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中頻現“寧波元素”,充分肯定了寧波的相關工作,明確支持我市當前正在推進的一系列改革發展重大舉措,在寧波代表團中引起強烈反響。(《寧波日報》6月13日消息)
回首過去五年,我市下了許多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先手棋,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改革開放全面深化,城鄉發展更加協調,法治建設有序推進,文化建設成果豐碩,民生福祉全面增進,全面從嚴治黨成效顯著,率先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力沖刺。成績固然可喜,但我們決不可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應該翻篇歸零再出發,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讓“寧波元素”發揚光大。
讓“寧波元素”發揚光大,關系到全市乃至全省的未來。全面貫徹落實“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省黨代會精神,需要全省各市干字當頭,實字為先,發揮各自優勢和特長,各顯其能,奮勇爭先。寧波是浙江“一體兩翼”中的重要一翼,在全省乃至全國有著非常明確的戰略定位、非常優越的區位條件、非常扎實的開放基礎、非常巨大的發展潛力,“寧波元素”的優勢釋放、展現得越充分、強勁,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越能展翅高飛。具體分析省黨代會報告提及的“寧波元素”,比如推動國家級重大改革試點、創建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創建“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等,之所以得到省委高度認可,是因為這些元素符合未來發展方向。不過,這些工作有的目前才制定出行動方案,有的才剛剛起步,需要大力扶持,不斷調整、充實、完善、提高,才能把“寧波元素”的優勢化為勝勢。因此,我們必須把省、市黨代會精神緊密結合起來,找準方位、扛起責任,加快建設“名城名都”,為續寫“八八戰略”提供更多成熟的寧波元素、寧波經驗。
讓“寧波元素”發揚光大,是彎道超車的需要。當前,浙江正處在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干事創業的發展黃金期、不進則退的轉型關鍵期,機遇稍縱即逝,發展時不我待。同省內兄弟城市特別是杭州相比,在三產、高技術產業等方面,我市差距明顯;在發展互聯網經濟、跨境電商等方面也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即使是我市的強項,同樣不能高枕無憂。以“中國品牌之都”建設為例,我市曾連續四屆獲評“中國品牌之都”,走出了一條“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品牌經濟、品牌城市”的發展之路,應該是典型的“寧波元素”了。然而,如果橫向對比,“十二五”以來我市品牌發展步伐逐步放緩,在省內品牌發展指數低于杭州、金華;面對深圳、青島等城市老品牌持續發力、新品牌不斷冒尖的局面,寧波更是被拉開了差距。與寧波一起獲得“中國品牌之都”殊榮的青島,以智能制造和“互聯網+”促進品牌發展,在海爾、海信等老“金花”之后,又推出中車青島四方、特銳德等“五朵新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應該增強危機意識,借力“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等平臺重拾優勢,把杭州元素、青島元素、深圳元素、中國元素、世界元素化成“寧波元素”,落地生根,為我所用,在百舸爭流中迎頭趕上,走在前列。
讓“寧波元素”發揚光大,是開拓創新的需要。省黨代會確定了今后的奮斗目標,即確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在此基礎上,以“兩個高水平”的優異成績,譜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在浙江的嶄新篇章。我們從事的事業前無古人,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沒有現成的路徑可以遵循,關山迢遞,險阻重重。“溫故而知新”,歷史已經反復證明,任何風險和挑戰都無法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今天的“寧波元素”是我們昨天通過艱苦卓絕的探索得來的,而明天的難關,則需要我們發揚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紅船精神”,大膽試、大膽闖,干在當下,謀在長遠,昂揚向上,砥礪奮進。只要我們按照省黨代會要求,在工作導向上突出改革強省,增創體制機制新優勢,突出創新強省,增創發展動能新優勢,突出開放強省,增創國際競爭新優勢,突出人才強省,增創戰略資源新優勢,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政策,努力形成引領未來發展的新優勢,就能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強化現有優勢,發掘潛在優勢,轉化原有劣勢,使嶄新的“寧波元素”在波瀾壯闊的改革發展實踐中綻放出燦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