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外貿對區域經濟的增長至關重要。但是,當高速增長的外貿出口遭遇國際需求疲軟,該如何謀求轉型實現新的增長?
近兩年,受國際環境影響,我國外貿進入“寒冬期”,甚至出現了進口史上的首次“十三連跌”。在此大背景下,寧波外貿也一度陷入“低迷”,進出口額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不過,今年以來,寧波的外貿逐漸“回暖”,上半年全市進出口總額達3621.5億元,同比增長26.0%,增幅領跑全國全省,其中出口占全國的比重達3.28%。那么,寧波是如何抵抗外貿“寒冬”,最終“揚眉吐氣”的?
精準施策 增強外貿發展內動力
這兩年,寧波把外貿穩增提質作為首要工作,努力促進外貿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針對外貿出口下滑形勢,寧波專門推出了新的外貿扶持政策,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降低出口風險、擴大出口業務、緩解融資困難。以出口信保為例,在市、縣兩級政策支持下,寧波越來越多的出口企業借助出口信用保險保障風險、開拓市場、搶抓訂單。上半年中國信保支持寧波出口107.9億美元,同比增長13.1%,信保支持出口滲透率為31.5%,遠高于全國(17.6%)和全省(25.8%)。
為切實解決企業難題,促進企業發展,寧波市商務委幫助企業積極爭取國家有資質管理要求的商品經營資格和配額數量。兩年間,寧波市商務委加強與商務部等相關單位的溝通協調,幫助一批企業獲取或增加了羊毛、食糖進口關稅配額,奶粉、植物油、燃料油進口資質和石腦油進口使用資質,藺草、鐵合金、檸檬酸、甘草及甘草制品鋸材出口資質。
在品牌建設方面,寧波也是不遺余力。一方面,指導企業做好出口創牌的基礎性工作,引導出口企業擴大自主品牌產品出口;另一方面, 積極鼓勵自主品牌產品出口,對符合條件的品牌產品出口給予獎勵。去年8月份,寧波還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外貿持續穩定增長的實施意見》,推出了促外貿穩定增長的22條措施,內容涵蓋促進外貿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外貿發展環境、積極擴大進口規模、積極培育外貿主體、減輕企業各項費用負擔等。
為培育外貿龍頭企業,寧波繼續大力推進外貿實力效益工程。該工程開始于2013年,通過開展精準服務,結對走訪,重點培育18家供應鏈管理型、總部型外貿龍頭企業。而精準服務主要包括優先實行出口退稅、享受貿易便利化措施、給予港務優惠收費、提供更大的信保支持和更優質的金融服務等。同時,寧波市商務委還與北京大學等著名高校合作,每年舉辦外貿實力效益企業培訓班,為外貿龍頭企業搭建交流學習平臺。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寧波18家外貿實力效益企業共實現進出口額346.70億元,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9.6%,與2014年同期相比增幅達15.2%,年均增長率達到4.8%。
培育新業態 優化外貿隊伍結構
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作為外貿的新模式、新業態,是為中小型企業進出口提供通關通檢、信保融資、收匯退稅、貨運物流等外貿供應鏈服務的外貿企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今年上半年,寧波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實現進出口總額85.34億元,同比增長50.71%,其中出口83.14億元,同比增長49.94%,已經成為寧波外貿出口重要的增長極。
為扶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2015年3月,寧波專門出臺了《寧波市培育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型)企業實施辦法》,并對扶持對象進行了限定:需在寧波大市內單獨登記注冊、具有外貿經營者資格,企業注冊資本600萬元以上;為國內中小微企業進出口至少提供通關、退稅、融資、收匯、信保、物流等環節中的5項以上服務;服務的中小微企業數量在300家以上;企業年度進出口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具有面向中小微企業的開放式、多環節服務功能的外貿綜合服務電子平臺。
對符合條件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寧波海關將納入重點企業給予重點幫扶,提供優先接單、優先審單、優先查驗、優先辦理出口、優先辦理物流業務和適用較低查驗率等海關便利,提供貨物進口和海關查驗等預約加班服務和企業協調員服務,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在辦理海關業務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問題。
