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經宮腔填紗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前置胎盤剖宮產產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對照組進行常規宮腔填紗治療,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產后2小時、產后24小時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止血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觀察組子宮切除率為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0%。結論: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經宮腔填紗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宮腔填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臨床上,羊水栓塞、子宮破裂、產后出血、胎兒窘迫、臍帶脫垂、胎膜早破等產科并發癥均可能會對產婦以及胎兒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1]。因為剖宮婦產婦子宮下段肌肉具有較差收縮力,并且較薄,如果胎盤沒有正確附著在子宮體底部、側壁或者后壁前壁,而是在子宮體下段附著或者煎服子宮內口覆蓋,則可能會促使胎盤難以剝離或者現剝離血竇無法緊縮關閉,進而會引發產后出血現象的出現[2]。研究顯示,宮腔填紗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治療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效果顯著[3]。本研究對此也進行了探究,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4年2月~2016年11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中選取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觀察組患者例數50,平均年齡(28.21±6.26)歲,平均孕周為(38.67±2.48)周。對照組患者例數50,平均年齡(28.05±6.12)歲,平均孕周為(38.68±2.45)周。2組基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宮腔填紗):在進行手術操作之前,要將患者的貧血狀態有效糾正,采用卵圓鉗將紗條從宮底開始進行填塞,一直到子宮切口位置,然后再對合適的長度進行預留,在對另外一端進行預留時,要注意從宮頸處開始,一直向陰道內進行填塞,完成填塞之后,要依次對子宮下段進行填塞,以此來確保預留的紗條能夠將子宮切口完全填塞好,并且要注意縫合好兩側對切口,在進行縫合的過程中,要注意防止將紗布縫合起來,以便于能夠方便紗布取出。在患者子宮切口的中心位置留出一個一到兩厘米的切口,并且對其進行十分鐘的觀察,如果沒有活動性出血現象出現,便可以關閉切口。完成手術治療之后,在產婦腹部采用標記筆畫出子宮底輪廓。
觀察組(宮腔填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對照組宮腔填紗的基礎上,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其進行治療,從患者子宮體下段或者子宮下段進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注射,將每次注射的劑量控制在0.25mg,與此同時,要注意對患者的出血量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如果進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注射之后,將患者的出血量沒有發生顯著變化,則要再次對其采用相同劑量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進行治療,采用相同的注射方式,要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最大注射劑量控制在2mg。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產后2小時、產后24小時出血量、止血時間、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子宮切除率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將本研究中相關數據錄入之后,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其進行處理,采用( ±s)表示計量資料,%表計數資料。
2.結果
2.1兩組產后2小時、產后24小時出血量、止血時間對比
通過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患者產后2小時、產后24小時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止血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2.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子宮切除率對比
對照組中有5例患者進行子宮切除,6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觀察組中沒有患者進行子宮切除,5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通過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子宮切除率為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0%(P<0.05)。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與觀察組的10%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產后出血指的是胎兒娩出之后的二十四之內,出血量超過500ml,是造成孕產婦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前置胎盤是造成產婦產后出血的一個重要原因,臨床上通常會采用縮宮素對產后出血進行治療,但是經過大量臨床研究顯示,這種治療方式很難獲得顯著的治療效果,并且其治療效果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子宮肌肉受體數量的影響[4]。如果使用宮縮劑的劑量過大,還會引發水中毒現象現象出現,嚴重威脅了產婦的生命健康??ㄇ傲兴匕倍∪紝儆谝环N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衍生物,能夠對子宮肌平滑進行有效促進,促使其處于強烈的收縮狀態,并且發揮出有效的止血效果。宮腔填紗止血方式不僅經濟,而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通過對子宮收縮進行刺激與機械壓迫止血,能夠對凝血因子的釋放與血小板聚集進行有效促進,促使血栓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進而發揮出迅速止血的效果[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產后2小時、產后24小時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止血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觀察組子宮切除率為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0%。由此可知,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經宮腔填紗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在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梁文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產后出血中的預防和應用J].中國急救醫學.2015,35(z2):188
[2] 趙金娟 劉荃 宋曉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剖宮產產后出血的療效觀察[J].安徽醫藥.2012,16(8):155
[3] 劉淼 張艷萍 鄧玉清.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產婦產后出血的臨床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2):122
[4] 馬小娟 魏新亭 谷愛偉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4,(24):89
[5] 陳潔 仇春波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妊娠產后出血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