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教育再培訓對腹膜透析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將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腎內科收治的行腹膜透析術患者72例納入本組研究,分為教育再培訓組(n=36)與常規干預組(n=36),分別采用教育再培訓法與常規干預法,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教育再培訓組腹膜炎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干預組,在發生腹膜炎平均透析齡方面,教育再培訓組時間晚于常規干預組,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教育再培訓轉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實現了院內教育與院外教育之間的有機結合,通過電話、網絡等醫療咨詢方式,構建出了暢通的護理渠道,從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該種護理措施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教育再培訓;腹膜透析;治療依從性;影響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終末期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常用療法,PD能否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主要由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決定。實踐證實,科學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腹膜透析的治療依從性,讓患者與家屬正確意識到基本的發展過程,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掌握自我管理的方式。為了分析教育再培訓對于腹膜透析患者治療依從性的臨床影響,現對我院收治的相關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與分析,并將教育方式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腎內科收治的行腹膜透析術患者72例納入本組研究,治療方法相同,男39例,女33例,年齡為18~72歲,平均年齡為(48.9±6.3)歲。排除標準: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嚴重心肝腎疾病者;惡性腫瘤患者;活動性肝炎患者;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1]。按照教育干預方式的不同,將72例患者分為教育再培訓組(n=36)與常規干預組(n=36),兩者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不會對治療依從性產生干擾。
1.2 干預措施
對于常規干預組,采用規范化教育模式。對于教育再培訓組,在規范化教育基礎上,采用教育再培訓的干預方式,具體實施措施如下:
①在護理隊伍中,選擇核心成員,擔任教育再培訓工作,明確腹膜透析的相關治療事項,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
②分析以往腹膜透析患者發生相關性腹膜炎的誘因,制定預防流程草案,明確教育再培訓的具體方案和內容;
③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利用電話隨訪、門診、家庭隨訪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每月定期組織一場健康教育會,每三個月舉行一次病友交流會,大家針對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發生原因、處理方式進行溝通和交流,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2]。
每隔一個月對所管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質量匯報,找出依從性不佳的患者,分析原因,修訂教育計劃,讓每一位患者都可以掌握具體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對于室內患者,定期進行家訪,了解他們的治療情況、生活情況、透析環境,讓患者自覺遵守操作規范流程。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相關性腹膜炎發生率與平均透析齡。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來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組結果顯示,教育再培訓組腹膜炎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干預組,在發生腹膜炎平均透析齡方面,教育再培訓組時間晚于常規干預組,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腹膜透析是一種有效的腎臟替代療法,在腹膜透析過程中,加強患者的管理教育,定期進行隨訪,改變傳統的生活方式,解決腹膜透析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提高生存質量。在腹膜透析中,如何降低腹膜炎的發生率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研究顯示,接觸性污染是引發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首要因素,對患者進行科學的教育與隨訪,對于降低腹膜炎發生率有重要的意義[3]。教育再培訓需要關注患者的性別、年齡、職業、生活習慣、健康理念等差異,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開展心理輔導,提高護患之間的信任度,可以根據患者的情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文化程度、生活習慣的患者,采用相異的教育模式,改變患者對于疾病知識的認識,提高他們的自我護理意識與自我護理能力[4]。本組結果顯示,教育再培訓組腹膜炎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干預組,在發生腹膜炎平均透析齡方面,教育再培訓組時間晚于常規干預組,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教育再培訓轉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實現了院內教育與院外教育之間的有機結合,通過電話、網絡等醫療咨詢方式,構建出了暢通的護理渠道,從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該種護理措施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孟金玉. 教育再培訓對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發生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藥. 2010,10(36):729-730.
[2] 于建萍,高章萍. 婦產科新護士實踐能力再培訓的實施體會[J]. 中國衛生產業. 2011,6(Z1):87-89.
[3] 關錦美,易春燕,張小丹,張少賓. 完善門診隨訪患者的教育再培訓體系對提高腹膜透析患者透析質量的臨床觀察[J]. 實用醫技雜志. 2008,16(27):430-431.
[4] 何文梅,張麗娟,陳宇.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居家腹膜透析防范腹膜炎的護理[J]. 當代護士(中旬刊). 2013,16(08):55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