寧波檢驗檢疫部門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進入市場采購貿易改革示范區開展業務,并簡化進駐手續、降低進駐門檻。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貨物在寧波口岸換發通關單的,檢驗檢疫部門將根據產品風險情況,降低企業核查貨證比例。同時,檢驗檢疫部門還將發揮職能優勢、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強化對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的質量幫扶,提高企業產品自檢自控能力,優先推薦綠色通道企業。
除此之外,對符合條件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出口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出口貨物退(免)稅有關問題的公告》規定的貨物,對應的出口退稅單證和電子信息準確無誤且沒有審核疑點的,稅務部門將優先辦理出口退稅,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審批,確保及時足額退稅。對其因出口高幅增長被列入關注企業的,企業可提前報告,稅務部門提前了解,不因此影響出口退稅速度。
去年9月,寧波世貿通成為國家首批4家外貿綜合服務試點企業之一。之后,寧波專門出臺了《寧波市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以支持試點工作開展。
據了解,除世貿通外,目前寧波還有中基集團的中基惠通、寧興貿易集團的寧興云、聯合集團的天易通、凱越國貿的小樹通和中瑞進出口有限公司的中瑞橋等五家省級重點培育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
提高便利化水平 優化外貿發展環境
兩年間,寧波多形式、多角度地推進國際貿易便利化進程,開展國際貿易便利化工作,牽頭制訂了《寧波國際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編制提綱》《推進寧波國際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等,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寧波市加工貿易公共服務平臺全面上線運行,大大優化了寧波的外貿發展環境。
2015年9月,寧波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正式發布啟用,企業出口貨物一改以往需要去海關、檢驗檢疫、港口、稅務等多個部門辦理手續的局面,實現“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
寧波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定位為寧波口岸通關貿易綜合服務平臺,包括了口岸通關、跨境電商、貿易合作、資質認證、“一帶一路”等八大板塊,擁有相關功能300余項。“單一窗口”的服務對象不僅限于寧波及浙江省的進出口企業,而且與多個國家建立合作互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機構和企業也能享受到廣泛的“單一窗口”服務。
“單一窗口”減少了企業重復錄入,使企業操作更方便。以前企業需要向各部門分別申報材料,很多材料是重疊的。“單一窗口”啟用后,企業可以足不出戶一次性錄入全部資料,各部門可以從中自主選擇所需審核材料。此外,企業還能通過平臺統一查詢審核結果,無須分別登錄海關、檢驗檢疫等系統進行單獨查詢,真正實現讓企業和個人“少跑路、多省錢”,有效提高了口岸通關效率。
寧波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啟用兩個多月后,寧波市加工貿易公共服務平臺也全面上線運行,企業通過加工貿易公共服務平臺即可實現加工貿易申報數據的“一次錄入”和手續的“一口辦理”。
寧波市加工貿易公共服務平臺由寧波海關和寧波市商務委共同開發建設,旨在依托寧波電子口岸,暢通海關、商務等部門之間的聯系,通過“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實現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為企業加工貿易手續辦理提供“一站式”服務,進一步簡化手續,提升效率,促進貿易便利化。
公共服務平臺上線后,80%以上的加工貿易手冊業務可以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辦理效率明顯提升,企業生產經營安排更加靈活。同時,企業可自行完成向加工貿易管理部門的數據申報,改變由代理報關行開展預錄入的現狀,僅此一項,全市加工貿易企業每年即可減少費用100萬元以上。此外,平臺辦理與全程無紙化作業可使企業較大幅度地縮減專職關務人員和相關管理成本,按全市1000多家加工貿易企業測算,能降低成本2億元左右。
責任編輯:謝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