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臨床實習是將醫學生培養成為臨床醫生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但現階段醫學生在呼吸內科的臨床實習中面臨著一些問題,,如實習管理松懈、帶教老師輕視教學、醫學實習生面臨“專升本”、“擇業”壓力忽視呼吸內科實習,以及呼吸內科學科自身的一些原因等。文章分析了影響當前呼吸內科實習質量“教”與“學”的多方面因素,提出解決呼吸內科臨床實習的一些建議。
1引言
臨床醫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高的學科,是醫院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而臨床實習是醫學生從校園邁向臨床工作的重要轉折點,開始從見習到實習的過渡,也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和病人的溝通能力、扎實的操作能力、臨床的科研意識等都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呼吸內科作為內科中大科室,也是實習的重點科室,是培養醫學生的重要基地,近年來醫學生在呼吸內科實習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問題,需要正確的分析和理性的解決。
2呼吸內科臨床實習面臨的問題
2.1醫院和帶教老師方面的問題
缺乏系統化的管理。現在的醫學生一般是由學校和其附屬或者帶教醫院聯合培養,通過在校的理論學習和醫院的見習實習來進行不斷的充實自己。隨著醫學院的招生擴大,與此相關的實習醫院的數量也不斷的增加。但是實習醫院的水平參差不齊,帶教老師的臨床和科研能力有別,三甲醫院一般會有一套完整的實習帶教計劃,但是很多專科生的實習醫院并非三甲,往往會影響帶教的質量。有很多的帶教老師對學生缺乏正確的管理方法,導致學生學習松散,不遵守紀律,出現遲到、早退和礦工等現象,嚴重影響了臨床實習的效果。而且有些帶教老師對專科生有歧視,看中本科生的學習工作,忽視了專科生的內心情緒的變化。
考核缺乏統一的標準。有的醫院管理過于強調外科的重要性,強化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弱化呼吸內科等內科科室的實習,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的醫院重視科研輕視教學,鼓勵臨床醫生進行科研的同時,沒有考慮對帶教的影響,容易造成對帶教工作不利的影響;出科考試缺乏規范的量化標準,有的醫院不進行集中的出科考生,只是流于形式,帶教老師在進行評分的時候基本是靠自身的主觀意識,或是只進行理論或操作單一的考生,考試結果不能真正的評價一個實習生的真正的能力。因此,出科考試沒有充分發揮它存在的作用,無法真正的督促學生的學習。
病人的不配合。呼吸內科的病人以老年人為主,多為較為嚴重的呼吸道疾病,有的甚至是癌癥。但是現在的醫療大環境下,很多病人對實習生充滿抵制的情緒,配合實習生檢查和管理的依從性較差,有時即使帶教老師進行耐心的解釋也得不到患者的理解。因此帶教老師為了減少麻煩和糾紛,往往忽視臨床帶教。更有的實習生因為患者的不信任或者惡語相向,失去對臨床實習的信心和勇氣,進而影響實習的效果。
2.2實習生本身的因素
在嚴峻的就業和專升本的壓力下,很多臨床實習的專科生受到很大影響。醫院招聘一般以學歷和畢業院校為準,喜歡招一些高學歷的醫學人才,專科醫學生往往是最先被淘汰的一類人。為了在競爭中處于相對較好的情況,專科生就會努力準備專升本考試,從實習的一開始便全身心的投入到專升本的大戰中,直到專升本考試落下帷幕,此時的臨床實習就接近了尾聲,使得很多專科生的實習匆匆結束。考試沒有通過的醫學生,會有更大的壓力,實習也會力不從心。此外,受醫院管理的影響,很多醫學生也會重視一些收入較高的科室,希望以后畢業從事此科室的工作,實習的過程會盡心盡力。但是他們會忽視收入較少的科室,比如以呼吸系統為主的呼吸內科,因為在日常的治療中以藥物治療為主,沒有過多的手術和介入治療,在工作績效等方面,遠遠低于外科的科室,使得呼吸內科的醫生收入不盡人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學生對于立場實習的興趣,進而影響了在呼吸內科的實習質量。
2.3呼吸內科疾病本身等客觀因素
由于呼吸系統疾病本身的特點和疾病預防的開展,加上抗生素的不斷使用,使得一些典型的呼吸系統疾病不斷的減少,也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醫學生在呼吸內科的實習案例。比如哮喘教育的開展減少了哮喘犯病的次數;抗生素的使用減少了大葉性肺炎典型的癥狀和體征的出現;肺結核的規范化治療使在呼吸內科病房和難見到。諸如此類的病例,臨床的診斷治療一般依賴的是影像學和病理學的檢查,加重了學生對體格檢查的忽視和對輔助檢查的依賴,也打擊了醫學生日常實習過程中的學習和經驗的積累。
2.4醫患關系的緊張。現在中國的醫改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在這樣一個大形勢下,醫患關系變的越來越緊張,而且媒體在這個問題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醫患糾紛也在增加,而且醫患交流變的謹言慎行,讓很多的沒有接觸臨床實踐醫學生多了些害怕和擔心,影響了實習的效果。
3解決呼吸內科臨床實習問題的對策措施
