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實施細節管理對靜配中心的管理質量的影響。方法: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進行相關細節管理實驗,在此期間沒用進行系統的細節管理的組別為對照組,接受細節管理培訓的組別為觀察組,在一年后對兩組的工作質量進行整理分析,得出細節管理對靜配中心工作質量的影響。結果:對照組工作質量的最終結果明顯沒有觀察組的結果理想,也能提高相關科室對靜配中心的滿意度,所以細節管理對靜配中心的工作有重要意義,應該受到相應的重視。結論 在靜配中心管理過程中要注意細節管理,通過細節管理可以提高靜配中心的工作效益。
關鍵詞:細節管理;靜配中心;質量;影響
靜配中心是一個比較新的科室,以前的醫院沒有配備相應的靜配中心,所以它的質量管理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質量管理的方法和相關問題發生時應對的策略可能都存在不足之處,所以面對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很多醫院都已經實行了相關策略。本文針對細節管理對靜配中心的有利影響做出相關研究,希望能對相關人員能有所幫助,以下是我院的研究詳情。
一、資料和方法
1、一般資料和方法
我院將靜配中心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間未進行細節管理的工作的組別作為對照組,將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間的實施細節管理工作的組別作為觀察組,我院靜配中心工作人員共有10人,在實驗期間沒有進行變更,以保證控制變量法盡量增加實驗的科學性。在研究實驗開展之前已經向相關人員于告知,他們已經清楚情況并愿意參加實驗。
2、方法
對照組按照常規的工作要求,按照醫囑對患者的藥物進行配制核對以及送至治療室;觀察組則實施細節管理工作,第一,成建考察管理小組,由護士長或者其它科室管理人員組建一個考察管理團隊,小組中所要包括的人員有護士、配藥技術人員、科室醫生,小組成員對靜配中心的配藥工作質量進行考察監督,在遇到問題時結合每個人的智慧能很好的解決問題并為下次問題的產生做出預防措施。第二、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培訓,因為醫護人員的自身專業素質的高低對靜配工作的影響非常大,所以醫院要定期對醫護人員實行培訓,相關的專業講座應請來較高層次的專家來進行講解,不但對專業知識進行講解,也要對醫生該有的思想上的責任感和良好的價值觀進行傳遞。只有這樣醫護人員才能全面的發展,更好地將知識和能力投入到工作當中,使藥液的質量得到更好的保證,給患者一個更加安全高效的醫療服務。第三、實行帶教模式,因為配制中心有部分護理人員的資歷較低,臨床工作時間不長,所以應該實行以兩三個人為一組的帶教模式,以資歷深的醫護人員來帶動需要資歷較淺的人員,這樣能帶動全科人員的素質,提高醫護人員的整體素質。
3、觀察指標
一方面,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兩組人員的工作情況,面對相關工作人員以表格的形式對他們的工作進行打分;另一方面,對有關科室的工作人員進行問卷調查,針對他們對靜配中心的滿意度讓他們給出自己的相關意見,并分為滿意,不滿意,很滿意三個等級。
4、結果
實驗結果為針對對照組,對接受調查的三十名護理人員進行調查,其中針對對照組的滿意率為87%,其中4人不滿意,12人滿意,14人非常滿意,針對觀察組的滿意率為98%,其中1個不滿意,12人滿意,17人非常滿意。所以由上結果可知,細節管理對靜配中心的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細節管理能夠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人員對靜配中心的的滿意度。
二、討論
靜配中心的工作內容主要是為患者所需的靜脈用藥進行配制,又因為每種藥物的特性較為明顯,配藥過程需要遵循的步驟較多,這使得配藥工作比較難。所以在靜配中心實施相應的細節管理工作對提高靜配工作有重要作用。細節管理在近幾年受到廣大醫院和相關人士的關注,因為任何事情的成與敗往往都取決于細節,而對醫療這種對細節要求極高的行業,任何一個差錯都關系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可想而知,細節對于靜配中心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在細節管理當中,要綜合各方面來對靜配工作進行全面的管理,從而保證配藥質量,而工作的質量的決定因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醫護人員的相關知識水平和是否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工作。所以在他們工作期間,要實行細節管理,對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進行培訓,工作的操作進行合理規范化,讓醫護人員的工作質量在細節管理中得到提升。除此之外,細節管理應該合理劃分工作的不同區域,對清潔區和非清潔區進行劃分,藥品的回收和配制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來開展工作。針對包裝方面,也要嚴格按照要求來對藥品進行包裝,最終使得配藥的整體工作得到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細節管理在靜配中心的應用得到了很大的效果,使得相關科室對靜配中心的工作滿意度得到提升,這有利于患者的安全和醫院的協調發展,也可以為其他科室借鑒借鑒,使得醫院總體工作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藤曰英.探討細節管理對靜配中心管理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7
[2] 李艷芬.PDCA循環在靜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5
[3] 陳靜.細節管理模式在供應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