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外傷性顱腦損傷的發(fā)生概率部分的上升,使用什么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對患者的血腫進行清除,同時開展及時的治療非常關鍵。開顱血腫清除術,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應該將其和錐顱血腫抽吸術進行良好的結合,更好地對患者展開治療。
關鍵詞:開顱血腫清除術;錐顱血腫抽吸術;外傷性顱腦損傷;效果
近些年來,外傷性的顱腦損傷發(fā)生概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主要原因是在交通事故,墜落或打擊等一些外力的影響之下,使得患者的頭皮出現(xiàn)了撕脫傷、頭皮裂傷、腦震蕩、顱骨骨折等損傷。在這些受傷的類型當中,顱內(nèi)血腫是最為嚴重的一種,它可以誘發(fā)多種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容易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使用開顱血腫清除術聯(lián)合錐顱血腫抽吸術對外傷性的顱腦損傷進行治療,它的治療效果是比較顯著的,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和使用。
一、資料與方法
1、臨床資料
在本文的研究當中,主要選取了某市三級甲等醫(yī)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神經(jīng)外科所收治的86名外傷性顱腦損傷住院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這些患者都經(jīng)過核磁共振或CT的檢查。患者主要是在顱內(nèi)有著比較嚴重的出血,在這些患者當中有15名患者的瞳孔出現(xiàn)了改變,一側的瞳孔有散大光反應消失的患者有9名,雙側的瞳孔出現(xiàn)散大光反應消失的患者有6名。除此之外,有的患者有合并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在這些患者當中排除了有嚴重的心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同時也不存在血液免疫系統(tǒng)疾病。患者中沒有存在有惡性腫瘤活和其它臟器質(zhì)性病的患者。
把這些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有43名,在實驗組的患者當中,男性患者有27名,女性患者有16名,他們的平均年齡為55.34歲。患者之所以出現(xiàn)外傷性顱腦損傷,有28名患者是因為交通事故所導致的,有8名患者是由于高空墜落所導致,有7名患者是由于打擊所導致的。在對照組當中,男性患者有25名,女性患者有18名,他們的年齡為55.65歲。有24名患者是由于交通事故導致他們出現(xiàn)外傷性的顱腦損傷,由于高空墜落所導致的患者有13名,由于打擊所導致的患者有6名。根據(jù)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xiàn)這兩種患者的性別、年齡和受傷原因等基本情況,在數(shù)據(jù)上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在本次的研究當中,所有的患者的家屬對于研究的內(nèi)容都知情,并且簽署了相關的合作協(xié)議,能夠支持研究工作的開展。
2、治療方法
所有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入院之后都給予常規(guī)性的對癥支持治療,通過持續(xù)給氧并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對于存在休克的患者及時開展處理。在治療的過程當中還會注重加強對患者腦細胞的保護,嚴密地對他們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對于對照組的患者來說,主要使用開顱血腫清除術,患者在進入手術室之后會施行全身的麻醉,然后根據(jù)CT的檢查結果對他們的血腫位置進行確定。在具體的治療過程當中,會采用游離骨瓣的方式旁開鉆孔,使得患者的顳葉和部分的額葉能夠充分地暴露,緊接著對他們的硬腦膜進行切開。到達患者的血腔部位之后進行血腫的清除,并且把引流管放置在關閉的顱腔當中。對于實驗組的患者主要在這個基礎上加用錐顱血腫抽吸術來對患者進行處理。
3、療效評價與觀察指標
在患者治療療效的評定上,會對他們臨床的療效開展全方面的評定工作。如果患者能夠正常的進行生活,同時神經(jīng)的障礙比較輕,那么就可以認為患者的恢復狀況比較良好。如果患者的生活能夠勉強自理,但是神經(jīng)障礙比較嚴重那么就可以認為他們屬于中度的殘疾。如果患者的意識清楚,但是生活沒有辦法進行自理,那么就可以判斷為重度殘疾[1]。除此之外還會進行植物生存狀態(tài)和死亡的判斷。在患者手術之后的三個月,會采用肢體運動功能量表和生活自理能力指數(shù),對患者的康復功能開展全方位的評價。在評價的時候說得到的分數(shù)越高,那么就表明患者在手術之后的預后情況比較好,同時自理能力比較強,肢體運動的功能恢復狀況比較好。
二、結果
對兩組患者在臨床上的療效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實驗組的患者在治療之后,他們的臨床療效比對照組的患者要好,并且這樣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在實驗組當中,恢復良好的患者有22名,而對照組的人數(shù)則為15名。對兩組患者在手術之后的肢體運動功能量和生活自理能力指數(shù)進行評分可以發(fā)現(xiàn),在手術之后的三個月,這兩項評分都有比較顯著的提高,但是實驗組的患者在手術之后的預后情況要比對照組好。對患者在手術之后的影像學進行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實驗組的患者在手術之后血腫的清除較為徹底,而對照組的患者則有殘留。在并發(fā)癥方面,實驗組的患者再次出血和并發(fā)癥明顯低于對照組,前者為7%,后者為16%。
三、討論
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由于交通和一些施工意外等等造成的外傷性顱腦損傷的發(fā)生概率越來越高。在臨床上經(jīng)常使用開顱血腫清除術對患者進行治療,這種方法可以在比較清楚的視野里面對患者的血腫進行清除,同時也對壞死的腦組織進行去除。這種方式可以快速的減輕腦組織的壓迫,但是會造成比較大的創(chuàng)傷,無法對血腫進行徹底地清除,在治療效果上面不夠理想。近些年來錐顱血腫抽吸術,在外傷性的顱腦治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可以使得患者部分顱內(nèi)壓得到降低,并且會在血漿中凝血酶的作用下,明顯地緩解患者的細胞毒性腦水腫[2]。在手術之后的三個月之內(nèi),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量和生活自理能力評分比較高,并發(fā)癥少,恢復快,是一種對外傷性顱腦損傷進行治療的理想方式,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黃林洲,向恒達,屈有山.開顱血腫清除術聯(lián)合錐顱血腫抽吸術治療外傷性顱腦損傷效果觀察[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5(3):64-66
[2] 張建.錐顱血腫抽吸術聯(lián)合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外傷性顱腦損傷[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4(2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