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方法:隨機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間400例我院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0例,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健康教育,對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觀察并對比兩種護理方式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結果:進行護理之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患者,并且組間對比P<0.05。結論: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健康教育;慢性支氣管炎;護理;應用效果
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由支氣管黏膜與其周圍組織發生病變而引起,能夠對患者的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甚至能夠引發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等嚴重的并發癥[1]。本次研究將我院40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200例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健康教育,對比常規護理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在進行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本次研究我院以40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收治時間均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間。將4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0例患者。觀察組患者男性134例,女性66例,年齡在11——76之間,平均年齡(72.5±1.2)歲;對照組患者男性121例,女性79例,年齡在12——8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4.6±2.3)歲,其中兩組患者的各項資料無明顯差異,符合進行對比的要求。
1.2護理方法
在本組研究中,對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健康教育,其具體護理方法如下:①用藥指導:護理人員應叮囑患者按時按量服藥,并且對患者服藥后的反應進行觀察,如果患者發生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并報告醫生;②心理疏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多為老年人,體質較差、心理承受能力也較差,護理人員應耐心幫助患者緩解負性情緒,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③飲食指導:護理人員應叮囑患者多食用魚、瘦肉等高蛋白食品以保證營養充足;④運動指導:適當的運動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恢復具有促進作用,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護理人員可鼓勵患者進行太極拳、保健操、廣場舞等運動;⑤健康宣教: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性格特點及文化水平對其進行適當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對自身疾病能夠具有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了解,增加其對疾病的重視程度[2]。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觀察。
護理滿意度: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并向患者發放,收回率100%,問卷中包括護理服務的及時性、有效性和護理人員護理技能水平、工作態度四個評價維度,每個維度均設1——4分四級評價,分值由高至低分別表示很好、較好、一般、差,問卷總分值為16分,十分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的評分范圍依次為>14分、8——14分、<8分。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比較滿意(%)。
1.4統計學分析
基于統計軟件(版本:SPSS 19.0),建立實驗數據,計數資料采用例(n)、率(%),通過卡方(χ2)檢驗分析計數資料,計量資料通過均數±標準差(x±s)的形式表達,組間比較基于t檢驗進行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進行護理之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達到98.23%,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6.72%,并且組間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本次研究中,將我院40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200例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健康教育,對比常規護理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由上文我們能夠了解到,進行護理之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達到98.23%,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6.72%,并且組間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我院認為,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小芳,朱均權.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主觀幸福感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5):95-97.
[2]黃永.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5):246-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