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探討對急診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效果,為此方法的可行性提供一定的臨床依據。方法: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就診于廣州軍區總醫院急診科的100名患者作為觀察組,對其進行人性化護理;同時隨機選取100名患者作為對照組,對其實施常規護理。記錄并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及切身感受。結果:觀察組的患者接受相應的護理之后,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明顯好轉,且優于對照組,而接受常規護理的患者滿意度明顯低于觀察組。結論:人性化護理方式在提高患者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都明顯優于常規護理方式,在醫院急診科采用此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減少醫療糾紛,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急診;效果分析
急診患者疾病多為危重性、突發性,病情容易變化,難以控制,大多數患者容易有嚴重的焦慮和抑郁情緒,焦躁、煩惱、自理能力下降現象多發,護理工作難以開展。如何減輕病患痛苦和心理焦躁感,使護理工作更順利開展,成為醫學界需要關注的重點。本院采用人性化護理對急診科病患進行護理治療,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200例急診患者作為試驗的研究對象,將病患隨機均分為兩組。其中,試驗組100例患者,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齡(49.86±6.12)歲。對照組100例患者,男45例,女55例,平均(51.22±2.4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對試驗組實施人性化護理,其主要實施方法如下:
1.2.1 心理護理 在患者入院治療以后,護理人員應該首先與急診室病患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及時地了解并且掌握患者的病情與心理狀況,從而能夠進一步地采取一些治療手法、護理手段。值得護理人員注意的是,同患者交流時,應該保證語氣溫柔,語調合適,讓患者盡早地適應環境,產生安全感。另外護理人員需向患者耐心講解相關知識,進行健康教育,還要認真熱情地回答患者提出的每一個相關問題,進行耐心地講述。其他的應該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出現恐懼、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及時與患者溝通,緩解其心理壓力。
1.2.2 環境護理 護理人員應該保持患者治療、居住環境整潔、干凈,避免因為周圍環境惡劣加重病患病情。日常應當確保病房的光線充足、空氣清新、溫濕度適中、環境溫馨,使患者能夠處于一個輕松舒適的治療氛圍內。
1.2.3 行為護理 根據不同情況,針對行動不便或者年齡較大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當更加仔細小心,給予患者足夠的關心與幫助,讓患者感受到如家庭一般溫暖。針對發燒發熱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當定時觀察其體溫變化情況,并且根據狀況及時處理。針對年齡較小的患兒應當耐心照顧,注意情緒安撫,一切以實際出發,充分展現出人性化護理中“人性至上”的觀念。
1.2.4 具體方法 采用編制的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進行評分,每個打分表共10小項,將各個項目的得分相加取得總分,最高90分,總分乘以1.5,四舍五入取整數即得到標準分。當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標準分大于50分時,病患很可能存在抑郁或焦慮狀態,分數越高,程度越重,反之,越輕。并且分別在患者入院時和出院時進行評分,進而比較兩組的差別。另外,發放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的調查報告,其調查內容包括護士的護理能力、溝通能力、責任心、護理態度、醫學知識、技術水平、健康教育等項目,滿分共10分,非常滿意為10分,滿意為8分,一般滿意為6分,不滿意為3分,各項目得分之和為總滿意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滿意度越高,反之則越低。比較兩組的差別。
1.3 統計學分析
本組研究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計量數據采用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滿意度
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對于急診科患者而言,護理工作貫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整個過程,急診科護理中護理的手段與方法將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恢復情況。急診科室在醫院內舉足輕重,其中收治了大量的危重病人,患者病情具有變化性、復雜性、難控制性等多種特點,因此這就對急診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更困難的要求,現代社會,急診科室也成為了最易產生醫療糾紛和起訴案件的科室。人性化護理主要強調注重“人性至上”,強調急診科室護理人員需要將責任心和愛心注入對患者的日常護理和養護中,該方式除了能夠更好地照顧患者的心理健康,更可以使患者盡早身體康復。本文對200例急診患者進行研究,一半進行人性化護理,對照另一半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因此注重對醫患關系的維護,為患者創造一個舒心、整潔的治療康復環境對患者及其家屬是積極重要的。這不僅能夠幫助患者以及家屬消除其就醫診療時的恐懼和不安,還可以在此基礎上提升患者對醫院的好感程度。除此之外,護理人員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滿足患者的合理性需求,尊重患者及其家屬的合理想法,確保患者的合理權力也使患者及其家屬更好地配合護理工作的展開。
4 體會
人性化護理服務是社會發展的要求和護理進步的表現,人群整體文化素質的提高,在市場經濟及醫療市場競爭的嚴峻形勢下,只有樹立技術上精益求精、服務上至善至美,信用上真誠可靠的醫院形象,精心打造自己的服務品牌,以人性化服務,贏得患者和社會的良好口碑,才可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實施人性化護理以來,護士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真正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把人性化服務的理念落實到每位患者的護理中。特別是我們實行 “病人入院有隨聲、要求病人要有請聲、病人問話要有回聲、病人不理解要有解釋聲和病人不滿意要有道歉聲”五聲服務以來,護患關系進一步融洽,患者滿意度進一步提高,從而提升了醫院的形象,增強了醫院的競爭力,為醫院贏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EICU患者人性化護理體會[J].高銀玲.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11)
[2]人性化護理在CCU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張文婷,雷霞,車麗麗.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14)
[3]人性化護理在耳鼻喉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承雪娟.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