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唱是一種多人演唱的唱歌方式,如果合唱的效果好,那么會收到奇效,如果演唱的效果不好,那么其效果就很糟。而合唱的音準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合唱團體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影響因素有很多,而這不僅僅是合唱指揮者的問題,因此對于合唱團體來說,找到影響合唱音準的因素則是修正合唱效果的最佳方式。那么今天筆者就與各位談談什么是影響合唱音準的因素,并且提出解決問題的相應對策,希望為各位同仁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合唱;音準;影響因素
引言
合唱之美在于通過各個聲部音響交匯組成統一的聽覺整體,從而呈現合唱作品的音樂形象以及思想內容。要達到這種效果,必須要進行長期的合唱訓練。目前,我國的童聲合唱團已走向世界,但大多數合唱團都存在走音問題,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中國童聲合唱的音準問題呢?筆者通過平時的合唱訓練進行反思與總結,發現以下四個方面會影響到音準:
一、常用的三種律制比較
目前,常用的有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和純律三種律制。不同的律制中各個音的頻率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差異,有時差異會非常明顯,如果單憑習慣只以一種律制為標準,音準得不到準確的把握,就會直接影響作品的原貌。
鑒于我國學校音樂教學中伴奏樂器,并且在其他音樂課程的教學中也普遍進行十二平均律的訓練,故在平時的合唱活動中我們仍必須以十二平均律作為音準參照。但在無伴奏的合唱作品中,則建議采用純律為主,平均律為輔,重要音上重點強調練習的方法。因為平均律的協和性遠不如純律,同樣的一個和弦如c-e-g,對于e音的處理純律顯得理所當然,e音本來就是c音(基音)的其中一個倍音,而平均律中的e音則要比純律中的e音大十幾個音分,和弦也自然沒有純律那么和諧純凈了。
二、合唱音準的影響因素
2.1合唱隊員自身的音樂素養
合唱藝術,以其可參與性極強的特點,越來越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按不同的藝術目的,合唱團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普及型,另一類則是提高型。針對有興趣同時又具備良好音樂基礎者,可以高標準、嚴要求進行合唱藝術指導。提高型合唱團必須要求隊員進行入團前的選拔考試,以使得合唱團整體的音樂素質達到一定的要求。在筆者曾經教學的合唱團中,有部分團員音準常常出現問題,有些問題并非短暫的糾正就能解決,對音準要求稍高些的作品排練起來顯得難度頗高,這些勢必影響某個聲部的音準和整體音準,也影響到合唱排練的效率和繼續下去的信心。
2.2力度
在合唱排練中,常見的情況是音準隨著力度的加大而偏高,隨著力度的減小而偏低,這在非專業性的合唱團表現得尤為明顯。筆者曾同時在大學生合唱團和中老年合唱團做過相同的實驗:
實驗結果:在力度不變的延綿長音中(非自然音區),當循環呼吸開始后,兩團整體音準都有所偏低,表現以女高音聲部(旋律聲部)最為突出,其次為女中音、男高音聲部;在力度減弱的過程中,音準通常逐漸偏低;在由長強音突轉弱后,轉為弱聲的那個音(長音)開始處即音準嚴重偏低。經過訓練,學生團音準情況較訓練前好得多,而中老年團則進步不明顯。
2.3音區
中音區的音準對于各聲部而言是比較容易控制的,而兩端音區的音準相對就較難控制,再加上力度、速度、氣息等變化,有時就會給音準帶來更大的障礙。以女高音聲部為例,她們常常擔任主旋律的角色,音色要求明朗、清亮、有較強的穿透力。然而,有的作品對旋律音區的要求比較高,這樣女高音聲部的聲音易出現擠壓現象,直接導致整體音響的不融和,這也是常見的其他聲部都比較諧和的時候,女高音一旦加入則破壞協和性的原因之一。
2.4長音
