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產后抑郁癥是最常見的一種產褥期綜合征,它不僅影響產婦自身的健康、婚姻與家庭,而且對嬰兒也會產生多種不良影響。對產婦給予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可明顯預防和減輕產后負性情緒。因此,本文主要對產后抑郁癥的預防及相關護理措施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產后抑郁癥;預防;護理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產后抑郁癥的患者160例,年齡18~46歲,平均年齡29歲。對照組80例,初產婦58例,經產婦22例,其中剖宮產25例,新生兒性別不理想40例,分娩后產婦對轉變為母親角色不適應10例,新生兒發育畸形3例,胎兒死亡2例。觀察組80例,初產婦60例,經產婦20例,其中剖宮產26例,新生兒性別不理想39例,分娩后產婦對轉變為母親角色不適應11例,新生兒發育畸形3例,死亡1例,治療時間平均為3周。
2、方法
對照組抑郁癥患者分娩后給予常規藥物治療,抗抑郁藥阿米替林,每天2次,每次25mg,并監督患者服用藥物,給予基本飲食。觀察組抑郁癥患者分娩后給予抗抑郁癥藥物阿米替林每天2次,每次25mg常規治療的同室,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進行心理疏導,充分利用同時效應多角度心里干預。護士要熱情周到,主動介紹病室環境,消除患者對環境的陌生感,每天多次與患者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處處表現為關心愛護她們,及時發現家庭方面的壓力,給予患者及家屬信心,發放健康指導手冊,消除患者焦慮、恐懼情緒,病情很快得到好轉。3個月后評價效果。
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6.0軟件,所獲數據采用X2檢驗。
二、結果
對照組顯效30例,占37.5%,有效24例,占30.0%,無效26例,占32.5%,總有效率67.5%。觀察組顯效70例,占87.5%,有效6例,占7.5%,無效4例,占5.0%,總有效率95.0%。
三、從心理學角度討論
1、“產后抑郁癥”和“產后抑郁癥狀”的區別
抑郁癥狀包括心境低落,快感缺乏,精神減退,沮喪消沉等,這一比率超過了50%。但抑郁癥需要經過精神診斷,其標準中常見的有美國的DSM系統,WHO的ICD系統,中國的CCMD系統,這些系統的共通性是:①達到一定數目癥狀種類,不能單憑一兩種來診斷;②癥狀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③出現癥狀達到一定的時間(兩周),并且不能自行緩解④已排除其它原因或疾病引起類似癥狀的可能性。
2、激素水平的急劇變化
在妊娠期間,孕婦體內長時間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具有多種神經調節功能,分娩后雌激素突然撤退,雌激素的波動及持續的雌激素缺乏可能導致情緒抑郁。妊娠期間甲狀腺功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分娩后甲狀腺激素水平也隨之變化,甲狀腺功能紊亂也與產后抑郁相關。中樞神經遞質代謝異常和相應受體功能改變,大腦神經突觸間隙神經遞質含量異常及功能活動降低,涉及的神經遞質有5- 羥色胺(5- HT)、多巴胺(DA)、去甲腎上腺素(NA)。
四、相關護理措施
1、預防
(1)入院前孕婦分娩知識宣教,讓孕婦及親密家庭人員明白抑郁是產后最常見的心理問題,容易引起產婦抑郁的問題如母親角色轉換,嬰兒哺乳問題等,由專業人員對孕婦及親密家庭人員進行心理護理培訓。(2)讓親密家庭人員積極和孕、產婦交流溝通,激發孕、產婦對周圍事物、生活的興趣,減輕產婦產后出現情緒不穩,擔心、焦慮等,從而避免發展成抑郁癥,并講解產后抑郁癥相關知識。(3)親密家庭人員為產婦提供親密、舒適的家庭休養環境,滿足產婦的生活需要,更多關心和體貼產婦,隨時進行心理、生活的幫助,如鼓勵產婦堅持母乳喂養嬰兒的信心,幫助產婦康復鍛煉,使產婦放松身心,產生愉悅的情緒。
2、護理措施
(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使用恰當的語言技巧分析解決病人所面臨的問題。積極主動地向患者介紹病區環境、住院制度、作息時間、主治醫師與責任護士,合理安排病房。向患者和家屬耐心細致的講解產后抑郁癥的有關知識、治療方法及護理措施,體諒患者焦慮緊張情緒并給予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取得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和信任,以便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2)教育產婦盡快適應母親角色。做好母乳喂養知識的宣傳。由于產婦缺乏有關妊娠和育兒方面的知識,護理人員利用幻燈片、圖表、錄像、電視講座,墻上宣傳欄,和舉辦講座等方式,向產婦和家屬宣傳妊娠期和產褥期母體所發生的生理及內分泌等方面的變化,母乳喂養方面的知識,介紹母乳喂養的優點、喂養方法、母乳喂養的注意事項及育嬰知識,指導他們如何觀察護理新生兒,如新生兒吐奶、新生兒黃疸,部分女嬰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多及假月經等新生兒最常見的現象的觀察與護理,教會產婦學會照顧新生兒。適當的進行身體鍛煉,盡早恢復健康盡快適應母親角色。(3)創建寬松和諧的家庭環境。充滿和諧歡樂的家庭環境會讓產婦充滿幸福和安全感,所有的家庭成員特別是丈夫,更要對產褥期婦女進行關心和尊重,廢除封建傳統的重男輕女的生育觀念,鼓勵產婦多與嬰兒接觸,促進母子間的感情,讓產婦意識到親情的重要,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幫助產婦樹立生活信心,緩解心理壓力與不良情緒的影響,積極的配合治療,促進產婦和新生兒的身心健康。(4)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干預。在對產婦進行心理治療時,醫護人員使用溫和的語言,和藹的態度,甜蜜的笑臉對產婦進行積極向上的啟發、誘導暗示和心理情感支持。向產婦講解沉默寡言、憂慮恐懼、緊張憤怒等不良情緒對身體恢復產生的負面影響,鼓勵產婦家屬尤其是丈夫盡量抽出時間陪伴,增加夫妻間的情感交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干預,逐步緩解患者抑郁情緒,達到減少抑郁情緒,恢復健康的目的。
3、藥物干預
首先,通過乳汁會對嬰兒產生不利影響的藥物需謹慎使用。其次,荷爾蒙治療也有一定的療效。三環類抗抑郁藥有時也會用于產后抑郁的母親,因為研究發現這些藥物不會出現在乳汁中,對于哺乳相對安全。
參考文獻:
[1]吳美鳳,殷明媚,何景靜.產后抑郁癥138例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J].當代醫學,2011,20:104-105.
[2]方國英.產后抑郁癥的相關因素及預防措施[J].現代預防醫學,2011,20:4144-4145.
[3]呂風英,王桂英,李書紅.產后抑郁癥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措施[J].基層醫學論壇,2013,06:708-709.
[4]錢翠霞.產后抑郁癥的相關因素及預防措施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3,20: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