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患病貧困人口的核實核準、建檔立卡、健康體檢、制訂救治方案及跟蹤管理等是健康扶貧的基礎性工作。本文介紹了鄉鎮衛生院開展這一工作的現狀;按照“精準到人”、“精準到病”和“分類救治”等要求,提出了替代手工操作的健康扶貧管理系統設計思路;接下來從細節和流程入手,著重介紹了該系統的構成和電子化操作實踐,闡述了管理系統的功能和效果;最后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建議,對健康扶貧管理系統的開發和使用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健康扶貧 電子化 貧困人口
The practice of electronic health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in township hospitals
Zhang Chuangang1 Liu Jinghua2 Man Yanyan3
(1.Pingy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273300;2.Baiyan Township hospital of Pingyi County,Linyi City,Shandong Province273300;3.Bureau of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of Pingyi County of Shandong Province273300)
Abstract:the approved verification for the sick poor,filing card legislation,health,developing ways to cure and track manage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health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Paper introduced has township hospitals carried out this a work of status;according to \"precision to people\",and \"precision to disease\" and \"classification treatment\",requirements,proposed has alternative manual operation of health poverty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thought;next from details and process starts with,focuses on introduced has the system of constitute and electronic of operation practice,described has management system of function and effect;last analysis has exists of problem and proposed has recommends,on health poverty management system of development and using for has summary.
Key words:electronic health poverty alleviation of poverty
1.基層健康扶貧工作進展
截至2015年底,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貧困戶占建檔立卡貧困戶的44.1%[1],因此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全面扶貧工作的重要內容。我國第四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顯示,貧困戶的主要致貧原因是疾病或損傷,而疾病或損傷引起的貧困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病傷導致勞動力損失;二是治療病傷的醫療費用[2],當前開展的健康扶貧工作解決的就是這兩個問題。
2016年,國家衛生計生委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要求,會同國務院扶貧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織開展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核實核準工作,聯合多部門下發了《關于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的指導意見》,重點任務包含了減輕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對患大病和慢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進行分類救治等九項內容。
目前,各地鄉鎮衛生院迅速開展了對患病貧困人口的入戶摸底、建檔立卡、健康體檢、實施救治等基礎性工作,但由于缺乏具體的要求和規范,出現了重復勞動、管理混亂、效率低下的現象,各行其是和信息資源不共享等嚴重影響了健康扶貧工作的推進,對患大病和慢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進行分類救治工作產生的不利影響尤為明顯,為此我們研發了健康扶貧管理系統,有效地解決了這些問題。由于切合實際、思路清晰、功能實用,運行以來成效明顯,在縣域內外得到迅速推廣。
2.健康扶貧工作的電子化實踐
