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并總結了生物技術在豬病防治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亞單位疫苗和活載體疫苗。希望通過對此分析,為豬養殖過程中疾病的防治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現代生物技術;豬病診斷;豬病防治
中圖分類號:S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3637(2017)03-0034-01
1生物技術在豬病診斷中的應用
1.1蛋白的克隆表達與純化技術
當前,在蛋白的克隆表達和純化技術方面的研究已經十分成熟,診斷技術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其存在以下優點:①大大突破了傳統傳染疾病的診斷,在進行試劑的生產過程中,要進行病毒細胞的培養,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促使病毒被純化,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讓抗原制備等繁瑣模式得以有效創新。②選擇的是病原免疫優勢,而抗原基因是一種表達對象,對這一疾病產生免疫的過程中,使用疫苗之后,可能會出現一種特定的病原或者對這一疾病產生免疫的應答。這種情況下,促使監測技術靈敏度得以提高,防止出現臨床監測中發生漏檢現象。在進行基因工程的使用,能夠獲得較多的純化診斷抗原,在今后的應用中得到推廣。③對于基因工程疫苗而言,對其的研究是當前學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使用生物工程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生產疫苗逐漸成為檢驗一個國家在科研上是否有實力的一項重要指標。
1.2血清學試驗
1.2.1凝集試驗
為細菌等顆粒性抗原,或者在紅細胞、乳膠的顆粒性載體上吸附,可以將其歸納為可溶性抗原。和相應抗原體之間相互結合之后,電解質適量的情況下,經過一段時間后,相應復合物相互凝聚,慢慢發展,轉變成人的肉眼可以看見的集團塊。若對玻璃片法進行直接使用,進行凝集試驗,對沙門氏菌以及鏈球菌進行鑒定,對這種方式進行使用比較簡單,速度也較快。比較適合在新分離菌的檢定或者定型中使用。將紅細胞作為載體,實施血凝試驗,主要在豬病毒性傳染病和支原體等疾病中應用。以豬氣喘病為例,可以對微量間接血凝試驗進行使用,從而做出診斷。
1.2.2沉淀試驗
其屬于可溶性抗原的外毒素,內毒素以及菌體裂解液,其中病毒可溶性抗原、血清和組織侵出等,和相應抗體之間相互結合,若有相應電解質,經過一段時間后,可能會生成一些肉眼可見的白色沉淀。在開展具體實驗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環狀試驗以及相應免疫電泳技術。以炭疽診斷為例,Ascoli試驗過程中,對鏈球菌血清進行鑒定,實施環狀沉淀試驗。針對流免疫電泳對豬傳染性水皰病進行診斷。
2生物技術在豬病防治中的應用
2.1亞單位疫苗
在使用微生物過程中,利用其表面存在的結構成分,制作成不含核酸,能夠促使機體出現一定抗體的疫苗,這種疫苗被稱為亞單位疫苗。對其進行使用過程中,對相應致病菌中含有的保護性免疫原組分實施相應實驗,并對實驗結果進行研究。并將其制作成疫苗。如今,我國可以對桿狀病毒或者酵母系統進行使用,用于亞單位疫苗的表達,對其實施相應的純化制作。如今,對一些較為成功的案例進行分析,其中有豬圓環病毒亞單位疫苗,還有豬細小病毒亞單位疫苗。
2.2活載體疫苗
2.2.1復制性活性載體疫苗
對于復制性活性載體疫苗進行分析,其主要是將那些非致病性病毒或者細菌當做載體,然后針對其他致病性病毒或者細菌中的保護性免疫抗原基因進行攜帶和表達。也就是對基因工程方式進行使用,對其中的一種病毒和另外一種載體病毒之間做出調整,并重新組合,使其成為一種細菌或者病毒。此后,將這種新型病毒注射到動物體內,其中存在的特定免疫基因會伴隨著充足的載體病毒或者細菌的復制,從新做出適量的表達,這種情況下,對機體中存在的免抗體提供相應刺激。一方面,對于病毒活載體而言,疫苗經常被當做載體的病毒包括痘苗病毒、腺病毒和偽狂犬病毒等。和常規疫苗相比,這種疫苗也具備常規疫苗的優點,同時可以十分方便的構建出多價疫苗。
另一方面,對于細菌或載體而言,主要指的是將病原體的保護性抗原或者插入已有細菌基因組,也可以將其在質粒中插入,能夠促使病原體保護性抗原以及表位通過細菌的表面體現出來。如今,存在沙門氏菌活載體疫苗以及大腸桿菌活載體疫苗。在實驗室條件下,較為成功的應用案例有能表達豬瘟病毒囊膜糖蛋白E1重組,還能夠對狂犬病囊膜糖蛋白重組犬皰疹病毒進行表達等。
結束語
豬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豬的養殖和診斷過程中,豬病的治療和防治是當前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