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城鎮化程度越來越高,城市景觀日漸形成視覺疲勞。濱河景觀日漸受到關注,生態與現代化兼具的宜居環境備受追捧。隨著物質發展的極大豐富,隨之而來的是人們精神上的追求,城市濱河景觀的建設已經成為了當今的熱議,建設生態化,功能化以及具有審美啟智能力的濱河景觀,將成為人類生活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關鍵詞:濱河景觀;生態設計理念;
一、生態景觀設計理念的特點
景觀生態設計,就是以現代景觀生態學為理論基礎和依據,通過一系列景觀生態設計手法營建具備生態功能、美學功能和游憩功能的良好的景觀格局,景觀生態設計不僅為人類提供了生活居住空間,還提供了休閑娛樂空間,為人類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無盡的可能。與人們不僅相互作用,而且相互依存,也是各地區傳承文化和發揚傳統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景觀生態設計主要體現的是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關系,進而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生態景觀的基本功能是修復人對自然所進行的破壞,例如修復濕地、凈化空氣、降低噪聲污染等等,都促進大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把濱河景觀設計中河流與河岸和周邊建筑環境和諧的結合在一起,根據固有的特點地形特點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以生態景觀設計理念為依據,因地制宜,融合水與空間、文化的時空聯系,塑造出城市濱河景觀特色與共性。到處都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人與自然相和諧的氛圍。作為城市公共環境一部分的濱河景觀,成為市民休閑的絕佳場所,它不僅僅關系到人們的生活環境、生活品質,也是有一個城市的文化和精神的體現,在濱河景觀設計中應該避免孤立的設計觀念,而要從大局觀出發。著眼于周圍的建筑,生態環境,風土人情出發,從城市的整個系統出發,力圖形成一個與周邊環境和和諧的生態空間。
二、生態設計理念在濱河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1.1景觀設計特點與固有景致相融合
城市濱河景觀的研究可以從三方面來敘述,其一,自然;其二,是人文;其三,是人工。自然景觀,即狹義上的自然界,是原始未經人類開發和改造過的一片凈土,我們應該珍惜并保護它。主要元素有水體,植被,河岸等。其次是人工景觀,是指在濱河景觀中的濱河區域是由人類直接參與建設的,和自然環境迥然不同。它包括建筑物,道路,廣場,木橋,人工小島,階梯等。人文景觀在濱河景觀中是指具有特定的人文性和傳承性的實體景觀的表現,包括不同地域的歷史積淀,宗教傳承以及民族特色,文學等藝術形式的表現,而在濱河景觀中人文景觀往往通過藝術性的方法和手段來體現。在濱河景觀設計中從自然、人工、人文三個方面通過:完整保留、尊重場地中原有的生態環境、充分保留景觀固有形態和特色人文景觀等方式來實現生態化與固有景觀相結合。完整保留。通過對這些固有的景致調查了解,通過藝術加工與對原有的景觀進行保留,例如把原有的雜亂的鵝卵石通過對其系統處理,變成一條特色的景觀道,游客可以赤腳在上面行走,體會與大自然真實的觸感。通過固有的元素組合與藝術加工賦予其新的使用功能。
尊重景觀設計中原有自然生態環境歷史,保留原有的生態資源,在此基礎上賦予其特定的內容與價值,突出它的人文性和藝術性。并且在濱河設計中對原有的水域、植被在創作過程中嚴格遵守自己的設計宗旨,即要求施工過程中做到不對原有的自然資源造成破壞,來避免河床和河岸的損壞,保持濱河應有的自然風光,部分已經遭到破壞的河堤,采用種植植物、養殖生物的方法從根本上保護自然河岸;以此提高生物多樣性,逐漸形成一個具有個性特色的生態基地,充分利用周邊的建筑環境,衍生出新的生態服務功能的濱河景觀。
1.2水體改善中生態理念的體現
對于水體狀態的改善是形成濱河景觀的最主要的方法,并且也是濱河景觀對居民提供生態服務的重要條件。對于原有的水質不是很理想,在濱河景觀設計中對原有的水體植被例如水花生、蘆葦等密度大,凈化性強的水體植被有規劃性的加大種植密度,來改善原有水體水質,濱河景觀設計當中,通過種植凈化性強的水體植被來對污水進行過濾、凈化、除富營養物、加氧等方式改善河流水質,使河流重新獲得生氣和活力,在水體回流區域建設了濾網、礫石以去除江水中的漂浮物,不斷提高水體質量,逐漸提高居民生態意識,形成蝴蝶效應,提高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
1.3在濱河景觀設計中生態元素的運用
在濱河景觀設計中,大量的生態元素的運用,景觀植物材料是任何景觀設計中不可缺少主要元素之一。它可以使生態空間的合理轉變與過度,提高環境的美觀,并且促進環境的生態化、多樣性,能夠減弱噪音污染,形成交通流線,凈化周邊空氣、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等等。而地形單單是創造出不同的區域與空間,同時也是區分不同的生態空間與生態環境的基礎。在濱河景觀設計中通過對區域地形條件的科學利用,可以極大的改變區域的生態多樣性,根據不同的區域使用不同的特殊植物材料,豐富整體景觀的色彩、內涵和多變的層次。并且,多種植被,喬木與灌木、地被花草等植物組本身的季節變化又豐富了景觀中的整體空間。在植物配置中要合理分配植物的種類、色彩、習性以及其生長條件所適應的地理條件,在不同的起伏空間要合理科學的配置植物,避免在開闊和主要道路區域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遮擋,給人們帶來一種壓抑感,造成給自然景觀環境與人們的溝通障礙,不能充分表達和展現景觀與人類之間的交流。
結語
現代的濱河景觀設計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具有相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與生態景觀表達是城市濱河景觀設計的重點,城市濱河景觀設計涉及到了多個方面區域文化、歷史文化,環境特征、宗教傳承、民族風情,以及建筑等多個方面,也是對一個地域一個城市全方面多維度的了解和研究。城市濱河景觀將成為居民絕佳的休憩場所,。雖然當下許多城市濱河景觀都有許多不同的瑕疵,但是如果能夠濱河景觀設計中體現生態設計思想和觀念,并通過設計影響周圍環境和人類,通過這些實際景觀去感染市民,熏陶市民,以其中的自然、人工、人文景觀來塑造獨特的景觀環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環保意識。是生態景觀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1]俞孔堅.土人設計.2010上海世博園-后灘公園[M].中國建筑出版社,2010.
[2]俞孔堅,張蕾,劉玉杰.城市濱水區多目標景觀設計途徑探索———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濱
河景觀設計[J].中國園林,2004(5):31-35.
[3]杜春蘭.濱水景觀設計[J].時代建筑,2002,1:28-31.
[4]宋小芬,阮和興生態文化與城市競爭力—論世紀城市競爭的時代內涵生態經濟,2004,(12)
[5]胡海燕,城市河流生態景觀設計研究[J]
[6]李曉利,俞孔堅生態主義的研究[A]
作者簡介:
楊磊(1993—),男,貴州六盤水人,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