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股權激勵制度作為一種管理創新,它最大的作用就是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并且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本文將以華為公司為例,分析其實施股權激勵制度的效果,并總結實施此制度的意義。
關鍵詞:股權激勵;效果
一、股權激勵的概念
股權激勵是指企業通過一定的激勵手段,讓企業員工更加主動地為企業服務。在為企業服務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注重企業所設定的長遠利益。
從股權激勵的概念來看,股權激勵制度讓員工分享公司的股權以及公司未來的收益,將員工的發展與公司的利益捆綁起來,為公司的業績和發展更加主動地服務的一種手段。股權激勵制度解決了企業所有者與員工因為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違背公司發展方向的偏差。股權激勵制度在起到約束和激勵作用的同時,又解決了委托代理問題,是企業的發展與企業所有者的利益相統一,從而讓股東和企業共進退,更大的激發股東的工作熱情。
二、案例分析
(一)華為公司簡介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正式注冊成立,總部位于中國深圳市。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于ICT領域,堅持穩健經營、持續創新、開放合作,在電信運營商、企業、終端和云計算等領域構筑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優勢,為運營商客戶、企業客戶和消費者提供有競爭力的ICT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并致力于使能未來信息社會、構建更美好的全聯接世界。目前, 華為有18萬多名員工,業務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二)華為公司股權激勵的發展歷程
1、全員持股計劃(1990——2000年)
創業期的華為需要進行技術研究和開拓市場,急需大量資金,出現了融資困難。經過慎重的考慮,華為決定采用內部融資。內部融資既不需要支付利息,財務風險較低,又不需要向股東支付過高的股利,同時還可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2、虛擬受限股(2001——2002年)
2000年,網絡經濟泡沫時期,IT業受到嚴重影響,國內各企業融資困難,華為也是如此,另外,華為出現了部分老員工懈怠甚至骨干員工走出華為的現象。華為需要解決資金及如何提高員工積極性兩大問題,因此,華為采取了“虛擬受限股”的股權激勵模式。
3、股權激勵機制的進一步修訂(2003——2008年)
2003年,尚未渡過網絡經濟泡沫的華為又遭受SRAS的重創,出口市場受到影響,同時和思科的產權官司也影響了華為的發展,公司內部出現了員工走向思科的現象,華為需要穩住員工隊伍,共渡難關。 針對當前環境,華為又一次的進行了股權激勵的升級,一是加大了配股額度,平均接近員工已有股票的總和;二是兌現方式不同,此次股權激勵要求員工每年只能兌換持有總股數的10%,3年內不允許兌現;三是股權向核心層傾斜,即骨干員工獲得配股額度大大超過普通員工。
4、飽和配股制(2008——2012年)
2008年,由于金融危機,許多大企業開始裁員,華為公司出現了員工大幅度贖回手中持有股票的現象,華為需要穩定已有員工并吸引新員工。2008年12月,華為公司推出了“飽和配股”,即不同工作級別匹配不同的持股量,如級別為13級的員工,持股上限為2萬股,14級為5萬股。此次股權激勵幾乎包括了華為所有工作1年以上的員工,配股數額在16億左右,不但留住了老員工,更是吸引大批新員工。
5、外籍員工納入股權激勵范圍(2013年)
2013年,國內通信市場趨于飽和,華為將眼光放至全球市場。因此,華為大規模開拓海外市場,試圖打造全球知名品牌,需要招募大量的國外優秀管理人員。實施海外市場人才激勵機制,華為公司根據國內持股計劃,推出了一個新的激勵項目,將外籍員工納入股權激勵范圍,發給他們一定數量的股權。
6、TUP股權激勵計劃(2014年)
2013年,華為實施了大規模的海外擴張,需要大量資金,而此時虛擬受限股遭到暫停,使得華為員工無法繼續購買股票,同時華為股票每年超額分紅,使得一些老員工產生了消極怠工的情緒,工作熱情大大降低。在雙重壓力下,華為推行TUP計劃。
華為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效果分析
1、專利產出指標分析
華為公司是一家科技創新型企業,技術研發是它的核心競爭力,專利申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企業技術創新方面的活力,專利授權則代表著企業研發能力方面的效率。
由圖1可知,華為公司的專利申請數以及專利授權數呈逐年上升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華為公司技術研發的效率不斷提高,這與員工的積極性密切相關。
(二)銷售收入分析(單位:億元)
由圖2可知,銷售業務主要包括運營商網絡業務、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三部分,運營商網絡業務、企業業務在整個銷售業務中占比較大且增速較快,消費者業務平穩上升,這說明2013——2014年實施的股權激勵是成功的,它提升了企業的業績,帶動了企業發展。近五年來銷售收入逐年增加,主要是因為2013年開始,華為大規模開拓海外市場,股權激勵制度進一步升級,員工工作熱情高漲,創造了輝煌的業績。
(三)盈利能力指標分析
由圖4可知,華為公司的銷售毛利率近五年來趨于平穩,沒有太大變化,股東權益報酬率大致在28%上下波動,華為2014年實施TUP股權激勵制度,股東權益報酬穩定,激勵員工,凈利潤波動較大,尤其是2016年,增幅較低,主要原因是消費者業務的快速增長,收入占比上升,整體銷售毛利率下降1.4%,同時公司持續加大消費者業務面向未來增長的品牌和渠道建設的投入,期間費用率同比上升1.1%。總的來說,實施股權激勵以來,華為公司業績有了明顯的提升,公司發展前景可觀。
三、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本文總結出華為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制度的意義:第一,華為股權激勵為公司留住了人才;第二,華為股權激勵推動企業高速發展;第三,華為的股權激勵推動了企業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董斌,陳婕.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與公司績效研究[J].商業研究,2015(6):5-8.
[2]蘇郁涵.深剖華為股權激勵[J].中國國際財經,2017(12):1-2.
[3]唐琳.樂視網股權激勵案例研究[D].吉林:吉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2017:25-36.
[4]沈春暉.華仁藥業股權激勵案例研究[D].深圳:深圳大學經濟學院,2017:12-24.
[5]程榕.虛擬股權激勵研究—以華為公司為例[J].會計師,2017(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