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中國國家統計局的信息,2015 年中國網上零售交易額達3.877 萬億元,比 2014 年同期增加33.3%。對于數量巨大的線下實體店來說,電商自出現以后便一直扮演著“掠奪者”的狠角色。商業大佬王健林和馬云、雷軍和董明珠的兩次對賭更是將兩者的斗爭推向了白熱化。面對移動互聯網的洶涌而來,“狼來了”不再只是傳說,傳統的線下實體店看起來正在節節敗退。
近期,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頒布的“2015中國連鎖百強”榜單出爐,數據顯示,盡管在電子商務發展迅猛的背景下,但是2015年中國便利店的銷售增幅達 15.2%! 面對挑戰,國內連鎖便利店積極主動尋找對策,讓電子商務與線下實體店的這出爭斗大戲出現了“情節反轉”。
拿來主義,新技術促進升級改造
電子商務的興起,所依托的是技術的不斷創新,它使得人們的購物變得更輕松、更便捷。通過走訪,記者發現越來越多的連鎖便利店借助“拿來主義”的精神,引入了電商的一些技術,為顧客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實現自身的改造升級。
首先便是構建便捷網絡支付體系。在北京的 7-ELEVEN 店鋪,除了現金、信用卡支付,支付寶、微 信、ApplePay、銀聯卡閃付等移動支付方式已覆蓋。另一家知名連鎖 便利店好鄰居同樣也實現了百度、微信、支付寶 3 種支付方式的全部 接入。據北京港佳好鄰居連鎖便利店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微信、在北京有300 家店鋪,去年銷售額達到6億元,比上年增 長 10% 以上。
其次是采用移動互聯技術,提高客戶的粘性。微信的興起,使得商家與客戶之間的聯系更為密切和及時。好鄰居微信服務號在2014 年 12 月上線,通過線下門店、網上 店鋪、微信服務號、后臺云版 ERP 和自主開發的 O2O 全渠道營銷系統,以及 APP 客戶端的推進等有力 措施措施,構建了國內便利店行業 的首個全渠道實景,同時借助新的技術平臺打造出了更為新型的會員體系。據了解,目前好鄰居的會員數已達 60 萬左右。會員到門店消費,僅需出示好鄰居微信服務號應用中的綁定條碼會員卡,即可享受優惠 活動、積分等優惠服務。
第三是引入大數據,準確把握消費者購物變化。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消費者購物習慣開始發生變化。通過大數據挖掘,可以準確把握消費者的變化,實現便利店的精益化管理,并提升運營效率。據了解,北京的7-ELEVEN 有專門的商品部,通過市場調查、大數據等,與廠家共同研發新品。比如預判這個季節哪些商品好賣,推出商品后根據銷售數據來驗證,不斷修改當初的設定,最終把成熟的經驗復制到其他商品上,從而獲得客戶的肯定。
與“狼”共舞,攜手電商實現業務拓展
面對電商“咄咄逼人”的態勢,連鎖便利店并未一味的被動抵抗而是逐步開放懷抱,積極探索與電商的合作機會,拓展業務空間。這也是近年來便利店能夠取得增長的 重要因素。
2014年3月,京東與上海、北 京、廣州、溫州、東莞、烏魯木齊、 哈爾濱、西安、呼和浩特、石家莊、南寧、太原、哈爾濱、大連等15余座城市上萬家便利店進行合作。用戶在京東下單后,由離家最近的合作便利店配送貨物。消費者下單后,可以在24小時內任意選擇商品送 達的時間。通過線上購物,便利店線下取貨的合作方式,雙方物流實現配送,其合作伙伴包括快客、好鄰居、良友、每日每夜、人本、美宜佳、中央紅、一團火、今日便利、利客、國大365、普羅云等知名連鎖便利店品牌。
2015年,亞馬遜也中國聯手好鄰居便利店在北京布局自提點,消費者可以在門店自取快遞包裹。據企業負責人介紹,好鄰居基本不付出額外成本,除了能得到一些服務費外,增加了服務項目,更能吸引消費者到店,目前每天有近200到300單。另一方面,京東則基于大數據分析,為提供合作的便利店企業進行引流,協助便利店對用戶進行定向EDM 投遞。
有業內人士指出,連鎖便利店的自身特點決定了,第一店面分布密集,第二具備離居民住宅區近,所以基本已是人們購物的終端,同時對于電商的“最后一公里”的解決有其天然的優勢。考慮到成本的 問題,便利店與電商的合作,以目前的情況看,可以實現一定程度上 的“共贏”。
緊抓服務與商品的核心優勢不放松
在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便利店最大的核心優勢首先在于服務,這也是相對于電商來說核心的競爭力。舉個例子,某消費者晚上熬夜肚子餓了,這時候外面的餐館也關門了,家里又沒有吃的,正好他家 樓下有一家 24 小時便利店,完全可以滿足他的需求。雖然說還可以選擇像 KFC 那樣的宅急送,但那網 上的價格和實體店又沒差別,還要收取一筆不菲的送貨費用,網絡低價的優勢也就不存在了。
除此以外,便利店的服務更多的體現在細節上——走進在鄰家便利店,一些全新的服務讓人眼前一亮。門店里,有手機充電的小抽屜,每個抽屜配一把鑰匙,令消費者充電更加安全;店內還提供了與拉卡 拉繳費服務以及洗衣服務,不但提供專門存放衣物的衣物間,而且價格比洗衣店還便宜。
為了讓顧客從視覺、聽覺、嗅 覺等方面感到舒適,鄰家便利店內的制作類食品采用透明專間隔離,避免食材的氣味彌漫賣場;店內還 使用定向發聲器,顧客只有走到相 應位置,才能聽到播音,減少噪音干擾。
便利店另一個核心優勢首是商品。與電商企業一樣,如今的便利店更加調“以顧客為中心”了經營理念。據柒 - 拾壹(北京)有限公司行政本部負責人介紹,目前房租、人工、水電等成本高漲,必須 要擴展店鋪才能降低成本,同時,最重要的是要在差異化上下功夫,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7-ELEVEN的自有品牌如飯團、壽司、盒飯等 非常受顧客歡迎。最近,他們又大力改良了面包的品質,通過一個卡通人物推廣自有品牌的“有愛”面包。不僅如此,為了牢牢“拴住”顧客,7-ELEVEN 還加大當日配送商品的比例,不斷研發消費者喜歡的口味,每周都會推出新產品。在平谷他們有一家米飯工廠,只為7-ELEVEN 門店生產便當、飯團、面食、三明治等鮮食產品,并不斷開發新品。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便利店委員會負責人表示,隨著年輕的消費者成為消費主力,他們更注重方便性,追求便捷健康。便利店網點密集,與消費者觸點非常多,除了購物功能,還有生活服務功能,24小時營 業還增添了安全等社會功能。同時目前便利店正向舒適、時尚方向轉變,在商品上也有不少突破,對消費者很有黏性。
線下實體店與電商的“戰役”依舊會持續下去,結果如何尚難以看清。不過目前來看,連鎖便利店已經為線下實體店做出了很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