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肝動脈瘤(HAAs)是肝動脈及其分支血管壁局部異常擴張形成的動脈瘤,是一種少見的血管性疾病。James Wilson 在1809年首次報道該病,其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0.4%,在內臟動脈瘤中居第二位,約占20%,僅次于脾動脈瘤(60%-80%)。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都非常重視本病的研究取得一些進展。現將其發病機制、診斷技術及治療綜述如下:
關鍵詞:肝動脈瘤發病機制 治療
1發病機制
肝動脈瘤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其病因主要有腹部外受傷,膽道結石,膽道感染腐蝕鄰近肝血管,肝膽手術,動脈粥樣硬化等。近年來因醫源性因素導致肝動脈瘤的發生有增多趨勢,成為除傷外和感染之外的重要病因。肝移植術以及肝臟穿刺活檢,經皮下穿刺膽道造影置管引流術等,均可導致肝動脈瘤的發生。
2.治療
2.1手術治療:肝動脈瘤一旦確診。只要無明顯手術禁忌,均應盡早手術。早期治療的效果最佳.待瘤體破裂或瀕臨破裂時手術其危險性、手術死亡率成倍增加。手術的基本原則是切除瘤體,重建瘤體破壞的血供。手術方法的選擇取決于肝動脈瘤的位置、大小、局部解剖條件,側支循環以及原發病等具體情況。近胃十二指腸動脈型的肝動脈瘤,可采用肝動脈結扎術,而不必費時去重建肝動脈血供。肝動脈結扎術后,血流可經腸系膜上動脈、胰十二指腸上、下動脈、胃十二指腸動脈達肝固有動脈,使肝臟血流得到有效的代償。胃十二指腸動脈遠側的肝動脈瘤,則需要血管重建術,選用人造血管或自體血管(髂內動脈、大隱動脈)進行搭橋術。對于肝內動脈瘤,目前大多采用肝動脈結扎術,結扎所有供應此瘤的側支血管,乃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如果結扎失敗或肝內巨大動脈瘤。可考慮切除動脈瘤所在的肝葉或肝段。
2.2動脈栓塞術:作為新發展的技術.已成為治療肝動脈瘤的首選方法,尤其適用于遠段的肝動脈瘤、肝內動脈瘤以及不能耐受大手術的患者,方法簡單、安全、有效.成功率高達75%一88%。肝臟因有多側側支血管供血。可耐受完全性栓塞術,因此肝動脈瘤及并發出血為動脈栓塞術首選適應證四。栓塞動脈瘤的基本原理是將動脈瘤的供血通道加以阻斷。使瘤壁免受高壓的動脈血流的沖擊。瘤腔內血栓形成并機化。經股動脈采用Seldinger技術插管至腹腔動脈內造影診斷后,再將導管送至肝固有動脈或其分支,最好能將導管超選擇插入肝動脈瘤之載瘤動脈處。栓塞更為安全。當導管到位后再造影證實后方可注人栓塞劑。真性動脈瘤多選用明膠海綿顆粒或條塊進行栓塞,而假性動脈瘤應用彈簧圈、可脫性球囊則較安全、可靠。栓塞完成后再行造影觀察,效果滿意后即拔管并加壓包扎。栓塞療法可引起腹痛、發熱、轉氨酶升高等不良反應.嚴重者出現肝壞死、肝膿腫、敗血癥等并發癥。栓塞劑反流入其他臟器造成誤栓多因操作不當所引起,應努力避免。
2.3內臟動脈瘤腔內隔絕術(EVGE):亦稱腔內旁路術、經皮血管內支架移植物置放術等,是一種近10年來新興的動脈瘤微創腔內介入療法,通過將移植物一內支撐復合體由股動脈置人并固定在瘤體遠近端頸部,使動脈瘤的囊壁隔絕于高壓血流的沖擊之外,在瘤體腔內重建正常的血流通道。移植物外層與動脈內膜問則形成血栓,從而避免了動脈瘤的破裂。內臟動脈瘤的腔內隔絕治療剛剛起步,目前僅應用于肝總一腹腔干動脈瘤.經驗尚缺乏。與動脈栓塞術一樣,腔內隔絕治療有一定的危險性,可能導致肝、脾、胰、胃等臟器的缺血壞死.因此具體分析臟器的血供情況具有重要意義。
并發癥有:(1)微小栓塞,包括下肢、內臟動脈栓塞等;(2)臟器缺血壞死;(3)鄰近重要動脈錯誤遮蔽,如腸系膜上動脈;(4)一般并發癥:有術后原因不明的發熱、感染、切口血腫,移植物扭曲、狹窄等。
2.4非手術治療:一般僅適用于因其它原因行動脈造影而發現的無癥狀小動脈瘤,但應密切隨訪觀察。膽管炎所致的肝內動脈瘤并發膽管少量出血者,只要控制膽系感染出血即可停止.不需手術。
2.5中醫治療:中醫雖然沒有單獨提出本病的防治,但根據其特征可散在見于“腹病”、“血證”、“積聚”范疇。臨床上可分為以下二型辨證施治。(1)瘀結于腹:治以消瘀散結,方選膈下逐瘀湯加減。(2)瘀結脈絡,血溢脈外:治以化瘀止血,方選化蕊石散加參三七末調服。
參考文獻:
[1]Hulsberg P,Garza—Jordan Jde L,Jordan R,et al. Hepatic aneurysin:a review[J]Am Surg,2011,77(5):586—591
[2]de Ruiter—Derksen GL,Bmijnen RC,Joosten F,et al.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hepatic artery aneurysin causing chronic abdominal pain;a case report[J]Ann Hepatol,2010,2 9(1):104—106
[3]Parmar H,Shah J,Shah B,et al Imaging findings in a giant hepatic artery aneurysm[J]J Postgrad Med,2000,46(104—105)
[4]孫健.樊嘉,川儉,等.肝移植術后肝動脈假性動脈瘤4例.嘰中華器官移植雜志,2005,26(12):739—741.
[5]楊榮華.于聰慧,巨邦律,等.膽管癌術后假性肝動脈瘤破.例報告嘰臨床誤診誤治,2010,23(5):438.
[9]漆德芳,張泰昌.消化系統血管疾病[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424.
[10]楊玨,陳福真,史振宇等,內臟動脈瘤診治經驗嘰[J].腹部外科,2001.14(2):70.
[12]劉金林,何韻彬,賴傳善,等.肝動脈瘤的診斷與外科治療[J].肝膽外科雜志,2002,10(4):269.
[13]景在平.血管腔內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71.
[14]Kasirajall K,Greenberg RK,Clair D,et a1.Endovascular management of vi∞.eral artery aneurysm[J]J Endovasc Ther,2001,8(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