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化技術讓傳統服裝結構課程引入新的思考,更多使用計算機輔助軟件技術,使高校教學進入高效模式。如何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上,使用新的教學方法,是調整服裝結構課程的關鍵。通過服裝CAD軟件的強大功能,加強服裝結構課程之間的聯系,讓服裝結構課程更加科學化、高效化。通過服裝課程課程的設置與改革,提高教學水平,是我們現階段的任務。
關鍵詞:服裝CAD軟件;服裝結構;教學效率
現階段高校服裝CAD課程通常是單獨進行排課,致使服裝CAD課程,除了CAD軟件基礎操作外,服裝結構教學內容難以與之前的結構課程接軌,無連續性,指示教學內容難以深入。因此紙樣制版與CAD制版課程是否能有效合理安排,使其具有連續性,并加強課程深度,不停留在基礎教學,學生得到更深入更全面、更科學的教學,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
一、高校服裝結構課程與服裝CAD軟件課程的定位
(一)服裝結構課程的種類。國內院校的服裝結構課程通常分為四大板塊:服裝結構(紙樣)設計、服裝CAD軟件應用、服裝推板課程,服裝立體裁剪。
這四類課程中,課程與課程之間有部分聯系,但不緊密。服裝CAD軟件課程通常是一個軟件課程,并沒有貫通到整個服裝結構課程中,但是它在整個服裝結構課程體系中十分重要,能加快其他課程進度與效率。
(二)服裝結構課程實踐現狀。服裝結構設計課程,實踐方式通常是在紙上繪制1:5比例或1:1比例的結構圖。這些方式有部分缺點,比如1:5比例制圖具有誤差大,細節不清晰等特點;1:1比例制圖具有步驟繁瑣、線段與角度易有誤差、曲線制圖規律較難掌控等特點。另外,立體裁剪課程通常也是獨立的,與平面制圖聯系不夠緊密,并不能將課程串聯起來。綜上種種原因導致在結構課程的實踐中,容易產生效率低、誤差較大、理解不充分等等問題。
(三)服裝CAD軟件的理想課程定位。服裝CAD軟件的理想定位是成為整個服裝結構課程的“基礎課”,并在其他結構課程里跟進及應用。將制版、推版、立體裁剪課程為服務對象,并作為教學目的。服裝CAD軟件課程,不僅學習對版型繪制、推板放碼,排料等操作方法,并學習設備操作方法,比如打印紙樣、切割紙樣、紙樣掃描等等。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讓學生學習服裝3D制圖軟件,加強與立體裁剪課程的聯系,提高結構紙樣的空間認知。
二、服裝結構課程中CAD軟件優勢
(一)時間與效率。第一,手工制版的場地與工具要求較高,學生使用服裝CAD軟件制版,時間與空間較為靈活,方便在課下進行練習;第二,操作方便且自動化程度高。例如,學生繪制一個基礎襯衣紙樣需要數個小時,而且不包括裁剪,核對尺寸,圓順訂正,剪切展開等步驟。應用CAD軟件,在繪制線段、測量、推碼放縫等步驟上可大幅節約時間,特別是結構復雜的款式更明顯,使學生在相同時間內,具有更多的實踐機會。第三,便于修改與保存。相對于紙樣,學生利用CAD更容易保存及整理,并能夠保存輔助線,便于檢查及對比數據。
(二)內容與細節。第一,數據準確,誤差小。準確性是服裝CAD軟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正因為服裝CAD軟件具備手工制圖難以比擬的準確度,所以它才能取代手工制圖。CAD的準確性包括打版過程中能準確控制點和線的位置,準確控制各種線條的長度及線與線之間的角度,數字化儀讀人的衣片尺寸準確無誤,推版放碼中檔差的準確控制,縫合量的準確測量與控制,以及繪圖輸出的衣片圖尺寸準確無誤等。對學生作業的要求上,更容易把數據量化,而手工制版誤差較大,較難找到版型錯誤緣由。第二,曲線易調整。學生手工制版技術不過關,練習不夠充分,線條就會不夠流暢,如曲度較大的領口、袖山、中襠等,而且學生短時間內也難以改善,但是CAD軟件相對于手工制版更容易操作。讓學生有更多時間放在結構基礎原理與結構設計原理上。第三,版型步驟更加完整。手工制版通常只能繪制出基本結構圖,裁剪,圓順訂正,剪切展開,放縫推板,排料等步驟會省略。因為手工制版在這方面效率很低,CAD軟件能夠較快的完成相應工作,使學生能夠完整的學習服裝結構設計知識。
(三)設計與創新。第一,服裝CAD能任意發揮結構設計的想象力。手工制版受到尺寸約束,例如設計一款拖尾十米的禮服,這對學生來說基本上在手工制版中難以完成,但在CAD軟件上可以嘗試,并在3D軟件上進行縫合,檢驗其服裝樣態,得到寶貴經驗,服裝CAD必須具備其特點。第二,強調服裝結構的設計性。服裝結構設計是創造性的工作,不僅僅是將款式圖上的衣服轉化成平面紙樣,要去體會其中設計意圖和設計細節。不同品位、不同個性設計師具有不同的思維方法與設計過程。在不同設計師和制版師呈現出的結構圖也不同,這是將平面轉化到立體的設計過程。
三、服裝CAD軟件課程的改革方案
第一,將服裝CAD軟件課程作為服裝結構課程中的“基礎課”。現階段CAD課程更像是一個獨立的軟件課程,大多數高校是服裝制版課程結束后,對軟件應用部分的補充。服裝立體裁剪與平面制圖也不夠緊密,并不能將整個課程串聯起來。如此“本末倒置”,導致服裝CAD軟件不能在教學中最大限度的發揮其作用。服裝立體裁剪與平面制圖也不夠緊密,并不能將整個課程串聯起來。
第二,手工制版在實踐比例上需要進行調整。減少學生手工制版的練習數量,以CAD制版代替,對結構圖以外的步驟提出要求,比如裁剪、圓順訂正、放縫、推板等等。
第三,結合新技術,加強服裝結構課程之間的聯系。服裝CAD款式設計系統的發展方向應該是三維設計系統,現階段國內外已經有很多3D試衣系統能自動進行縫制模擬,在計算機建立的三維仿真人體模臺上試衣,并標示其“不合體”的部位及其偏差值,并能模擬服裝模特實際行走狀態。
結語
在信息化時代下,傳統的服裝結構課程教學方法與內容已經漸漸不適用,必須引入新的知識結構和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才能致力于培養出優秀的服裝人才。如何在有效率的進行教學,培養出符合這個時代要求的學生,是我們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鄒平.CAD技術在現代服裝領域中的應用及發展趨勢[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學院學報,2007(3).
[2]魏茂春.中國服裝cad/cam發展策略[J].天津工業大學學報,2006(4).
[3]南宏師,張浩.網絡傳播學[M].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3
[4]李瑩瑩. 我國服裝cad應用現狀及其發展方向[J].財經界,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