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結合我國名貴傳統中藥西紅花,對其正品、混偽品的性狀和顯微特征進行總結,便于西紅花的鑒別,保證西紅花的市場監管。
關鍵詞:西紅花;性狀;顯微;鑒別
西紅花又可將其稱之為藏紅花、番紅花,是鳶尾科植物番紅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頭,屬于我國傳統一種較常見的傳統中藥,其具有涼血解毒,活血化瘀以及解郁安神等功效,多用于治療產后瘀阻,驚悸發狂,溫毒發斑等疾病治療。經過藥理學研究證實,西紅花中所含有的成分可實現對鈣離子濃度的有效調節,且能夠對內皮細胞的凋亡進行有效抑制。因西紅花獨特的藥用價值,使得國內外市面上都經常看到其身影。但西紅花本身屬于非常名貴的中藥,其藥理作用也非常明確,在市場需求量較大的影響下,其價格也隨之更加高昂,為此,不少商販為了從中獲取暴利,經常性以假冒偽劣西紅花來冒充優質西紅花,一種是在西紅花中摻雜其他物質促使其重量增加,另一種則是完全以次充好。為此,在食品藥品檢驗中心日常工作中,加強對藥材的鑒別,確保市面上西紅花品質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現將西紅花形狀及顯微鑒別要點總結如下。
1西紅花性狀鑒別
1.1正品性狀
正宗的西紅花其呈現為線形,偶爾存在三分枝,長度大約為1-2cm左右,呈現為暗紅色,藥材的上部相對較寬并且呈現為明顯的扁平狀,頂端邊緣表現為非常明顯的不整齊的齒狀,在其內側可觀察到有明顯的短裂隙,部分下端殘留有非常小段的黃色花柱。西紅花非常,且質地松軟,不存在油潤光澤,待到經過干燥處理之后極易發生脆斷。西紅花氣味特異,且味道微苦[1]。
1.2混偽品的性狀
1.2.1紅花:紅花又可橙子味菊科、紅藍花和紅花屬植物,其為菊科植物紅花的不帶子房的管狀花,其長度大約為1.5cm。花冠呈現為紅色或者紅黃色,花冠筒部非常的細長,上部呈現為5裂,并且裂片呈現為非常明顯的狹線形,長度大約為5-7mm。雄蕊5,花藥呈現為黃色,能夠聚合成筒狀;柱頭微微暴露在花藥筒以外,長圓柱形,頂端則表現為微微分叉。紅花的質地非常的柔軟,并且有微微的香氣,味道呈現為微苦。因其特性與西紅花非常相似,故經常被不法商販混合到西紅花中進行銷售。在進行鑒別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紅花的顏色與西紅花明顯不同,并且將其放入到水中后,水會變色為金黃色,而西紅色則變色為黃色。
1.2.2紙張與淀粉的加工品:我中心在對西紅花進行鑒別中,發現有一種人造西紅花,其主要是采用化學紙漿和淀粉制作而成,通過將化學紙漿仿照西紅花大小制作成絲狀,再將其過水裹上一層淀粉,隨后對其進行染色處理,此后加入少量的油即可完成人造西紅花的制作。這種人造西紅花,因其本身就是以西紅花為原型進行仿照,故其外形和色澤都與西紅花具有較高相似度,一端逐漸變寬,一端則極細,經驗不足的群眾非常容易上當受騙。但在鑒別中,重點對其側面進行觀察,其中偶爾會出現條狀,切口也有明顯切除痕跡,且顏色更多的是呈現為深紅色,并且有微油潤的感覺,有一定的光澤感。
1.2.3玉米花柱或者其它花絲加工品:玉米花柱來源于我們日常食用的植物玉米,通過對其花柱或者其它植物的花絲進行染色處理之后再經過一定的加工獲得。通過眾多非常細的花絲進行綜合壓制,使其呈現為一個非常疏松的團塊,顏色多為深紅色,長度通常為3-4cm,質地非常輕,但其氣味聞起來微微發臭,并且有微油潤光澤感。
