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貴州苗族紋樣旅游產品的設計開發中,許多文化資源還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目前有關苗族紋樣旅游產品存在很多問題,不能同時具備民族性與地方性、藝術性與實用性、便攜性與流行性的統一,因此不能滿足旅游消費者的需求,進而直接影響貴州旅游產品的經濟效益。本文以蝴蝶紋樣設計為例,我主要研究蝴蝶紋樣和它的文化,并且結合自己的設計,從造型、色彩、寓意、工藝四方面創新設計,設計同時具備民族性與地方性、藝術性與實用性、便攜性與流行性,更好地實現在旅游產品中的轉化。
關鍵詞:蝴蝶紋樣;造型;寓意;旅游產品;轉化
一、苗族蝴蝶紋樣的來源與象征
苗族與蝴蝶有著深刻的淵源,苗族人視姜央為遠祖,而姜央是蝴蝶所生,所以又把蝴蝶親切地稱為“蝴蝶媽媽”,加以崇拜。在歷史上苗族飽受戰亂,希望獲得自由,因此苗族人也希望可以像蝴蝶一樣,生育眾多子女,來壯大自己,從而以蝴蝶圖案來表現與寄托苗族人民人丁興旺之意。因此,在這里“蝴蝶媽媽”是苗族生殖崇拜的體現,同時也有對自由的渴望意愿。而且蝴蝶一生只有一個伴侶,這種對愛情的忠貞的天性也是苗族人喜愛它的重要原因。他們將蝴蝶繡在日常用品中表達他們對子孫香火延續的美好期愿。將繡有蝴蝶飛或蝶戀花的紋樣的鞋墊或花包送給愛慕的人則是苗族姑娘表達對心上人的喜愛之情。
二、苗族蝴蝶紋樣的傳統運用
苗族人會將蝴蝶各種美麗的造型運用到他們的剪紙、刺繡、織錦、挑花、蠟染、銀飾上。很好的將他們的蝴蝶文化傳承和發展了下來。苗族刺繡一般多見于服飾,而與苗族刺繡一樣運用在服裝裝飾藝術的還有苗族織錦、蠟染與挑花,其中運用了很多蝴蝶造型。大部分以菱形連續為基礎,輔助多種幾何線條,以半抽象與半具象的蝴蝶紋居多。在苗族銀飾中,不論是銀簪、銀耳環、銀角、銀手鐲、銀圈、銀冠、銀戒等裝飾品都有蝴蝶紋樣。而就在服飾上運用來看,更加豐富,衣服、圍裙、童帽、童鞋有各種蝴蝶紋,就連門簾、帳檐、荷包上也都繡有蝴蝶紋,且形狀不一。
三、蝴蝶紋樣的傳統造型設計方式
蝴蝶紋樣的傳統造型設計方式,大概有三種。
1)自由創作:蝴蝶造型跟著苗族繡女自己的想法和繡法來創作,內容不一,沒有規格。
2)同構法:即不直接用蝴蝶具體形態而是完全利用其他的植物或者動物幾何圖形去表示蝴蝶的造型。比如雙龍蝶,就是將龍的大概形狀抽象化,然后根據蝴蝶形狀,進行同構,整體看是蝴蝶形狀。
3)替換法:將蝴蝶原本的形象進行分割,分割后,運用植物或動物形象與分割形狀相似的那一部分相替換,創造出全新造型。比如葫蘆蝴蝶,蝴蝶的觸須變成了牛的兩個角。蝴蝶的身體變成了葫蘆,翅膀的花紋被植物替換,兩只翅膀有時候會呈現成對稱的大象形狀
四、蝴蝶紋樣的傳統色彩運用
蝴蝶紋樣的傳統色彩非常夸張,同樣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他們通常不會運用物體的原色去表現,而蝴蝶本身的顏色也是很豐富的,再通過苗族人的藝術創作,色彩和造型都非常多樣,過去多以暗紅色、暗藍色等暗色為主,后經過和其他文化交融,出現粉色、黃色、綠色、紫色等,但大部分還是以紅色系為主。
五、苗族蝴蝶紋樣在旅游產品中的設計現狀
目前苗族紋樣設計,大部分旅游產品只是照搬傳統的苗族蝴蝶紋樣,盲目簡單的設計趨于雷同,失去了創新。忽略了設計與文化之間的交流,激發不了消費者的購買欲。其二,目前國內大多數旅游產品都不具有實用性,貴州苗族文創產品也面臨同樣的窘境。經調查表明,貴州旅游游客年齡在18-30之間占91.26的比例,由此可見,消費人群比較年輕化,有創意且經濟實惠是他們的需求價位。
六、苗族蝴蝶紋樣再設計
1、造型的創新
我采用了苗族傳統的同構法和替換法,即,不用蝴蝶本身而是利用其它元素或幾何圖形去表示蝴蝶的造型,我的設計是我將苗族頭飾元素簡化作為蝴蝶的觸角和頭,表現苗族特征,雙魚組合為蝴蝶的翅膀。設計二則是提取苗族已有的蝴蝶紋樣進行簡化,拼接再創造,與植物紋樣和鳳凰紋樣結合。
2、色彩的創新
在原有的色彩風格上,進行現代色彩搭配,調整色彩純度,使色彩更明亮和諧,時尚,更加符合現在年輕人的口味。將蝴蝶紋樣色彩進行紅綠色彩組合,紅藍色彩組合,多種色彩混合設計等。都比原有的紋樣色彩,年輕化不少。
3、賦予新寓意
設計一,魚和蝴蝶都有生殖崇拜的意義,在漢族中,也有年年有(魚)余的美好寓意,造型的重新組合也是文化交融的提現,滿足更多消費者的購買心理。
4、工藝創新
旅游產品會做些凸印工藝,如手機殼會做一些凸起的工藝,讓手機殼的手感更好,更時尚,帆布袋也會做一些凸起的工藝,模仿苗繡凸起的感覺,與普通直接印花不同。
七、在旅游產品中的應用
將經過設計的蝴蝶紋樣應用于旅游產品上面,通過局部放大或裁剪紋樣與產品結合,版式簡約高端。類目有明信片,帆布包,布袋,臺歷,手機殼這些便攜低廉又實用的日常用品上面。這些旅游產品經過設計,富有苗族自身特色,而且兼具時尚感,物件小,易攜帶,又實用,符合年輕人的潮流,也便于傳播苗族文化。達到了同時具備民族性與地方性、藝術性與實用性、便攜性與流行性的設計初衷。
結語
苗族蝴蝶紋樣在旅游產品中的轉化設計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提升旅游產品的附加值,而且有利于文化的傳播。在苗族文化的傳承過程當中,要明白不能一味地將原有文化和技藝不做任何改變的傳承,它在每一代傳承的過程中都會經歷一定程度的改變再傳承給下一代,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更新,再創造和整合。作為設計師們更應該重視自身傳統文化,對各個少數民族的傳統元素進行有效地開發和利用,注重創新,設計出更具中國民族特色的設計作品,同時推動社會旅游業經濟。
作者簡介:
劉小平,1995年5月,女,漢族,湖南武岡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現讀于長春理工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