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芳 男,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學教學校長、工會主席,中學高級教師、蘇州市名教師,常熟市虞山鎮人民政府于2013年3月為其設立了“馬雪芳名師工作室(語文)”。
筆者在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中,闡述了現代小學的三項基本功能,就是發展教師、發展家長、發展學生。
發展教師的途徑也許有十條、有二十條,但“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專業思考”筆者認為是最基本的一條。
人有兩個成長,一個是軀體的成長,一個是精神的成長。軀體的成長靠食物,精神的成長靠閱讀。教師是教育人,教育人的精神的成長,當然主要是教育精神的成長,而教育精神的成長,當然主要靠閱讀教育專著、文學名著、哲學著作。
因為教師只有閱讀好教育專著,才會建立教育的骨架;因為教師只有閱讀好文學名著,才會長育教育的血肉;因為教師只有閱讀好哲學著作,才會愛學生勝于愛國家與教會(盧梭語)。讀到這里,有教師肯定會說,現在學校里白天的工作忙得簡直讓人喘不過氣來,下班回到家,一堆的家務活又等著要做,有時吃了晚飯還要輔導孩子功課,哪有讀書的時間?我們說這些教師說的是事實,但我們是否真的到了一點讀書時間也沒有的境地?答案是否定的,關鍵是看你想不想真的讀書,有沒有真正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不知道大家做過我們成人閱讀的速度測試沒有,我是做過的,我們成人閱讀的速度一般是一小時1萬字。這樣,你每天早起一點讀一段書,晚上臨睡前讀一段書,如此一天1萬字完全是可以讀下來的。加上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一年讀個300—400萬字是綽綽有余的。筆者就是采用這個辦法,年閱讀量總在600—700萬字。您不妨一試。
如果說閱讀是心靈的呼吸,那么寫作就是外在的自我與內在的自我交流的物化了。千萬不要把教師的專業寫作想得很復雜、很神秘,其實是極其簡單的一件事。開始的時候你只要把每天的教育生活實錄下來就行。諸如晚上做的一個與教育有關的夢,與同事之間的一件事,課堂上的一個小故事,教后反思,甚至小到中午學校食堂里的午飯菜,等等。這樣的記錄過了一個學期兩個學期以后,你就會養成天天要記錄一點教育生活的好習慣,一日不記就感到欠缺和不安。如此,你前面的點滴教育記錄的量變就會發生質的變化,你對教育的敏感性明顯增強,你看教育的目光格外銳利,你要表達有關教育教學思想的欲望特別強烈,這時你提筆,真有點“下筆如有神”的感覺,一篇篇文質兼美的教育隨筆、教育教學論文就此誕生了。專業寫作是面對自己積累的大量豐富的原始教育教學素材分門別類地整理、濃縮、提煉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的過程,留下的是無比珍貴的只屬于你的教育財富,任何外力都剝奪不了,另方面又向世間的教育寶庫里增添了一份你的獨一無二的寶藏,真是一舉兩得。
我們說人是萬物之靈。這個“靈”其實是指惟獨我們人類有的奇妙的思想。一個教師,你盡可以在學校里忙碌、在社會上交往,但你必須經常回到自己,想一想在你的教育人生里到底要的是什么?想一想在你的教育人生里能夠要到什么?把你的這些教育思考記錄下來,就是你當下的教育思想。持之以恒,你就會養成內在生活的好習慣。一個常常回到自己,與自己友好交流的教師,一定是一個有思想的教師。有道是“有思想的人最強大”。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一定是一位優秀的教師。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當你養成了自能專業閱讀、自能專業寫作的習慣以后,教育思想就一定會時不時地光臨你的腦海。這是從量變到質變的必然結果。當然,思想是稍縱即逝的東西,你得隨時做好準備,記錄是迎接它的崇高儀式。記錄教育思想沒有固定的時間。根據筆者的體會,有時是在開會的時候,有時是在聽課的時候,有時是在飛機上的時候,有時是在客房里的時候,有時是在喝茶的時候,有時是在臨睡的時候……往往是一來靈感,就趕緊提筆在筆記本上或在什么書上、紙上記錄下來。甚至在如廁的時候,腦海里突然閃現出一條教育思想,就立即記在手紙上。因為靈感這東西來無影去無蹤,不及時記下,往后就再也找不回來了。筆者晚上有靠在床背上閱讀教育專著、哲學著作、文學名著的習慣,往往是在這個時候充滿教育思想的話語紛紛向我投奔而來,自然都被我一一“逮”在書籍的空白處。故凡我讀過的書,沒有哪一本是干干凈凈的,一些空白的地方都記滿了我的教育教學思想。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把這些文字轉移到我的“手記本”上。蘇格拉底說:“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過。”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是自己教育生命的結晶,她們會在自己以后的教育人生里更好地指導自己走向更明亮的那方,過好自己更有意義的教育人生。因為這些文字諸如“好的教師能把原本似‘白開水’一樣的教材上出‘茅臺酒’的味道;差的教師把原本如‘茅臺酒’一樣的教材上成了‘白開水’”“大象無形,大音無聲,教育無痕”等等是我每天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后的“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故至今已在全國各地教育報刊發表800多則文章。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學習方式是自學。“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專業思考”是教師最好的繼續教育,是一項培根固本的實現教師專業成長的系統工程。一位教師堅定了“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專業思考”的“信仰”,并做到鍥而不舍、持之以恒,最終必能臻達于教育教學的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