上文中提到,在力度不變情況下,長音的音準很容易偏低,這與個人呼吸、整體呼吸、內耳聽覺等都有密切的聯系。長音的音準控制相對短音較難,因為在延續的時間內,它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力度與表情的變化。比如同樣一個長音,其力度的處理可以保持不變,可以漸強也可以減弱,甚至可以做強弱間的折回轉換。對于音區較高的音,力量的加大可以幫助音準不偏低,聲音不擠壓,然而有的作品則要求高音處減弱力度,這對合唱團個人的歌唱水平提出了高要求。諸如此類的作品處理,若要達到較高的藝術效果,則需加強團員個人的基本功訓練。
2.5合唱指揮者的音樂素質
合唱指揮不僅僅是合唱團的組織者、領導者,還是藝術的指導者。在作品與合唱團之間,合唱指揮者既要對作品進行二度創作、理解完善,又要對合唱團進行統一、有序的排練指導,從幫助團員視譜、填詞到具體難點處的精雕細琢,無不體現了指揮者的重要性。因此合唱指揮者需要有較強的音樂綜合素質和工作責任心。就音準而言,首先,合唱指揮需要對作品的每一聲部做到熟悉,包括音準、節奏的了解,填上歌詞后的演唱,而非僅是對旋律聲部的了解。其次,指揮者要有敏銳的正確的音準辨別能力,即當團員中有人音不準時,可以立即予以糾正,當混聲練習時,有聲部出現音準問題,也要停下來單獨再練習。最后,要能幫助團員建立整體音準概念,訓練合唱的耳朵,提高合唱團的音準能力。
三、合唱音準問題的解決對策
對于合唱音準問題的解決方法,目前很多學者已經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今天筆者也來談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幫助。說到解決對策就需要針對問題來一一說明。
第一,對于合唱的演唱者來說,我們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保證每個合唱團體的個人基本情況相差不多,這里所說的個人基本情況所知的是每個人的語速,說話口氣,對音樂的敏感程度,以及對旋律的悟性等問題,而并不是指其聲部的問題。這樣的團體相互合作起來會比較容易協調。
第二,對于合唱團體來說訓練是必然的一門功課,而對于合唱團體來說不僅僅需要對每個人進行科學的訓練還需要對團體合唱進行科學的訓練,有些朋友們喜歡分聲部進行訓練,最后和音的效果并不理想,這其中的原因就是沒有配合的音樂是不能稱之為好音樂的,既然要選擇合唱就一定要配合。那么對于演唱者本身來說,不僅僅需要熟悉自己聲部的旋律,還要熟悉其他聲部的旋律,這樣配合起來才能有奇特的效果出現。而對于我們來說,配合也是需要講究科學的,不僅僅要配合聲音,還需要配合呼吸,語速,以及咬字等問題。這樣演繹出來的歌曲才能成為經典。
第三,是需要注意合唱指揮者的訓練與配合。前文中提到過,指揮就是發號施令的人,看到指揮棒的同時,我們的聲音就要從口中發出。那么一個好的指揮,就一定要了解音樂的內涵,熟悉音樂的旋律,讓整個音樂的所有篇章都鮮活起來。這才是一個指揮者該有的一份從容和責任。指揮者在指揮訓練中需要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一定要協調,要跟著旋律的高低起伏來揮舞自己手中的指揮棒,就象真的上了戰場一樣,指揮者就是整場音樂的靈魂,這個靈魂活了,這場音樂就有了生命,同時也就更加的鮮活和美妙了。
第四,應該注意作品的選取,作為一個音樂工作者來說,我們知道一個歌唱者有合適的作品是多么重要的事情。這里我們需要強調的是合適,合適的音樂給合適的人,音樂才會美好。合唱音樂需要選擇的則是音樂旋律適中,歌詞并不復雜的歌曲,這樣的歌曲更適合多人配合,和音部分也會讓正常音樂得到升華。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影響合唱音準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還有其他的因素,在此不一一敘述。合唱中出現的音準問題,往往不是由一種因素決定的,而是多方面因素同時性的綜合,所以,指揮者要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找到音準問題的突破口,采取各種手段,克服音準難題,為談“其他一切”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文澤斌.談影響合唱音準的幾種因素[J].藝術評鑒,2017(15):63-64.
[2]劉波.高校合唱音準教學法研究[J].中國音樂,2013(01):221-22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