盡管醫學生在內科實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這都是成為一個合格的醫生必不可少的階段。內科是臨床醫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呼吸內科又是內科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因此呼吸內科的實習有著自身獨有的特點,它實習質量的高低將會影響整個的臨床實習質量和臨床能力的培養。旨在通過以下的措施,能夠提高專科醫學生的呼吸內科實習水平,促進整個實習過程的發展進步。
3.1加強醫院和科室的教學管理
呼吸內科的帶教老師應該強化教學管理的重要性,充分的發揮科室和帶教老師在臨床帶教方面的主觀能動性,開展多種形式的臨床教學,將臨床教學工作開展好,彌補因為典型病例的缺少造成的缺陷。而且醫院管理層要把考核實習帶教的指標進行量化,提高教學指標在管理中的比重,帶動帶教老師的積極性,間接地帶動呼吸內科中的實習帶教工作。同時要形成醫療、帶教和科研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通過醫院的管理帶動實習工作的開展,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為以后投入醫療行業貢獻自身的力量。
3.2重視教學實踐
針對呼吸內科實習的具體情況,可實現一對一導師制,由一名責任制導師來負責實習生的全部培養過程,培養的內容系統化、規范化。包括完整的病史書寫和肺部體格檢查,在這個過程中特別要重視學生的視、觸、叩、聽的手法,注意基本功的扎實訓練。盡量讓實習生對配合的患者進行體格檢查,能夠接受實際操作,帶教老師全程監督,事后評論錯誤的地方和漏查的項目,讓實習生對檢查過程有更深入的掌握。例如,在進行胸腔穿刺的時候,將胸腔穿刺的適應癥、禁忌癥、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系統的給實習生講解,然后讓實習生在旁邊觀看帶教老師的實際操作,逐步讓學生當自己胸腔穿刺的助手,對能夠掌握整個過程的實習生,帶教老師可以讓實習生自行操作,自己在旁邊觀看。在操作的過程中,帶教老師要做到“放眼不放手”,操作完畢后及時的進行點評及時進行反饋。
3.3重視臨床查房在培養學“三基”
在日常的實習帶教過程中,可以將日常工作中的提問式教學和教學查房教學相結合。在呼吸內科的實習過程中,一般學生的實習時間最多為1個月,學生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對于疾病的講述理解并不透徹,因此帶教老師早日常查房的工作中,可以采用查房的病例對疾病進行詳細的講解和提問,圍繞理論、操作等過程啟發學生學習和思考,精心挑選好的病例給實習學生作為查房重點,比如胸前積液、氣胸的患者。在進行查房前讓學生先進行知識點的復習,結合實際的病例講解癥狀、診斷的要點、治療方法等,讓學生暢所欲言,最好帶教老師進行總結,這樣的方式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還能正確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
3.4重視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
為了改進帶教質量,提高學生實習中學習的效果,很多醫院開始采取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典型的是PBL教學,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而且得到了很多師生的青睞。PBL 指得是“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通過提出相應的教學問題讓學生自覺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通過對問題的自學、討論和總結的過程,鞏固學習到的知識掌握較好的思維方法。帶教老師也可以在查房和病例討論中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思考的結果進行思考和回答,對于不清晰的問題自己課后查文獻,進一步培養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進行肺心病治療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病例提出“該病人該如何進一步治療,依據是什么”,讓學生自己查相應的課本和我文獻,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鼓勵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
4結語
綜上所述,呼吸內科是內科實習中很重要的科室,有著其他科所無法替代的作用。醫學中的專科生作為未來醫師中的一員,比其他學歷醫學生承受著更大的壓力,也在呼吸內科實習中遇到更多的問題。本研究針對常見的呼吸內科實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詳述,旨在希望一員管理階層和醫學生本身可以通過努力不斷進行改善,創建更好的呼吸內科實習環境。
參考文獻:
[1]陽甜,李宏,陳天君,等. 呼吸內科臨床實習中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29):5742-5744.
[2]吳靖. 探析呼吸內科臨床護理存在的問題及對應策略[J]. 文摘版:醫藥衛生,2015(7):262-262.
[3]胡彬. 呼吸內科住院患者臨床護理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