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水利工程稅費的取費方式仍采用記取綜合稅率的方式,即為3.28%。自2016 年5 月1 日起實行“營改增”之后,課稅對象、計稅方式以及計稅依據都將發生重大變化。因此,“營改增”后現有造價模式必將改變,增值稅稅率配套工程造價和計價體系也將按新的計價規范進行。本文淺述對《水利工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計價依據調整辦法》的理解,為水利施工企業在工程造價操作層面盡快適應稅制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營改增”;水利工程;造價
2016 年5 月1 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稅制改革,與此同時,水利部頒發了“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水利工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計價依據調整辦法》的通知”(辦水總【2016】132號文),以適應建筑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需要,此舉勢必對水利施工企業在投標報價、竣工結算、項目核算等方面產生影響。
1、費用構成
(1)水利工程建筑及安裝工程費由直接費、間接費、利潤、材料補差及稅金組成,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稅金指增值稅銷項稅額,間接費增加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并計入企業管理費。
(2)按“價稅分離”的計價規則計算建筑及安裝工程費,即直接費(含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和其他直接費)、間接費、利潤、材料補差均不包含增值稅進項稅額,并以此為基礎計算增值稅稅金。
(3)水利工程設備費用、獨立費用的計價規則和費用標準暫不調整。
2、綜合單價的計算
綜合單價=直接工程費+間接費+利潤+材料價差+增值稅銷項稅額。各費用項目均以不包含增值稅可抵扣進項稅額的價格計算,即全部以“裸價”計算,如果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等是含稅價格,那么,還得剝離其中的稅額。
3、基礎單價的編制
3.1 人工預算單價的編制
人工預算單價與現行計算標準相同,按照水利部水總[2014]429號文發布的《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規定》(工程部分)文的規定,人工預算單價按不同工程類別與地區類別進行計取。
3.2 材料預算價格
材料價格包含運雜費、運輸損耗費、采購和保管費等費用。涉及更復雜的換算,實際操作不能這樣細分,材料價格一般為綜合價格,然后價稅分離。采購及保管費,按現行計算標準乘以1.10調整系數。主要材料按基價表中材料限價列入,材料價差只計稅不計費。
3.3 機械臺時費價格
機械臺班較復雜,包括臺班單價、臺班折舊費、臺班大修費、臺班經常性修理費、臺班安拆費、臺班進出場費、臺班人工費、臺班燃料動力費等。除人工費,均進行價稅分離,以除稅價進入造價。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的折舊費除以1.15調整系數,修理及替換設備費除以1.11調整系數,安裝拆卸費不變。
3.4 未計價材料價格
水利工程建筑及安裝工程未計價材料采用不含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價格。
3.5 施工用風、水、電工程單價
3.5.1施工用電價格
(1)電網供電價格中的基本電價應不含增值稅進項稅額;
(2)柴油發電機供電價格中的柴油發電機組(臺)時總費用應按調整后的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和不含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基礎價格計算;其他內容和標準不變。
3.5.2施工用水、施工用風價格
施工用水、用風價格中的機械組(臺)時總費用應按調整后的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和不含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基礎價格計算,其他內容和標準不變。
