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社會的各個領域都缺乏創新型人才。高職院校作為為社會輸送應用型人才的職業學校,更加要響應國家的號召、社會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此同時更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探索、獨立思考、勇于創新,不拘一格敢于提出質疑。本文就如何培養高職院校音樂專業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高職院校;音樂專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教學策略
提高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國家綜合國力的關鍵。結合社會科技的進步與教育行業的蓬勃發展,以及公民對于文化產業的需求,高職院校音樂專業需要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音樂專業需要推動文化創新的發展與進步,學生在提高自身音樂技能的同時,高職學院也要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同時提高教師的創新素質,引導學生進行藝術實踐探究,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一、培養高職院校音樂專業學生創新意識與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永動機,為國家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更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根據我國經濟文化發展的需求,高職院校需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模式,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以往的應試教學模式禁錮和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創新創造,只會進行死記硬背和模仿。高職院校需要意識到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一)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是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核心。心理學研究將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規劃為一種認識人格與社會層面的綜合體,涉及領域廣泛,能夠鞏固和豐富人的綜合素質。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公民是否具有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成為衡量一個民族甚至一個國家蓬勃發展的要素之一,國家發展進步的前提條件。我國基于創立創建創新型國家的強烈需求和青年學生的心理成長特點,開發了秉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良好環境建立了完善的機制,為各個領域培養大量優秀的創新型人才。而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無論是培養自身的綜合素養還是適應今后社會的發展以及工作的需要,高職院校都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二)培養高職院校音樂專業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是音樂專業創新本性的本質需要以及學生進行終身學習的保證。創新就是音樂的根本特點,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創新就是在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根據自身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結合自己對于音樂的理解與感受進行獨立創造。而對于音樂專業的教師來說,創新就是以傳授音樂專業知識為手段,鼓勵支持學生進行創新創造,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勇于質疑、敢于實踐。開展與音樂相關的實踐活動并且鼓勵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演唱、演奏等方式認識并應用音樂技能,從而激發學生創新創造的潛能。這有利于學生在今后參加工作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知識與能力,能夠更好地去適應社會,為終身學習夯實基礎。
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
(一)創建新型的音樂課程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具有典型的求穩性灌輸式特性,它單一化僵硬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思維的展開,遏制了學生想象力的鍛煉。教學模式急需更新,應該采取一種將激發學生創新潛能為教學重心,秉承“主動性,創新性”的教育理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大膽想象、認真觀察與思考,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中進行創新。教學課程中給與學生充足的學習空間讓學生進行問題研究以及知識探尋,將探究與學習相融合,培養創新意識,并且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自孔子開創學校以來,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然而現代社會傳統的教學方式卻是以教授為主的單一模式,這禁錮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并且牢牢束縛了學生的手腳。音樂文化隨著歷史的發展流傳下來許多經典的作品,學生進行初期學習時,模仿經典曲目不可否認是一個快速進入音樂學習狀態的好方法。但是傳統求穩化的教學模式會將學生緊緊束縛在模仿的深淵中無法脫身,在專業技能較為成熟的情況下,創新將會是學生作品的一大亮點。新的教學方法要將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創新能力,重視培養發展學生的審美素養,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方法,致力于培養學生智、情、意、形全方面共同發展。與此同時要根據學生年齡、專業、個體之間的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保持教學方法的靈活性,爭取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教師特定的教學方法下找到自己所適應的學習方法并取得進步,體驗成功的喜悅。因為通過心理學的案例分析表明:個人在切實體驗過成功的喜悅后,會提高學生得到成功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無數次去追求成功的愿望。間接激發他們敢于創新的勇氣,增強他們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采取各種方法為學生創造體驗成功的機會,進而達到培養以及提高學生創新意識的目的。
(三)采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將社會帶入視覺文化時代,視頻、電視、電影等大眾媒體用更加直觀的方式沖擊著每一個人的眼球,從而達到信息傳遞與交互的目的。結合青年學生的性格特點,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彌補傳統教學的缺陷。經過優化的教學內容極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將一些抽象化的知識點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教學內容將變得生動有趣。與枯燥乏味的文字相比較,經過動態處理的圖像極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結合學生處于注重直觀體驗的特點,迅速地勾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眼、耳、口的全面利用,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同時教育技術的利用也使得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四)開展多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音樂課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課,它的教學內容必須經過反復的練習實踐才能保持技藝的熟練運用,而想要培養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課內時間更加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積極的開展藝術實踐活動并且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這種課堂內外的聯合將學生置身于一個充滿文化藝術的世界,學生在加深對于的音樂的理解以及領悟音樂的真諦過程中真正地熱愛音樂,并且逐步產生自己對于音樂的感受力。在潛移默化之中逐漸提高他們的音樂審美進而影響他們的氣質、情操以及意志。學校開展的課外教學實踐活動大致可分為專題性、競爭性、趣味性音樂活動三種類型,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自己本身所安排的教學目的對于教學實踐類型進行階段性選擇,并且合理地安排實踐活動的時間長短。當然,這三種類型并不是單獨存在的,他們之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融存在的,只是活動的突出特點不同、所占比例不同而已。通過一場場絢麗奪目的精彩活動,不斷鍛煉學生對于音樂的創新能力,提高綜合素養。
結語:綜上所述,教育行業是一門高深的行業,而音樂教育更是深不可測。為了深化不斷變化的改革以及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音樂教育工作者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索、思考以及研究,積極培養音樂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開展的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社會培養一批批全面發展的創新型高素質技能人才做出有益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李真.關于增強高職院校音樂專業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問題的思考[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2)::89-91.
[2] 高璐.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基于文化產業發展的視角[J].黃河之聲,2016(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