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群眾辦一件事需“跑多次”的情況,今年4月初,慈溪市啟動以群眾辦“一件事情”為事項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圍繞“一件事情”來梳理界定事項、強化協同管理服務,切實提升辦事群眾的改革獲得感和滿意度。截至目前,慈溪市已梳理界定包括餐飲企業、超市、藥品零售店等常見性市場主體審批“一件事情”50項,涉及18個部門;辦理“一件事情”58件,實現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平均精簡辦事材料30%以上,提速20%以上。
在科學梳理上下功夫,破解“一件事情”界定難點。專門成立由編辦、審管辦、法制辦、電子政務辦等單位組成的聯合梳理界定小組,對一個部門多個事項、多個部門一個事項、多個部門多個事項等情形進行深度整合,界定“一件事情”。針對部分“一件事情”存在牽頭部門不愿擔當、事情界定難落實的情況,由聯合梳理界定小組根據行業主管、主要證照、首先受理等情況相應確定牽頭部門,再由牽頭部門協同做好聯辦事項流程再造、相關表格填寫提交及入庫公開等工作。同時,聯合梳理界定小組以集中培訓和現場辦公的方式舉辦“一件事情”入庫公開業務培訓,著力打造政府內部“流水線”審批模式。目前,已先后開展培訓4期,對“一件事情”的認識不斷深化。
在協同管理上下功夫,破解多單位集成辦理難點。為消除部門之間容易出現的“各自為政”壁壘,促進協同順暢辦理,明確牽頭部門具有協調其他部門相關科室的職責,統一辦事指南,精簡材料環節,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一站式服務模式,形成各部門相關科室之間“集成式”審批作業機制。如“印刷經營企業審批”這件事情,明確由行業主管部門市文廣局為牽頭單位,“一窗”受理申報材料,轉發各部門完成審批后,統一將營業執照和印刷經營許可證等證照快遞送達申請人。同時,依托網上“中介超市”服務平臺,實行審批部門、中介機構、辦事群眾三方互動、無縫對接的聯辦機制,群眾可分類查詢、按需購買中介服務。目前,慈溪市網上“中介超市”已進駐中介機構301家,涉及17個種類41項中介服務項目。
在多方宣傳上下功夫,破解惠民信息不對稱難點。為避免改革政府“自拉自唱”,群眾知曉度不高的情況,及時編制“一件事情”服務清單,印制宣傳折頁、海報等宣傳資料,并通過當地“一報一網兩臺”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進行刊載宣傳,實現“指尖上”的傳播。同時,將“12345”政務咨詢平臺、市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81890”服務熱線等平臺進行整合統一,把“一件事情”審批事項列為重要對外咨詢服務內容,讓群眾到行政服務中心辦事之前,能在各大熱線平臺問得到、政務服務網查得到、審批服務大廳看得到。截至目前,已在 “一報一網兩臺”報道8篇,在有關部門微信公眾號上刊登5篇,印制發放宣傳折頁等宣傳資料2000余份,提升了群眾知曉度。
在前臺服務上下功夫,破解辦事窗口找不到難點。鑒于以往因涉審事項多而帶來受理窗口難找的情況,率先對行政服務中心大廳進行物理整合,根據相應類別劃分為基本建設項目、商事登記、不動產登記、社會民生事務、綜合審批服務五大綜合服務辦理區,并制定相應的“一窗受理”標準。全面完成“一窗受理”改革向鎮(街道)延伸的工作。同時,運用OSM現場管理模式,推行“5S”(整理、存放、清潔、標準、素養)、可視化管理、PDCAA(策劃—執行—審核—改善—標準)等規范化管理制度,實行大堂經理咨詢導引服務,做到窗口現場服務內容“一眼清”、面對咨詢“一口清”、辦理事項“一趟清”,切實提升行政服務中心的現場服務水平,此外,還組織政務監督員、志愿者、小分隊開展用戶體驗式跟蹤督察,實地體驗、評估督察改革是否真正到位,群眾是否真正感受到方便。目前已組織現場體驗2次。
責任編輯:毛思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