4、費率
其他直接費計算標準不變;間接費按辦水總【2016】132號文中相關費率標準調整。
5、利潤
計算標準不變。
6、稅金
稅金指應計入建筑安裝工程費用內的增值稅銷項稅額,稅率為11%,自采砂石料稅率為3%。
7、定額的調整
7.1不管是政府定額、行業定額還是企業定額,均需做出調整。人工工日、材料、機械臺班,耗量不作調整;定額基價中的人工費不調整,材料費、機具使用費均扣除其進項稅額;定額中以費率形式(%)表示的其他材料費、其他機械費費率不做調整。
7.2以費率形式(%)表示的安裝工程定額,其人工費費率不變,材料費費率除以1.03調整系數,機械使用費費率除以1.10調整系數,裝置性材料費費率除以1.17調整系數。計算基數不變,仍為含增值稅的設備費。
8、“營改增”后對工程計價的影響
8.1計價依據需要調整
(1)計價形式差異。兩種稅制下的費用計價價格形式發生變化,營業稅下費用項目以“含稅價格”計價,增值稅下費用項目以“不含稅價格”計價。
(2)稅金計取內容差異,營業稅下工程造價中稅金以應納稅額計取,增值稅下工程造價中稅金以銷項稅額計取。
8.2 相關費用可能需要調整
管理費、利潤、稅金的取費基數及費率需要調整,取費計算。
8.3 價格需要的信息更多
供應商材料價格也應分為含稅價、不含稅價及該供應商的增值稅率。
8.4 計價時很難知道哪些費用項目是可以取得進項稅,其稅額是多少,需要政府發布相應價格信息支撐。
9、“營改增”后造價人員應提高定價能力
9.1 如果水利工程施工企業不熟悉“營改增”的規則,不打破思維定勢,不調整投標策略,不根據新稅制進行合約規劃,不爭取到更多的可抵扣進項稅,不增強施工企業的定價、報價和談價能力,就會蠶食施工企業本就微薄的利潤,故要求工程造價人員要及時熟悉“營改增”的相關規則,及時調整投標策略。
9.2 “營改增”稅收制度下不僅可能增加施工企業的稅負,而且一定增加施工企業的風險,施工企業的造價人員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熟悉相關稅收政策,做出合理的綜合單價。
9.3 “營改增”牽一發而動全身,施工企業應制定出應對“營改增”的方案,并不斷進行方案優化。短時間內做好實現“營改增”的平穩過渡與無縫銜接。提前籌劃,有效規避稅負上升、利潤下降、上下游業務受影響的局面。
9.4 施工企業造價人員要組織對現有的施工項目進行詳細梳理,統計整理項目類型、行業性質、業主身份、完工情況、驗工結算、資金撥付、供應商身份等項目信息,掌握施工許可證及施工合同簽訂情況,摸清業主對增值稅發票的傾向性要求。
9.5 做好合同談判
(1)加強合同談判,制定不同的談判策略。
施工單位應針對不同類型的業主制定不同的價格談判策略,爭取最大程度將增值稅稅負轉移給業主。最大限度消除“甲供材”不利影響。在投標階段,企業經營部門應積極與建設單位溝通協商,并做好各種解釋工作,改“甲供材”為“甲控材”,或者盡量降低“甲供材”比例,最大限度降低“營改增”后由于“甲供材”問題對企業所帶來的營業規模急劇下降等不利影響。
(2)注重審核合同,防止造價風險。
1)合同總價格,應分為不含稅造價,稅金和含稅造價;
2)變更索賠補差中要除造價外還要計算銷項稅,老項目要按3.28%,新項目按11%;
3)業主計價時按計價金額開發票,還是按扣除質保金后的金額開發票,若按計工時金額開發票,會造成未收到款將計入企業墊付扣質保金對應的銷項稅,如計價100萬元,扣5%質保金5萬元,實際收到現金95萬元,若按100萬元開發票,企業按100萬元計算銷項稅11萬元,企業要墊付銷項稅(11-10.45)0.55萬元,若按95萬元開發票,企業按95萬元計算銷項稅只有10.45萬元;
4)獎勵款,合同一般約定由于企業提前竣工或工程質量優良等,業主給施工企業一定的獎勵,獎勵款應理解為含稅價;第五合同中要約定業主給施工企業有預付款時應明確開發票的要求。
10、結束語
“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將使建筑行業所有環節都繳納增值稅,環環相扣,層層抵消,人工、材料和機械等全都實現價稅分離,要求在信息價和市場價的采集方面都要考慮增值稅的因素,組價過程的復雜程度會有提高,但計價體系會更加嚴謹,更加精細,實現價稅徹底分離。
參考文獻:
[1] 辦水總【2016】132號文;
[2]方翔. 淺議“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 中國集體經濟,2016,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