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起羔羊發病死亡較多的有營養代謝病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臨床上常見的微量元素缺乏癥比較多,其中主要原因缺鈣、缺銅、缺碘、缺硒、缺VB1等,下面就這幾種疾病的臨床發病情況介紹如下。
關鍵詞:羔羊;微量元素;缺乏;診斷
中圖分類號:S85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3637(2017)03-0043-01
羔羊由于某些原因造成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攝入不足或者不能吸收,常常引發營養代謝病。由于羔羊機體的營養元素缺乏,造成機體運轉障礙,引起疾病的發生,進而影響羊的生產性能。
1佝僂病
佝僂病是羔羊由于維生素D缺乏或者鈣磷攝入、吸收的減少引起的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消化道的紊亂、跛行以及骨骼的變形。發病原因主要是日糧中的維生素D不足,母羊長期采食未經太陽曬的干草引起乳汁中的VD缺乏,或者羔羊舍長期的太陽照射不足不能合成VD3。另外鈣磷比例不當也會引起該病的發生,一般鈣磷比例1~2:1,高于或者低于此數,都會引起發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食欲的下降,消化不良,慢慢的消瘦,生長緩慢,骨骼變形,軟骨肥大,肋骨和軟肋骨形成球狀腫脹,脊柱變形。治療本病的主要措施是補充VD,日糧中添加魚肝油、骨粉,每天保證充足的陽光照射,鈣磷比例適當,每只羔羊肌肉注射維生素D1ml,同時注射維丁膠性鈣。
2 VB1缺乏癥
VB1也成為硫胺素,羔羊的維生素B1缺乏癥,是由于VB1缺乏引起的羔羊的神經組織和心肌的代謝和功能障礙的一種營養代謝病。一般發生在2月齡以內的羔羊,發病原因是因為瘤胃功能不能正常合成吸收VB1,隨著羔羊的生長,成年羊的瘤胃中含有的微生物可以合成VB1。維生素B1廣泛分布于植物的種子、莖葉和根果實中,由于長期飼喂缺乏VB1的飼料,或者飼料加熱和堿處理,破壞了飼料中的VB1,或者消化道疾病使用藥物造成瘤胃內的微生物減少,造成羔羊的VB1吸收和合成能力降低,引起機體缺乏VB1。羔羊發病的主要癥狀是神經癥狀,體質虛弱、四肢無力、行動遲緩、驚厥、角弓反張。治療需要日糧添加青綠色飼料,防止過度加熱和堿處理,飼料中添加VB1制劑,皮下注射VB1,每只羔羊50mg,每天2次,直至癥狀好轉。
3白肌病
羔羊白肌病是由于飼料中的微量元素硒和VE缺乏引起的一種營養代謝病,主要表現為骨骼肌的變性壞死,類似于煮過肉,蒼白無血色。主要發生于1月齡以內的羔羊,發病原因是飼料中的硒不足,而飼料中的硒主要是土壤中獲得,國內很多地方特別是黑龍江是嚴重的缺硒地區。VE是抗氧化劑,容易受暴曬、發酵等原因失效,或者飼料中的不飽和脂肪酸過多,消耗了VE,造成VE的缺乏引起的發病。臨床發病表現肢體僵硬,由于肌肉的損傷,特別是后肢,走路姿勢改變出現異常的走路,蹣跚。慢性病例課件生長緩慢,心功能不全,運動障礙,頑固性的腹瀉,共濟失調。尸體解剖可以看見心肌和骨骼、肝臟上,其次是腎臟和腦,肌肉呈現白色的條紋,煮肉樣,嚴重的類似斑馬的條紋。肝臟腫大,切面呈現檳榔樣的花紋,也叫做檳榔肝。發生疾病時,及時添加青綠色的飼料,及時補充VE,可以肌肉注射VE20mg,每天1次,連續10d。
4銅缺乏癥
由于羊的體內銅的含量不足引起的貧血、腹瀉、運動失調和被毛的腿色為特征的一種營養代謝病,主要發生于1~2月羔羊。發病的原因主要是飼料中的銅不足,另外就是飼料中銅被破壞,日糧中的銅不足主要是土壤中的銅不足,造成飼草的銅不足,因而引發的疾病。飼料中的銅在機體中利用發生障礙,表現為銅不能吸收,發生疾病。發生銅缺乏癥,主要表現為被毛的變化,骨骼的異常,貧血和運動的障礙。運動障礙是本病的主要癥狀,也叫做搖擺病或者地方性的共濟失調。發病根據程度的不同,神經癥狀不同,一般主要是后驅麻痹,驅趕時后肢運動失調,不能正常站立和走路,后驅搖擺,容易摔倒,快跑時癥狀明顯。發生疾病及時治療,主要是口服硫酸銅1g,每周1次,連續5周。妊娠母羊及時添加硫酸銅,可以預防羔羊的銅缺乏癥。
5鋅缺乏癥
由于機體鋅營養不足引起的羔羊生長停滯,飼料利用率降低,皮膚的角化不全,骨骼的發育異常。主要的癥狀是采食的減少,生長緩慢,飼料的轉化率低,嚴重的表現為被毛的脫毛,被毛粗亂失去彎曲,毛變脆,容易脫落,皮膚變厚、發紅、增厚、堅實,皮膚角化過度,真皮和血管周圍有結蹄組織浸潤,內蒙古地區發生脫毛癥的羊比較多。發生鋅缺乏癥,羊可以口服硫酸鋅,劑量為每千克體重1mg,連續10d,同時配合VA的治療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