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兩孔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牽拉鉤的應用。方法 回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1月采用自制的1.2 mm膽囊牽拉鉤輔助完成46例兩孔法LC,結果 46例手術均順利完成,無一例中轉常規腹腔鏡手術或開腹手術。結論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已成為治療膽囊良性疾病的金標準。術者不僅應以更加實用、微創的方式治療疾病,更要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盡量避免或減少患者的心理創傷。
關鍵詞:兩孔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牽拉鉤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為治療膽囊良性疾病的金標準。隨著人們對美容、微創治療要求的提高及“隱瘢痕”概念的提出,術者不僅應以更加實用、微創的方式治療疾病,更要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盡量避免或減少患者的心理創傷。2013年10月至2016年11月我們采用自制的1.2mm膽囊牽拉鉤輔助完成46例兩孔法LC,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患者術前均經彩超、CT、MRCR等檢查明確診斷,排除膽總管疾病,且均無局限性或彌漫性腹膜炎體征。其中男17例,女29例;29~77歲,平均(47.21±7.32)歲,病史平均(9.2±5.5)個月;術后切除標本均送病理檢查,證實為單純膽囊息肉6例、膽囊結石伴急慢性膽囊炎29例、急性膽囊炎4例,膽囊結石伴慢性膽囊炎膽囊息肉4例,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3例。
1.2 膽囊牽拉鉤的制作 使用骨科直徑1.2mm克氏針,針尖端彎制成“L”形,短臂長約2.5cm(可因腹壁厚度不同臨時彎制),針尾端彎制成直徑1.0 cm左右的圓形或類圓形手柄。
1.3 手術方法 術前準備同傳統腹腔鏡手術,均氣管插管全麻,患者取仰臥位,頭高足低、左側傾斜30度,常規消毒鋪巾,臍孔下緣做1.0 cm切口,穿刺氣腹針建立C02氣腹,壓力≤14 mmHg。穿刺10mm Trocar,置入腹腔鏡,在腹腔鏡引導下于劍突下做1.0 cm切口,穿刺10mm Trocar,插入腹腔鏡器械,檢查腹腔有無粘連、滲出及膽囊、膽總管、膽囊三角的解剖關系。穿刺針穿刺膽囊吸盡膽汁,于右鎖骨中線肋緣下將自制的1.2mm膽囊牽拉鉤穿刺入腹腔并鉤拉膽囊哈氏袋處,顯露膽囊三角,常規方法分離膽囊動脈、膽囊頸管,分別用可吸收結扎夾夾閉后離斷,然后將膽囊沿膽囊床電凝剝離,完整切除膽囊,于劍突下切口取出。臍孔及劍突下切口縫合1針,膽囊牽拉鉤穿刺處不必縫合。
1.4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疼痛、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切口感染、膽漏、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等)及住院費用等。
2 結果
46例手術均順利完成,無一例中轉常規腹腔鏡手術或開腹手術。手術時間平均(35±12.5)min;術中出血量平均(10±9.3)ml,術后疼痛多發生于術后24h內,程度較輕,可忍受,無一例應用鎮痛劑。患者均于術后6h下床活動,術后24~48h開始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均無膽漏、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切口疝等并發癥發生。平均住院(4.8±1.3)d,費用平均(8000±536)元。
3 討論
LC由最初的四孔法、三孔法逐漸演變至二孔法、經臍單孔三通道手術等,每種方式各有利弊,但無論哪種方式都會留下手術瘢痕,手術瘢痕對患者造成的心理創傷是永恒的。我們所使用的膽囊牽拉鉤集穿刺、牽拉功能于一體,操作簡單,容易掌握,且不增加患者的住院費用,術后切口無需縫合,不留瘢痕,更符合微創觀念,較膽囊縫線懸吊二孔法操作更為方便、靈活。
使用膽囊牽拉鉤應注意:(1)膽囊牽拉鉤的穿刺點—般選擇在右鎖骨中線肋弓下方、稍高于膽囊體表投影位置并稍偏外,這樣可更好地顯露“三管一孔一臟器”,但位置不宜過高,否則可因器械長度不夠、甚至過分牽拉膽囊,進而將膽總管牽拉成“ <”形,增加誤傷、誤夾膽總管的幾率;穿刺位置過低,則因器械強度不夠導致膽囊及肝臟臟面牽拉不充分,不能充分顯露膽囊三角,增加手術難度。(2)應用膽囊牽拉鉤前應于膽囊體部穿刺吸盡膽汁,必要時用生理鹽水沖洗膽囊腔并吸凈,以減少牽拉膽囊造成的膽汁外溢,增加腹腔感染的幾率;如發生膽汁外溢,應行局部徹底沖洗,必要時放置腹腔引流管。本組無一例發生腹腔感染及腹腔膿腫。(3)游離、結扎膽囊管過程中可根據術中切口位置適當調整對膽囊的牽拉強度、方向,必要時可結合電凝鉤電凝切開哈氏袋與膽囊管移行部下方漿膜,以減少膽管損傷的幾率。(4)膽囊牽拉鉤“L”形短臂的長度可因患者肥胖程度或腹壁厚度臨時調整彎制,應用較靈活。(5)與膽囊縫線懸吊兩孔法相比,此法將膽囊向各個方向適當牽拉,便于顯露術野,應用更靈活。
當然,膽囊牽拉鉤也有其弱點,一是強度不及5mm腹腔鏡器械,使用不如5mm腹腔鏡器械方便;二是術中不可避免存在膽汁外溢,造成腹腔污染,但經過徹底沖洗,腹腔感染是完全可避免的;三是在適應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過于肥胖的患者,術中可能顯露不良;伴有腹膜炎的膽囊炎患者,膽囊質地較脆,牽拉時容易破損,使用此方法時應慎重考慮。相信隨著腹腔鏡器械設備的不斷完善、術者手術經驗的不斷積累,手術適應證會逐漸放寬。我們認為,切忌為盲目追求微創、追求完美而忽視患者安全,時刻將患者安全放在第一位。如術中遇有操作困難、膽囊三角解剖不清、器械設備故障等,正確把握中轉開腹或常規腹腔鏡手術的時機,這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總之,掌握好手術適應證,應用膽囊牽拉鉤行兩孔法LC 操作簡便,易于掌握,應用靈活,技術上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定的實用價值,值得推廣,更適合初學者及基層醫院應用。
參考文獻:
[1]吳麗珍,冼艷冰,方金如.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護理特點及體會[J]. 臨床醫學工程,2010,(11):110-111.
[2]彭遠帆.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手術配合[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2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