留給自己一個冷靜分析、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再決定是否和家長溝通解決。“熱問題”經過“冷處理”后,班主任就會少些感性,多些理性。之后再和家長交流,就會順暢很多。
四、挖掘資源、合作共贏策略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對學生成長有著深刻的影響。所以,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家長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應采用多種方式深入挖掘家庭教育資源,讓家長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參與到教育教學中來。
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校訊通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情況,做好班主任與家長一對一的交流;建立班級QQ群,讓家長們暢所欲言,合作探討,相互“取經”;定期召開論壇交流活動,將家長們在群里的困惑梳理成“問題”,再將這些“問題”拋給家長們,針對“問題”定期“開講”,討論解決方案;革新家長會形式,打破家長會班主任“一言堂”的壟斷局面,“讓位”給一些素質較高、家庭教育成功的“獨二代”家長,讓他們做主講,介紹成功的育子經驗,這會有很好的說服力,也會有效地調動家長對學校工作配合的積極性。
班主任只有秉持一顆“愛生如子”的心,本著對每一個“獨二代”負責的理念,并在運用上述四條策略的基礎上,努力營造和諧的家校關系,才能與“獨二代”家長順暢溝通,才能贏得家長的理解與配合,才能使教育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