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其中以乳頭狀癌最為常見,雖然最新的WHO腫瘤組織學國際分類中對甲狀腺乳頭狀癌有明確的界定,但是在病理實際工作中,尤其是術中冰凍切片,對真、假乳頭的判斷,特征性細胞核改變的認識和甲狀腺濾泡型乳頭狀癌診斷標準的把握等發面,有時仍會有爭議,常存在對甲狀腺癌漏診或誤診斷的問題。因此提高對甲狀腺良惡性病變的認識有著重要的意義。
細胞角蛋白(CK)在甲狀腺疾病中的表達,已有學者報道(1)。近年來,國外學者對低分子角蛋白CK19在甲狀腺病變中的表達進行了研究。Zubair等(3)利用石蠟切片對CK19在甲狀腺中的表達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CK19對區別濾泡性乳頭狀癌和濾泡性病變有幫助。但Fonseca等(4)在石蠟切片上進行類似研究時發現,CK19在乳頭狀癌呈強陽性,而在濾泡性癌呈局灶性分布,因此,CK19不能把兩者區分開。Miettinen等(2)則認為,CK19可區別乳頭狀癌和乳頭狀增生,而對區別乳頭狀癌和濾泡性腫瘤幫助不大。細胞角蛋白CK19在甲狀腺癌中的診斷作用,各家意見不一。本研究重點觀察低分子角蛋白CK19在甲狀腺疾病尤其是在甲狀腺不同類型癌中的表達,以提高甲狀腺癌診斷的準確率。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收集病理科2016年活檢材料中甲狀腺標本75例,根據WHO腫瘤組織學進行分類,經典型乳頭狀癌15例,濾泡型乳頭狀癌15例,濾泡狀癌15例,另外還有甲狀腺腺瘤10例,結節性甲狀腺腫10例,乳頭狀增生的10例。所有標本經10%福爾馬林固定,常規組織處理,石蠟包埋,并常規連續切片。
1.2方法:標本做3μM厚連續切片,采用S-P法進行免疫組化,CK19單克隆抗體購自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用PBS代替一抗作陰性對照。
1.3判斷標準:免疫組化結果以細胞質中見棕黃色顆粒分布為陽性,利用半定量方法進行判斷。無陽性細胞,即陰性為0;≤10%陽性細胞為1+(弱陽性);11%~50%為2+(中等陽性);> 50%為3+(強陽性)。
2結果
15例經典型乳頭狀癌中,13例強陽性,兩例中等陽性;15例濾泡型乳頭狀癌中,12例強陽性,2例中等陽性,1例弱陽性;15例濾泡性癌,8例陰性,6例弱陽性,1例中等陽性。以上各癌周邊部甲狀腺濾泡以陰性、弱陽性為主。
10例甲狀腺濾泡性腺瘤,3例為陰性,5例弱陽性,2例中等陽性;10例結節性甲狀腺腫,4例陰性,3例弱陽性,3例中等陽性;伴有乳頭狀增生,其乳頭對CK19呈陰性、弱陽性反應。
3討論
WHO腫瘤國際組織學分類將甲狀腺乳頭狀癌界定為“甲狀腺具有明確的濾泡細胞分化,典型的乳頭及濾泡結構,特征性胞核改變的上皮性惡性腫瘤”。其典型的乳頭狀結構包括分支細長和粗大的乳頭,被覆乳頭的細胞為高柱狀;特征性的細胞核形態,包括毛玻璃樣核、核溝、核內胞質包涵體,并且核有不同程度的異型性等。經典型的甲狀腺乳頭狀癌,只要掌握了乳頭狀癌的生長方式和核的特征,診斷并不困難。但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常見到明顯增生的乳頭,當具有非典型性改變和乳頭狀癌細胞核的個別特征時,診斷就比較困難。常有把乳頭狀增生過診斷為乳頭狀癌,或把乳頭狀癌低診斷為乳頭狀增生。濾泡型乳頭狀癌,腫瘤全部或大部分呈濾泡狀結構,而乳頭狀結構幾乎看不到,但其細胞核具有經典性乳頭狀癌細胞核的特征。當核特征明顯,診斷也就不困難。但濾泡型乳頭狀癌成多灶性或局灶性分布,此時易誤診為良性增生性濾泡、濾泡性腺瘤、甚至是濾泡性癌,而它們的生物學行為和預后明顯不同。
濾泡型乳頭狀癌鏡下雖然大部分為濾泡性結構,但其對CK19的表達大部分為強、中等陽性,偶爾為弱陽性。濾泡型癌既無組織結構的非典型性,也無細胞學非典型性,可靠的惡性診斷依據是鏡下看到包膜和血管的侵犯。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CK19在濾泡型癌中的表達為陰性或弱陽性。在各種癌旁的甲狀腺濾泡、甲狀腺腺瘤、結節性甲狀腺腫中,CK19絕大部分為陰性或弱陽性,與陳曉東等的研究較一致。CK19在濾泡型乳頭狀癌和濾泡性病變中的表達的差異性,說明CK19對鑒別這兩類病變有很大幫助。
總之,CK19對區別甲狀腺乳頭狀癌和乳頭狀增生、甲狀腺濾泡型乳頭狀癌與各種濾泡性病變有很大幫助,可提高甲狀腺良惡性上皮性病變診斷的準確率及鑒別診斷水平。
參考文獻:
1.Pemabetter,Nathrath WBL.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of thyroglobulin and keratin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tumors and follicular thyroid adenoma.Virchows Arch,1982;398;221~8
2.Miettinen M,Kovatich AJ.Kertin subsets in papillary and follicular thyroid lesions:A paraffin section analysis with diagnosis implications.Vichows Arch,1997;431:407~13
3.Zubir W,Baloch MD,Abraham S et al.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cytokeratin in follicular variant of papillary carcinoma: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and its diagnostic utility.Hum Pathol,1999;30:1166~71
4.Fonseca E,Nesland JM,HōieJ et al.Patterns of expression of intermediate cytokertin flilaments in the thyroid gland: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simple and straffied epithelial-type cytokeratins.Vichows Arch,1997;430:2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