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過觀察痢特靈聯合維生素B6和康復新液治療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胃病,分析該三聯藥物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抑制效果。方法 選取懷安縣左衛中心衛生院和蔚縣中醫院就診的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患者9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45例,對照組45例,對照組給以常規三聯治療(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奧硝唑),治療組給以痢特靈0.1克每日三次口服+維生素B6片20毫克每日三次口服+康復新液10毫升每日三次口服,對比兩組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效果。結果 治療組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率可以達到91.11%,而對照組僅僅71.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042,P=0.006。結論 痢特靈聯合維生素B6和康復斷液對控制幽門螺旋桿菌有明確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幽門螺旋桿菌;痢特靈;維生素B6;康復新液;效果
胃病是影響很大一部分人生活質量的常見疾病,其發病與種因素有關,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因素[1]。幽門螺旋桿菌在國內人群中的感染率較高,已經證實,不僅是引起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炎等的主要原因,而且是導致進展成胃癌的主要原因[2]。如果能通過藥物有效抑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就可以大大降低胃病的發病率,并且控制消化道癌癥的高發態勢,為國人的健康提供保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7年1月懷安縣左衛中心衛生院和蔚縣中醫院收治的90例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9例,女41例,年齡25-65歲,平均(41.6±16.5)歲。將9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5例,對照組男26例,女19例,胃潰瘍14例,十二指腸潰瘍21例,復合性潰瘍10例;治療組男25例,女20例,胃潰瘍16例,十二指腸潰瘍19例,復合性潰瘍10例。所有患者血常規及肝腎功能檢查全部正常,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案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三聯治療:奧美拉唑20mg2次/d,阿莫西林1.0 g2次/d,奧硝唑0.5g3次/d,連續服用4周;治療組采用自擬三聯治療:痢特靈0.1克每日三次口服+維生素B6片20毫克每日三次口服+康復新液10毫升每日三次口服,連續服用4周。所有研究對象治療期間忌煙、酒、辛辣食物等,停藥1周后檢測Hp和復查胃鏡,了解患者潰瘍愈合與Hp根除清況,做好相應記錄。
1.3 效果評估標準
C14呼氣試驗和快速尿素酶反應檢查,兩者均陽性判定為HP感染陽性,經過治療兩者均為陰性判定為根除。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組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率可以達到91.11%,而對照組僅僅71.11,X2=6.042,P=0.00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胃病的發生與飲食不規律有密切的關系,而目前很多人群的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所以胃病的發生率居高不下。該常見的胃病有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這些疾病主要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認為是是幽門螺旋桿菌尿素酶在體內經分解,產生氨氣,給消化道黏膜帶來一定的刺激性作用導致的[3]。實質上,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就是胃粘膜的防御因子和攻擊因子的平衡被打破而引發的一系列疾病,臨床應用藥物來修復該平衡,促進胃潰瘍表面愈合,降低復發可能性,成為主要治療手段。
目前,三聯抗幽門螺桿菌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方法安全、有效。其主要機理就是臨床應用質子泵抑制劑以及抗生素進行聯合治療,有效促進病灶愈合,降低疾病的復發率。奧美拉唑是一類質子泵抑制劑,能降低胃酸的分泌量,同時與抗生素聯合應用,氣道協同的作用。利用這幾種藥物的消炎、抑制胃酸分泌特性,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但臨床應用多年的這種三聯治療,并沒有達到滿意的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率,為此,我們在實際應用中,根據多年的經驗,開發了自己的三聯治療方案,即痢特靈0.1克每日三次口服+維生素B6片20毫克每日三次口服+康復新液10毫升每日三次口服,實踐證明效果可靠。
康復新液系采用美洲大蠊干燥蟲體的乙醇提取物精制而成的純中藥生物制劑,可口服也可以外用。其作用機理是改善創面微循環,加速壞死組織脫落,促進創面修復,有明顯的促進血管新生和肉芽組織增生的作用。康復新的主要成分是美洲大蠊干燥蟲體進行提取分離得到的一類生物制劑,其中含有表皮生長因子、多種氨基酸、多元醇類和肽類物質,能有效增加胃粘膜中氨基己糖、前列腺 E2 的含量,有效保護胃黏膜,前列腺 E2 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增減胃黏膜血流量,有利于胃黏膜表面修復[4]。
由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根治與否與胃病的治療效果密切相關,特別是胃病的復發在幾乎百分之百是由于幽門螺旋桿菌不能根除導致的。本研究提示,治療組通過自擬的三聯治療方案,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率達到了91.11%,所以為了提高胃病的治愈率和減少胃病的復發率,必須成功的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參考文獻:
[1]周秋華.康復新聯合大蒜素治療幽門螺桿菌[J].江蘇醫藥,2006,32(12):1190.
[2]吳華杰.康復新聯合三聯抗幽門螺桿菌治療消化性潰瘍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2,(28):20.
[3]朱衍.消化性潰瘍運用康復新聯合三聯抗幽門螺桿菌治療的臨床分析[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7,(3):82.
[4]季霞,王波.康復新聯合三聯療法對幽門螺桿菌復發的療效分析[J].海峽藥學,2010,22(6):125-126.
作者簡介:
苗建香(1978-),現為懷安縣左衛中心衛生院內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