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素質教育普及以來,提高學生全面技能發展是素質教育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主科的同時,對音樂課程的學習也很重要,尤其是高校應用型音樂專業人才的培養,不但能夠使學生身心得到愉悅,而且能夠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輸送人才。但是我國高校音樂專業型人才的培養教學出現了一些問題,致使人才輸出質量無法滿足我國社會發展需求。另外,高校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輔導員角色轉換來提升學生組織策劃能力,以完善教學內容。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音樂專業人才;人才培養;輔導員角色轉換
前言:21世紀以來,音樂教學已經深入到我國各大高校教學中,以適應我國教育提倡的全面發展精神,其中應用型音樂專業人才培養是高校音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制定音樂人才培養目標,以此作為重點進行培養,并在教學中通過輔導員的角色轉換實現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輸出更多高質量的音樂人才,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1 高校應用型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的內涵
1.1 高校應用型音樂教育專業的界定
高校應用型音樂教育專業培養目標主要有專業性與師范性兩種,之間具有較大差異性,其中師范性的培養目標主要是為音樂教育事業服務,專業性主要是為國家輸送實用型人才。另外,我國各高校在進行應用型音樂人才培養時,教學內容主要應以實際結合理論為主,使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對理論知識進行實際的應用,讓學生未來能夠全身心投入到音樂工作中。
1.2 培養目標的定位
我國對高校應用型音樂人才制定了培養目標,必須要對音樂專業理論知識有全面的認知,并且具有崇高的敬業精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培養出的音樂人才必須具備歌唱能力、歌曲演奏能力,并且能夠有效指導演唱團隊;2,對音樂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并且在此基礎上對新課標章程與教育理論有一定的了解[1]。
2 高校應用型音樂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精準的人才培養目標
高校在倡導國家音樂教育理念的同時,制定了人才培養目標,但是很多高校在教學過中,培養目標不明確,致使教學內容較為盲目,這樣不能更好的對應用型音樂人才實施培養。
2.2 音樂專業教學質量低下
我國近幾年高校中對音樂學生進行擴招,致使教師團隊較為緊張,并且一些教師教學意識淡薄,教學設備也無法勝任現代化教學,教學內容依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導致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證,違背了我國倡導的“因材施教”原則[2]。
2.3 輔導員角色轉換與實際情況脫離
輔導員與教師之間有較大差別,主要是對教學內容實施輔助工作,也負責了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另外,一些高校輔導員由于自身知識與素養的缺乏,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忽略了理論結合實際環節,無法發揮音樂的個性化教學。
3 輔導員工作內容的轉換
3.1 建立多元化溝通方式,與學生建立朋友關系
高校輔導員只有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才能真正了解學生,使工作開展迎合學生需求,在信息社會里,音樂專業學生的知識構成、思想觀念更加多元化,這對輔導員工作提出了挑戰。輔導員可以通過QQ、微博、人人網等學生喜愛的現代化通訊途徑和學生建立好友關系,為學生管理、思想道德教育開辟新的途徑。變輔導員的管理者角色為學生朋友,真正地做到師生平等,輔導員必須摒棄職業角色扮演,與學生和諧相處,與學生的心靈自然地溝通,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體驗和思考,真實地了解學生,切實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所以,高校音樂專業輔導員需要與學生建立多元化溝通方式來培養學生專業知識,通過提升舞臺表現能力,發揮學生的自身素養來建立朋友關系。為此,輔導員應當定期開展音樂曲目匯演,學生自己對演出的形式、節目編排以及內容設計進行規劃,并且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他系的策劃活動,同時參與校外的一切文藝活動,增強師生感情,以達到輔導員角色轉換[3]。
3.2 創新學生活動載體,保障學生健康成長
人才的成長不是個自然生成的過程,而是客觀培養和主觀努力的雙重結果。要使高校音樂專業學生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合格的音樂人才,除了必須具備定的外部條件外,就是如何更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自身潛在的活力。在此基礎上,輔導員應對學生生活載體進行不斷創新,并在音樂技能的同時,也需要具備創新能力,輔導員應當幫助教師改變教學模式,使舞臺表現深入到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并且全方位對舞臺表現形式進行創新[4]。另外,學生在進行編導節目過程中,應當對表演規律進行掌握,并且通過對節目進行編導,感受其中的樂趣。此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但能夠提升學生之間的凝聚力,而且可提高其組織與創造能力,并對各種活動有較好的協調能力,以此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
3.3 全面提升輔導員素質,為學生提供人生指導
由于高校采用全日制與寄宿制,因此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交織在一起,校內生活與校內生活交織在一起,所以輔導員應對學生提供全人生指導,這對學生的塑造是全方位、立體的,但對輔導員來說是一個較大的挑戰。據歐扎實的業務知識素質是輔導員做好學生全人生指導的必要條件,這與輔導員個人思想、政治素質、專業知識素質密切相關,其中個人思想政治素質在高校輔導員素質結構中較為重要,管理能力素質次之。輔導員只有全面擴展業務素質,掌握最新、最前沿政策、規定與科技知識,才能做好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學習向導以及就業指導工作。因此,輔導員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基礎上,對高校音樂專業學生進行全方位的人生指導,其中我國高校傳統教學主要是對音樂基礎知識的傳授為主,主要是從音階到曲目,從呼吸到發聲演唱,能夠提高學生演唱技巧,但是此種方法的學習增加了學生對基本技巧掌握的難度[5]。為此,在此基礎上教學需要改變側重點,傳授學生音樂基礎技巧,比如演唱、演奏等,同時教學以即興表演為主,學生自主對演奏進行編曲。只有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提升學生對音樂的實用性,不但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可通過學生通過專業的學習,使我國音樂走向國門。
結語:
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對應用型音樂專業人才實施培養,是我國音樂教育未來的必然趨勢,但是各高校音樂教學的實施依然存在一些問題,直接影響著我國音樂教育的較快發展。另外,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輔導員在教學中的角色轉換對學生音樂知識的掌握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其中輔導員角色轉換需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與特點,進行教學方法的針對性制定,使教學模式更為合理,以適應教育未來發展趨勢,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彥慶. 高校應用型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下輔導員的角色轉換研究[J]. 藝術教育, 2017(6):239-240.
[2]顧碩, 任曦. 應用型大學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究與修訂——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為例[J]. 北方音樂, 2017, (16):115-116.
[3]肖華, 余雙慧. 地方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應用型音樂表演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以荊楚理工學院為例[J]. 藝術評鑒, 2016(1):149-151.
[4]張明犀, 肖育軍. 西南民族地區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輔導員現狀分析[J]. 戲劇之家, 2014(3):263-264.
[5]王悅.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探究[J]. 中國培訓, 2017(4):3-5.
作者簡介:
黃雪晴(1991-),女,漢族,籍貫:湖南長沙,單位:廣州工商學院,研究方向:學生工學研究,音樂理論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