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兒童急性白血病護理中優質護理理念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小兒急性白血病患者108例,并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8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臨床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干預,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等臨床指標。結果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價指標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SAS、SDS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患者干預后的焦慮程度評分、抑郁程度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P<0.05);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30%,顯著優于對照組的72.22%,且差異顯著(P<0.05)。結論 兒童急性白血病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較好,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兒童急性白血病;優質護理;護理滿意度;應用效果
兒童急性白血病是現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一旦發病后,便會對患兒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還會給患兒及其家屬帶來極大的精神和經濟壓力。最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向前發展,我國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改善,很多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地暴露出來,尤其是對于小兒患者的護理,更是需要對其采取優質的護理服務,才能滿足需求。因此,為探討優質護理在兒童白血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本次研究通過選取我院收治的兒童白血病患者,對實驗組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取得了不錯的應用效果,詳細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兒童白血病患者108例,并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4例。實驗組包括29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年齡為5-16歲,平均年齡為(8.34±1.05)歲;對照組包括31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年齡為6-15歲,平均年齡為(8.62±1.13)歲。在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方面,兩組患者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對比價值。
1.2 選取標準
所有患者均通過臨床診斷確診為急性白血病,且符合臨床診斷標準;無心肝腎等重大器官類疾病;所有患者均為家屬同意參與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取得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1]。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臨床護理方法,具體包括對飲食指導、心理疏導,觀測患者病情,若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師并采取措施,以及健康教育等[2]。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干預,首先對護理人員進行優質護理知識培訓,深入貫徹優質護理服務理念,以及兒童白血病相關治療知識的培訓,制定有效可行的護理方案并貫徹執行,具體措施包括:(1)心理優質護理,根據患者的個人習慣和性格特點,實施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患病兒童因為疾病的影響,極易出現緊張、焦急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工作人員需要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交流,向患者家屬講解疾病的知識和治療過程、注意事項,及時消除家屬的憂慮,另外可以通過給兒童患者講童話故事等,轉移患病兒童的注意力[3];(2)病情護理及健康教育,密切觀測患者病情變化情況,監測患兒的心跳、血壓等多項生命體特征,若患者出現異常情況,護理人員需立刻告知醫師,并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定期組織健康教育講座,向患者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治療相關事項,以及對多項并發癥進行預防,使患者和患者家屬充分了解疾病的發病、治療相關事項,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屬對臨床治療的依從性[4]。
1.4 評價指標
觀測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臨床護理滿意度等指標。采用SAS評分評估焦慮程度,采用SDS評估患者抑郁程度;記錄患者大的并發癥發生例數等情況;護理滿意度的調查形式為問卷調查,80分以上為滿意,60-80分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
1.5 數據處理
相關數據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通過x2 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來表示,通過t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程度等心理指標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SAS、SDS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患者干預后的焦慮程度評分、抑郁程度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3.3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00%,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30%,顯著優于對照組的72.22%,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3。
3 討論
白血病為造血干細胞異常增殖導致的疾病,在兒童時期多為急性白血病,發病較急,起初發病癥狀表現發燒、關節疼痛等癥狀,兒童白血病為一種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患者患病后極易出現貧血、出血以及感染等嚴重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就具有重要意義。優質護理模式的最終目標為通過優質服務提高患者和社會的滿意度,是一種護理人員由內心到工作態度,都對患者投入心力進行護理,盡最大努力貫徹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優質護理干預的實驗組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狀態、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各項指標均顯著優于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優質護理干預可以顯著改善兒童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狀態,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這也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6]。
綜上所述,兒童急性白血病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較好,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杜琳,項麗娟.優質護理理念在兒童急性白血病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J].安徽醫藥,2014,18(4):786-788.
[2]楊俊芬.優質護理理念在兒童急性白血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36):7195-7196.
[3]陳榮,鄭迎春,房夏玲等.優質護理理念在兒童急性白血病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4):100.
[4]潘文,張妍.優質護理理念在兒童急性白血病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J].飲食保健,2016,3(23):181-182.
[5]呂小云.優質護理理念在兒童急性白血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35):111.
[6]趙娜.優質護理理念在兒童急性白血病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J].飲食保健,2017,4(17):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