2.1.前期準備。筆者所在縣的鄉鎮衛生院從貧困人口的入戶登記、核實核準、健康體檢、建檔立卡四個方面入手,為建立動態的電子檔案積累了原始資料;對患病貧困人口組織健康會診,確立治療方案和救治醫院,將建立的紙質檔案以不同顏色的貼簽標示一次性治愈、入院維持治療、長期治療和健康管理三類人群,同時以貼簽中的阿拉伯數字來標示疾病病種等,為建立分類救治電子臺賬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門診檢查和住院治療環節調整了結算流程,滿足了“先診療后結算”的要求,為實現健康扶貧管理系統 “一站式”服務做好了準備。
2.2.管理系統的設計思路。系統的設計應用了Delphi、C++、Java等開發工具及輔助分析工具,采用了SQL Server關系型數據庫,建立起基于C/S、三層C/S架構的技術管理平臺,充分考慮了系統的實用性,對未來多層面的開發預留了空間,同時也兼顧了軟件的融合性,確保與醫院管理系統、公共衛生管理系統、醫療保險、商業保險等關聯系統的對接流暢。
2.3.管理系統的構成。系統設計涵蓋了基本信息、“八個一”工程建設、健康檔案、分類救治、結算系統及滿意評價五個部分。為全面反映患病貧困人口的情況,基本信息設計了可供選擇的主次病種、患病時間、首診時間及機構、健康現狀 、醫療需求及預期、家庭收入等,其中健康現狀、醫療需求及預期可按病情的輕重緩急,綜合考慮病人需求安排救治機構及救治時間;“八個一”工程為每個患病貧困人口明確了一所定點醫院、確定一名家庭醫生、簽訂一份承諾書、制定一張健康卡、建立一個健康檔案、進行一次健康查體、組織一次健康會診、發放一張健康明白紙。這是一項并不復雜的工作,因其要求100%的落實率而顯得重要,應直觀、清晰地反映在管理系統當中,并可隨時掌握任何一位貧困人口“八個一”工程的落實是否缺項。在系統中設計了預約功能,克服了貧困人口外出務工等原因導致“八個一”工程難以落實的困難;為避免重復勞動,我們聯通了公共衛生和醫院信息管理系統,輕松導入了貧困人口的基本信息和健康信息(含健康狀況、體檢登記、診療記錄)等,同時導入了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隨訪和指導記錄;由于在入戶登記、核實核準、組織會診等環節工作扎實,在集中維護了疾病病種、救治類別及定點醫院后,分類救治臺賬就能自動生成;“一站式” 結算是在醫院管理系統的基礎上融合了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商業保險等,實現了即時結算,并預留了民政救助接口;在結算的最后環節嵌入滿意評價功能,只需患病貧困人口輕觸滿意、基本滿意或不滿意三鍵之一就能獲取滿意度評價結果。
2.4.管理系統的功能及效果。“八個一”工程實施情況在實現分村、分人、分項統計查詢基礎上,可提醒患病貧困人口外出等原因的預約服務;貧困人口在村衛生室或醫院診療時除同步更新電子健康檔案外,可在系統界面彈出紙質檔案的更新提醒,發生新的大病、慢性病及有關病種時能夠即時警示,便于及時地跟進服務;貧困人口開展診治的費用結算和治療結果可以實現多種形式的查詢與匯總,便于上報和分析扶貧政策的落實情況;電子臺賬明確了需上轉治療時上級醫院及聯系人,建立了“一對一”的救治鏈接,實現的按村居、按病種或直接按個人查詢的功能,也為分類救治或分級診療提供了支撐;便民門診設置的“健康扶貧一點通”觸摸顯示屏,能夠詳細查閱健康扶貧政策、服務團隊、定點醫院等信息,讀取身份證也可查詢本人的治療情況及享受的醫療救助,極大地提高了健康扶貧知曉率;對滿意度評價的結果賦予其分值完全適用于績效考核,對每個貧困患者在其出院結算時的不滿意評價進行回訪,能起到溝通和改進作用。
3.問題及建議
為患病貧困人口擬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實現跟蹤服務、分級診療和分類救治,首先要聯通各醫療機構的“信息孤島”,讓一張健康卡精準識別于區域內每一家醫療機構,實現貧困人口信息資源的共享,促進患病貧困人口的健康管理、上下轉診和急慢分治等工作,這一問題在高度發達的信息科技時代不存在技術障礙,要打破的應是各級醫療機構的心理“壁壘”;其次,健康扶貧的保障體系已基本建立,但具體措施落地遲緩,如提高貧困人口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降低大病保險起付線,商業保險補償等尚未完全落實,導致“一站式”的電子結算功能缺失,相關部門應攜手聯動,依托醫療保險網絡,融入各醫療機構結算系統,讓患病貧困人口及時受益;第三,我國的返貧問題具有頻繁性、易發性和反復性特點[3],互聯網技術有助于解決這一問題,可建立集遠程醫療、疾病風險評估、健康指導和防治結合于一體的電子化平臺,實現醫院、衛生室與患病貧困人口的有效對接,達到疾病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的目的,以提升貧困人口抵御疾病風險的能力。
4.結論
健康扶貧工作的電子化在很大程度上可替代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其統計精確、管理精細的特點,可滿足健康扶貧工作的若干要求,便于開展患病貧困人口的分級診療和分類救治工作,為實施績效評價也可提供數據支撐,就其簡約的設計、直觀的方法、有效的數據處理和查詢分析功能,已經達到了“實用、便捷、高效”的目的,這是我們的初衷。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迅速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讓健康扶貧政策普惠于患病貧困人口,讓他們看的上病、看的起病、看的好病,有效緩解“因病致貧”和“困病返貧”則是我們的希望。
參考文獻:
[1]王培安.《健康扶貧為健康中國建設補短板》[J].中國衛生,2017(5):26-27.
[2]王靜.《農村貧困居民疾病經濟風險及醫療保障效果研究》 [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6.
[3]高帥.《貧困識別、演進與精準扶貧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6:41.
作者簡介:
張傳剛(1968-)男,山東,漢族,本科,院長、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醫院管理和衛生經濟
通訊作者:劉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