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連音是圓號最美最具有表現力的演奏技巧,在演奏連音時,氣息要均勻暢通,嘴唇要保持松弛的持續的振動,連音中的第一個音符使用舌頭起吹,其余的音像一道彩虹拱起,完美的與第一個音連接。斷奏的演奏根據作品的風格有所變化,舌頭在上牙的下半即可實現斷奏。提高圓號的演奏效果,不僅要解決好號嘴的壓力問題,更要培養和保持良好的耐力。
關鍵詞:連音;斷奏;耐力
在圓號演奏技術中,連音的演奏是具有基礎性與重要性的演奏技術之一,連音的正常練習能夠很好地培養演奏者的唇、氣息、手指的協調能力,任何圓號演奏者都希望能夠演奏出準確、圓滑的連音效果。而持之以恒的加強耐力訓練和練習,更是圓號演奏準確與完美表現的保證,現將自己在圓號連音和耐力練習的體會闡述如下:
一、連音的演奏和練習
完美的連音就像一座教堂的圓形屋頂,像一道彩虹,展現出完美的拱形,這個拱形要延伸得十分均勻,沒有絲毫的斷裂感。使用圓號演奏連音時,氣息必須流暢均勻,使嘴唇處于持久的振動狀態。如果氣息不均勻,嘴唇將不會保持持久振動狀態,演奏出的連音就會有斷裂感。
(一)在演奏級進音型連音時,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演奏前應當想像好準備演奏的樂音音高。2、充足的氣息要貫穿演奏的始終,無論音符時值長短,充足的氣息支持是音準、音色、音量正確演奏的保證。3、在演奏中要盡量減輕唇部的壓力,唇的上、下部肌肉要緊貼于牙齒上下部,下顎放平,唇部力量向中間集中。4、手指應當與唇、氣息、手指三者要協調配合好,任何一個的不協調都會影響演奏質量。
(二)在演奏跳進音型連音,需要有更多的氣息支持。例如:演奏十度以內向上的連音時,吹奏前,頭腦中在想到正確的音高位置后,深吸氣,低音的演奏要控制好氣息的用量,嘴唇收縮,兩唇間縫隙變小,從而使氣息經過嘴唇時擁有較快的速度。舌頭向口腔中的上顎提升,產生一個較小的通道,使氣息快速、集中的通過。吹奏時,唇與手指同步換音。吹奏向下的連音時,嘴唇放松,兩唇間縫隙擴大,氣息強度降低 ,舌頭從微拱起的位置向下移動,產生一個較大的通道,使氣息通過。在收縮和放松嘴唇肌肉時,不要走極端,嘴唇必須保持充分的彈性以便適應任何音區。練習時必須速度放慢,在慢練中體會嘴型、舌頭、氣息之間的協調和相互作用。在初始的跳進連音演奏中,可以加以輔助音的練習,如從低音到高音之間加入中間所有的泛音。有了這些過渡音,演奏連音時的氣息就能從始至終一直向外輸出。進行數次這樣的練習后,慢慢地省略中間的泛音。最終,完成低音到高音的直接的準確的連音演奏。
影響連音演奏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按鍵的時間。圓號上的鍵子按下時必須同嘴型、舌頭、氣息在瞬間反應中同步。如果四者間配合不協調,必然會破壞連音的均勻性,演奏效果也會大大破壞 。
練習連音的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是練習八度音程的跳越。這個練習要在F調圓號上完成,因為F調圓號管道較長,這樣可以發揮嘴型和氣息的最大效益。初始練習時可以先從三度音程跳越練習開始,隨著嘴型和氣息控制能力的增強,逐步加大音程的距離跨度,直至練習至嘴勁和氣息的控制能夠協調一致,能夠發出圓滑、絲絨般光滑的聲音為止。
演奏不同力度連音時,要注意控制氣息的流速和流量。演奏強奏連音時,氣息的流速要快,流量要多,需要依靠強有力的腰部支撐。演奏弱奏連音時,較之與強奏連音氣息的流速相對較慢,氣息的流量也相對減少,但無論多弱的連音,氣流始終不斷向前。
連音的起音與尾音。起音可分為用舌起奏和直接用氣來起奏兩種。演奏弱奏連音時,通常用氣來起吹,這種起吹是不需要有明顯的音頭或者根本不要音頭。若用舌起吹,將舌尖放在上牙齒與牙齦之間,這種舌的位置會使音色聽起來很柔和而且發音不會硬。在強奏連音起吹時,通常用舌來起吹,舌的位置放在上牙齒的中間或者下端,這樣的起吹會使聲音很清晰而且富有彈性。
演奏不同音區的連音,要注意音色的統一。相比中高音區,演奏低音區連音,氣流量多,口風大,氣速慢,音色更加寬廣。低音區連音的大量練習,會提高中高音區音色的寬度與松弛度。中音區在圓號的用途中最為廣泛,也是圓號的整個吹奏工程中運用最多的音域范圍,中音區也是演奏者最好的發聲音域。練習中音區連音,可以提高演奏者聲音的柔和度與飽滿度。演奏高音區連音時,氣速快、流量大、風口小,左手要減輕對唇部的壓力,過多的唇部壓力會破壞正常的唇部振動,聲音會不堪入耳。在連音演奏時,要注意下巴不要隨意亂動。
二、 耐力的培養與保持
耐力的形成是需要長時間的刻苦練習的。對一個圓號演奏者來說,號嘴對嘴唇壓力的大小對耐力的大小有很大關系,號嘴對嘴唇的壓力越小,耐力就越大。初學者渴求高區,常用握號的左臂把號嘴壓在嘴唇上,這種方法使嘴唇被夾住,嘴唇會承受較大的壓力,使嘴唇內的血液不能充分循環,極大的影響耐力的持久,以至影響圓號演奏的效果。因此 ,號嘴的壓力應當均勻的分布在上下兩片嘴唇上,通過利用半音階作練習,使在全部音區獲得均勻的發音,而不需要在高音區時過分的加力。在第三間c和E之間加在嘴唇上的壓力應當是適中的,逐步把音域向上擴展到高音c,但所用的壓力不應大于五線以上的G所用的壓力。當走向高音時,不要擔心這個壓力下發音是否容易,因為在大量練習之后,號嘴壓力將是較小的,因為血液自由流通,嘴唇反應將比較靈敏。圓號的全部音域所需要的壓力,其大小因人而異。通過科學的方法循序漸進的練習,號嘴壓力過大的問題是完全可以克服的。但要提高圓號演奏的效果,不僅僅要解決好號嘴的壓力問題,更重要的是培養和保持良好的耐力。要想具備良好 的耐力,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科學嚴謹的方法,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嚴格訓練和耐心。一個較好的培養和保持耐力的方法是將幾首練習曲一首一首的連續吹奏,必要時可以休息,但每次休息的時間不要太長。經過長時間反復的練習,達到可以不需要休息而將幾首練習曲連續吹奏幾遍的能力,這樣可以大幅的提高耐力。要注意一定要挑選那些對耐力要求較高的樂曲來演奏,這類曲子有很多,演奏它們都需要較好的柔韌性和很強的耐力。在多次重復演奏后,就會發現個人具有的耐力完全勝任。
圓號的連音練習和耐力的培養除了科學的訓練方法外,還需要持之以恒的堅持訓練,只有在日常的訓練中勤于思考和實踐,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方法,才能不斷的提高圓號的演奏效果。
參考文獻:
[1]哈里.伯夫圓號創新教學法[M] 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
[2]、張振武圓號基礎教程[M] 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