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文學是依托互聯網創作和傳播文學作品的新形態,具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題材多元、傳播廣泛、消費便捷等特點。近年來,網絡文學迅速發展,已成為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網絡文藝的重要類型,廣受眾多文學愛好者及青少年喜愛。但不可否認的是,網絡文學對青少年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本文就網絡文學的定義、網絡文學對青少年的影響及其應對措施展開論述。
關鍵詞:網絡文學;青少年;影響
一、網絡文學的定義
本文所指的網絡文學是指發布于互聯網上的原創文學,即用電腦創作、在互聯網上首發的文學作品。作品的發布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文學網站、網絡上文學期刊等。[1]網絡文學,指新近產生的,以互聯網為展示平臺和傳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連接和多媒體演繹等手段來表現的文學作品、類文學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學成分的網絡藝術品。其中,以網絡原創作品為主。網絡文學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而產生的。互聯網絡為上億網民提供了多如恒沙的各類文學資料信息,與此同時,一種以這種新興媒體為載體、依托、手段,以網民為接受對象,具有不同于傳統文學特點的網絡文學悄然勃興。由于借助強大的網絡媒介,網絡文學具有多樣性、互動性和知識產權保護困難的特點。其形式可以類似傳統文學,也可以是博文、帖子等非傳統文體。實時回復、實時評論和投票是網絡文學的重要特征。由于網絡文學傳播的便捷,導致知識產權不易受到保護。需要注意的是: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不是對立的兩極,而是互相滲透的有機體系。不少傳統文學通過電子化成為了網絡文學的一部分,網絡文學的作者也都接受過傳統文學的熏陶。同時,網絡文學通過出版進入了傳統文學領域;并依靠網絡巨大的影響力,成為流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影響到傳統文學。
二、網絡文學對青少年的影響
對于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健全不積極的青少年來說,網絡小說就是“文學鴉片”,或許它可以打發時間,從中找尋激情,找尋意淫的快感,填補內心的空虛,但是它更會麻痹人青年人的思想,侵蝕人的心靈,沉迷不拔,對社會產生疏離甚至逆反,使人逐漸消極。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對網絡小說,其中不乏優異的作品,而看網絡小說的人也不乏人生價值觀健康的青年人,更不用說一些自制力、心性極佳的青年人。這時,看網絡小說亦可變為一種學習、閱讀、品鑒,學習小說主人翁的堅毅、奮斗向上的品行,閱讀作者展現在字里行間的社會閱歷,品鑒小說中帶給我們的經典語錄、黑色幽默、故事情節等等。
不過,總的來說,現在的青少年,因為其年齡閱歷和知識所限,在如今信息如此海量、教育如此僵化的大環境下,能有幾個在接觸網絡小說時具備健全的人生價值觀的呢?剛接觸網絡小說時,又能有多大的幾率看到真正值得一看的精品網絡小說呢?那么,在不合適的時機看到不合適的網絡書籍,有長此以往的沉迷其中,如此久而久之,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都會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性格扭曲、盲目自我、執迷不悟、冷漠寡情、品行浮躁,甚至心里陰暗等等。。
所以,整體講,網絡小說現在對青少年而言,還是害遠大于利。
三、網絡文學對青少年影響的應對措施
(一)案例教育、家校結合、齊抓共管。
針對網絡文學影響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身體特別是視力的問題,必須讓學生從內心明白它的危害性。近視給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不便,有些學生因為近視而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軍人夢想。更有甚者,會導致嚴重的后果,比如看手機導致的車禍,有人深夜看手機失足掉進河里淹死。通過看這些真實案例,讓學生們深受震撼,從行動上改變對網絡文學的看法。
(二)注重思想引導,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
我們需要引導學生正確閱讀網絡文學,樹立正確的“三觀”,摒棄網絡文學中的不良信息,比如含有兇殺,色情等內容的網絡文學。這些內容會使學生思想產生偏斜,因為中學生分辨是非能力不強,容易受不良信息的污染,所以要加強思想引導,給學生講真實的案例。讓學生明白網絡中虛幻的東西跟現實是不一樣的,如果沉迷網絡文學就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三)改變寫作惰性,杜絕抄襲網文。
很多語文教師對學生們抄襲網文深惡痛絕,如果學生平時懶惰不寫作,只靠抄襲網文,上了考場肯定寫不出來好的作品。因此,必須讓學生懂得,不怕基礎差,基礎再差也要寫自己的作文,只有平時多訓練,水平才能慢慢提高。具體教學過程中,發現有學生抄襲網文的情況,就先單獨進行個別教育,如果還不改就全班閱讀其文章,點名批評。
(四)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語言,提高表達能力。
學生們不管寫作還是交談演講,普遍詞匯貧乏、老套,或者用一些不規范詞語。我們要引導學生規范地使用網絡語言,一方面要摒棄掉那些諸如“屌絲”“尼瑪”“你妹”“SB”等不文明網絡詞匯,同時對于那些活潑幽默積極的網絡語言,還應該積極吸收。比如《明朝那些事》,語言風趣生動,通俗易懂,語言個性而蘊含哲理,從而得到眾多讀者的青睞。還有很多網絡語言時尚新潮,諸如“給力”“正能量”“贊”“接地氣”等。讓他們在作文中恰當地運用這些流行的網絡詞匯,寫出的作文也就清新而活潑,具有時代的氣息。
(五)關愛學生,以情動人
很多學生看網絡文學是因為成績不好,家長、老師對他們很失望,甚至在學業上也對他們放棄了。針對這些學生,我們不能放棄,也要關愛他們,教育事業是愛的事業,作為教師,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注釋:
[1]艾洪慶.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J).2008年5月.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