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靜脈留置針規范護理中持續質量改進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4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70例靜脈留置針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按照單雙號法分為對照組(n=85,進行常規護理)和試驗組(n=85,進行持續質量改進),對比2組一次穿刺成功率、護理人員護理理論知識掌握情況、不良反應及患者滿意度情況。結果:試驗組護理人員護理理論知識掌握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其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2組之間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靜脈留置針規范護理中持續質量改進有利于提高留置針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滿意度,改善護理質量,減少不良反應,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普及。
關鍵詞:持續質量改進;靜脈留置針;規范護理
靜脈留置針是臨床常用治療方法之一,其適用于血管條件不佳、長期靜脈滴注、使用化療藥物的患者,其可避免反復穿刺,減輕患者痛苦,且操作起來簡單方便,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但臨床實踐發現,應用靜脈留置針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感染、靜脈炎等不良反應情況,因此必須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對策。相關學者[1]在進行質量管理的前提條件下,提出了持續質量改進的新型觀念,其目的是為了使護理質量朝著標準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發展,以使護理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和優化。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170例靜脈留置針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評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70例靜脈留置針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按照單雙號法分為對照組(n=85)和試驗組(n=85),對照組:男患者45例,女患者40例,患者年齡12-84歲,平均年齡(43.5±3.6)歲;試驗組:男患者43例,女患者42例,患者年齡13-83歲,平均年齡(45.1±3.5)歲。比較2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主要為飲食干預、心理指導、用藥護理等。試驗組進行持續質量改進,內容如下:(1)建立質控小組:組內成員均為女性,由醫護人員共10名組成,組長及副組長分別由科主任和護士長擔任,其主要責任對醫護人員進行領導和管理,同時參與研究,對護理計劃進行制定,通過頭腦風暴的方式組織組內成員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要求小組成員必須將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意見進行及時反饋。(2)明確靜脈留置針的常見問題,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對患者臨床護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了解靜脈留置針過程中常見問題,對不良反應出現的原因進行討論,具體因素包括:①醫護人員技能操作導致的:由于醫護人員未全面掌握基本護理知識,缺乏豐富的臨床經驗,最終造成穿刺失敗或穿刺后出現并發癥;②指導患者配合因素導致的:護理人員未將需要患者配合事宜和相關注意要點詳細介紹給患者;③患者自身因素導致的: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交流溝通不足,對靜脈留置針并發癥認知較少,無法將相關并發癥向醫護人員進行及時反映。(3)解決措施:①交流會需要每月召開1次,對護理工作開展和落實情況進行總結。要求醫護人員就法律法規的相關知識進行學習,做好相關培訓工作,增強其對法律知識的認知,對各種管理和查對制度進行強化學習,進行定期考核,通過獎懲制度,促使護理人員可以對新知識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掌握。②選擇合理有效的培訓模式對護理人員進行強化培訓,要求其必須對靜脈留置針的相關操作要求、要領及注意要點進行熟練掌握,對護理期間的常見缺陷和改進方法要提出自己的見解,以確保一次穿刺成功,減少反復穿刺給患者造成的通過,對靜脈留置針過程中發生率較高的問題和注意事宜要進行持續改進,以達到預期的持續質量改進的目的,盡最大可能的降低靜脈留置針相關風險。③對患者病情變化和輸血期間輸血反應進行嚴密觀察,將靜脈留置針的常見不良反應詳細講述給患者及其家屬,與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溝通,對其提出的疑問要及時解答。做好不良反應預防措施,發現異常及時采取處理方法。
1.3 觀察指標
評定2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護理人員對護理理論知識掌握情況,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定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同時觀察護理期間患者是否出現穿刺失敗、皮膚感染及靜脈炎、靜脈留置管堵塞等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分析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分析處理所得數據,采用百分率(%)表示全部觀察指標,對比行x2檢驗,若P<0.05,則證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2組一次穿刺成功率、護理人員護理理論知識掌握率及患者滿意度,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比較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隨著近年來醫學技術和護理模式的不斷改革和進步,靜脈留置針已經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但由于穿刺技術不佳、護理方法不當及不良反應等因素的影響,不僅降低了臨床療效,也降低了護理質量[2]。
持續質量改進通過對患者進行全面的細節護理,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原則和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有利于顯著提高靜脈留置針一次穿刺成功率,防止出現堵管等不良情況,在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同時幫助醫護人員不斷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整體工作效率,從而達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預后的治療目的[3]。
本組研究中,試驗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護理人員護理理論知識掌握率及患者滿意度、不良反應發生率等方面與對照組比較,組間差異顯著(P<0.05)。可見靜脈留置針規范護理中持續質量改進有利于提高留置針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滿意度,改善護理質量,減少不良反應,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普及。
參考文獻:
[1] 李彬.持續質量改進在靜脈留置針規范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38(14):75-76.
[2] 陳春燕,黃曉君,陳偉英等.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對靜脈留置針規范護理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4):226-227.
[3] 南桂萍.持續質量改進在靜脈留置針規范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36):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