1.2.4蓮須:蓮須主要為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雄蕊,其主要來自夏季花開時采集采收,再經過陰干或者蓋紙曬干而得。因其與西紅花的外形非常的形似,故不少商販將大量雄蕊聚集起來,使其呈現為松散線用以冒充西紅花。但是蓮須通體呈現為紅色,并無黃色部分,并且其程度通常在1-1.5cm之間,內部含有大量花粉粒,花絲也呈現為明顯的絲狀,略微呈現為扁平狀,長度主要為1-2cm左右。體質非常輕,質地松軟,但是非常容易脆斷。
2西紅花顯微鑒別
2.1正品西紅花顯微特征
正品西紅花通過顯微鏡觀察,其表皮細胞表面呈現為長方形,微微彎曲,壁薄,部分外部表現為明顯的絨毛狀或者凸起乳頭狀,同時可觀察到表面有明顯的纖細紋理。西紅花的柱頭頂端表皮細胞呈現為絨毛狀,表面也表現出非常明顯的稀疏紋理。在薄壁細胞中,可以觀察到有草酸鈣結晶聚集,主要呈現為圓簇狀、顆粒狀、類長方形或者梭形,在偏光下進行觀察,可發現其呈現為明顯的亮白色。花粉粒呈現為圓球形,直徑通常在70-160μm范圍內,外壁兩層厚度基本相似,表面表現出明顯的稀疏的細小刺狀雕紋[2]。
2.2偽品紅花的顯微特征
花粉粒性狀呈現為類圓形,直接大小通常為60μm左右,可觀察到有3個明顯的萌發孔,且外壁呈現為齒狀突起。柱頭及其花柱的上頭表皮細胞通常分化為圓錐形單細胞毛,稍鈍或者先端尖。薄壁細胞中聚集了大量的草酸鈣方晶,在花的中部其細胞主要呈現為明顯的長方形,通過對細胞橫壁進行觀察,不難發現其有1-3個球狀增厚部分。長管狀分泌細胞通常處在導管的旁邊,直徑則大約為66mm左右,其中含有非常明顯的黃棕色到紅棕色演變的分泌物。
2.3偽品化學紙漿的顯微特征
通過顯微觀察發現,其有導管、管胞、纖維等,其環紋導管的直徑大約為20μm左右。脂肪油顆粒分散且呈現為黃白色。纖維非常長,其直徑達到了20μm,多并不完整,并且壁稍微較厚。
2.4偽品玉米須的顯微特征
玉米須的表皮細胞多呈現為長方形,垂直在周壁波狀彎曲,能夠觀察到有明顯的氣孔,有8-10個副衛細胞。薄壁細胞也呈現為長方形,并且長度多在34-41μm之間,寬度則大約為14μm,并且其壁也明顯的更厚。其中摻雜著不明礦物質碎片,并且呈現為黃綠色,在偏光下觀察呈藍綠色,不規則狀。
2.5偽品蓮須的顯微特征
花粉粒呈現為明顯的長圓形或者球形,其直徑通常為45-86μm左右,其表明呈現為明顯的顆粒網紋。花粉的囊內細胞呈現為長方形、片狀,壁稍微較厚,胞腔中充滿了大量的紅棕色或者黃棕色的物質。
3結論
總而言之,西紅花作為一種名貴中藥,對其進行有效的鑒別,在保證中藥材市場監督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對其常見混偽品的性狀和顯微特征進行總結,更利于基層單位對西紅花的快速檢驗。
參考文獻:
[1]劉宇文,宋旭峰,殷紅妹.一種西紅花新摻偽方式的鑒別[J].江蘇中醫藥,2017,49(04):66-67.
[2]韓慧琴,張繼,康帥,等.一種西紅花偽品黃花菜的鑒別[J/OL].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40(02):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