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豬免疫注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豬接受疫苗注射后出現免疫應激反應,輕者引起豬食欲下降,重者導致豬死亡,易給養豬戶造成經濟損失,筆者根據工作經驗,詳細總結了免疫應激反應的癥狀和救治措施,以期給獸醫工作者和養殖戶參考。
關鍵詞:豬;免疫應激;癥狀;急救
中圖分類號:S8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3637(2017)03-0066-01
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對豬開展疫苗免疫是預防豬傳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免疫應激反應的實質是超敏反應,又稱為變態反應,是機體與抗原物質相互作用下,機體免疫應答過強導致機體組織受到不同程度損傷的特異性免疫應答,通俗的講就是過敏,所注射的疫苗即是過敏源。
1免疫應激反應癥狀
免疫應激反應出現時間、持續時間和癥狀輕重與疫苗種類、疫苗用量、豬個體差異、環境因素等有關。癥狀輕重不一,出現時間和持續時間也不盡相同,有的出現在免疫后的幾分鐘內,有的出現在免疫后幾小時;有的持續幾小時,有的持續幾天。
1.1輕度應激反應癥狀
輕度應激反應的臨床癥狀有時不明顯,僅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體溫稍高,呼吸加快,坐臥不安,不愛活動,部分豬體表皮膚潮紅等。
1.2中度應激反應癥狀
中度應激反應的臨床癥狀表現為呼吸急促,伏地不起,走動時步幅不穩,可視粘膜充血,皮膚發紺,腹瀉,部分豬體表出現紅色皮疹。通常情況下,中度應激反應不會引起豬的死亡,但短期內對豬的生長發育有一定影響。
1.3重度應激反應癥狀
重度應激反應出現迅速,往往在免疫后的幾分鐘內,最為嚴重的出現在針還沒拔出就出現應激反應。主要表現豬突然倒地,全身抽搐,呼吸困難,皮肢厥冷,口吐白沫,瞳孔散大,排泄失禁等,如不及時救治,多數在十幾分鐘內死亡,死亡速度與出現癥狀的輕重有很大關系。
2免疫應激反應的救治
2.1輕度免疫應激反應的救治
發生輕度應激反應時無需特別治療,可將豬轉移至通風處,保持周圍安靜,給予加入電解多維的飲水,可在飼料中拌入如陳皮、甘草等開胃健脾的中藥,數天內可自行恢復。
2.2中、重度免疫應激反應的救治
發生中、重度免疫應激反應時,治療以擴容、強心、升壓、松弛氣管平滑肌、改善微循環為主。急救的常用藥物有腎上腺素、地塞米松、葡萄糖注射液等。方法為:左心肌肌注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0.2~1ml(1ml:1mg),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5mg(1ml:5mg),靜脈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300ml。腎上腺素具有強心、擴張血管、升壓、緩解氣管平滑肌的作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用于治療過敏性疾病、增強機體抗炎及抗休克能力;葡萄糖注射液能有效擴充血容量、改善外周血管微循環、促進早期休克的恢復。根據豬表現的其他癥狀選擇性的給予對癥治療:(1)鹽酸氯丙嗪注射液,每kg體重1~2mg,用于鎮靜、緩解抽搐;(2)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每kg體重0.2ml(5ml:25mg),用于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止吐;(3)復方氨基比林注射液10ml,用于解熱、鎮痛;(4)青霉素鉀,每kg體重2萬單位,用于消炎、抗感染。
3預防策略
3.1詳細了解豬群近況
在進行免疫注射前,應詳細了解豬群的健康狀況,如豬群體況、近期精神狀態、進食量、運動情況等,觀察豬群排泄物形態,確保豬群處于健康狀態。同時要了解豬群的免疫情況,避免在短時間內重復、或同時接受多種疫苗。在開展免疫注射前,先進行小規模注射試驗,在確定無應激反應后才可全群注射。
3.2加強免疫前、后的護理
豬群在進行免疫注射前,可提前1周在飼料中添加電解多維、復合維生素等抗應激藥物,以提高豬的抗應激能力。實施免疫注射的前、后1周內,嚴禁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抗病毒藥物,避免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時,在開展免疫工作前后,要盡量減少如轉群、換料、運輸、驅趕等人為應激因素帶來的不良影響。豬群在接受疫苗免疫注射后,機體抗病力處于較為薄弱狀態,因此要加強養殖圈舍清掃、消毒管理,不給病毒可乘之機。
3.3加強疫苗的管理
養殖戶在進行免疫注射前應仔細檢查疫苗,嚴禁使用破損、漏液、過期、失冷鏈保護的疫苗。疫苗應現取現用,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劑量進行注射。注射器械要嚴格消毒,免疫注射時嚴格按照免疫操作流程進行,杜絕“一只針打到底”的情況。
在進行豬藍耳病弱毒苗、豬口蹄疫滅活苗時容易引起免疫應激反應。但出現應激反應時,應迅速對癥搶救,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避免豬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