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營改增”政策在全國范圍內的廣泛實施,服務業、建筑業等都已經納入了該政策的試點范圍,“營改增”作為一項宏觀政策,其影響是復雜而深遠的,它不僅會對我國的稅收、財政體制等造成影響,同時還會影響到工程造價行業。本文就針對營改增對工程造價行業的影響及應對方案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營改增;工程造價行業;影響;應對方案
“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前,在營業稅模式下,價稅未分離,工程造價行業對工程造價的計算比較簡單,直接根據公式:工程造價=稅金+稅前造價計算就可以。而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工程造價的計算轉變為增值稅模式,這將涉及到銷項稅額、進項稅額以及應納稅額三個方面,顯然,在“營改增”背景下,工程造價的計算將不再簡單,尤其是在進項稅額的計算上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這對工程造價行業的發展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一、營改增概述
營改增是近幾年我國推出的一項新政策,顧名思義,“營改增”指的就是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所謂“營業稅”指的就是對在中國境內,以銷售不動產、轉讓無形資產和提供應稅勞務為主的企業所獲得的營業總額進行征稅的一類稅種。營業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方式很簡單,直接用企業的營業總額乘以相應的稅率便可得到,應納稅額是營業稅的一部分,根據營業稅的屬性,可將其歸為價內稅。“增值稅”指的是在我國境內,從事修理修配勞務、提供加工服務、進口或出口物資、銷售貨物等工作的個人或單位應繳納的一類稅種,增值稅屬于價外稅,它是對增值額增收的稅金,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在營業稅改收增值稅之后,可避免以前營業稅增收過程中重復征稅現象的發生,第三產業的增值稅可在下一環節中抵扣,這就實現了第二和第三產業的環環相扣,有利于打造出一條完善的抵扣鏈條。營改增政策的關鍵作用在于幫助企業降低納稅壓力,尤其是對于小中型企業來說,能使他們在改革進程不斷加快的時代背景下獲得更好、更平穩的發展,促進經濟結構的進一步優化。
二、營改增前后造價模式以及造價過程的變化情況
營改增造價的本質就是價稅分離,營改增后造價模式和過程都出現了顯著的變化,具體闡述如下:在營業稅模式之下,需要以含稅價款來計算工程造價費用,以建筑工程為例,其稅率分別為3.48%、3.41%、3.28%。營改增之后,建筑行業的銷項稅率為11%,由于進項稅率帶增值稅模式下無法具體確定,因此對于工程造價的計算需要尋求新的思路,將過去靜態造價變為現在的動態造價。
營業稅模式下,會計收入含稅,屬于價內稅,而增值稅模式下,會計收入不含稅,屬于價外稅。營改增的實施,對于企業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如果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可抵扣價款,則稅額就會大幅度下降,從而提高企業的利益,反之企業利益受損,稅負壓力變大。
三、營改增對工程造價行業的影響
(一)對造價咨詢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程造價簡單來說就是對工程建設成本的確定及控制,要確保工程造價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就必須對造價咨詢服務人員的素質進行嚴格把關。從當前我國的工程造價市場現狀來看,工程造價咨詢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并不高,有的人員雖然具備較高的學歷,但是實際動手能力不足,在實踐經驗上也相對缺乏;有的人員雖然具備較深的資質,但是學歷不高,在專業技術知識方面有所欠缺,這些都體現出當前工程造價行業人才的缺乏。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工程造價工作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對工程造價咨詢服務人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許多工程造價企業開始擴招人才,并加強對在職人員的專業培訓,但造價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仍然十分緩慢,許多造價人員習慣了在營業稅模式下的傳統工作方法,在確定造價的過程中經常忽視采購、實際成本等問題,最終導致造價方案不具備可行性,或者在執行中遇到問題,造成企業資金的浪費。造價服務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不僅是適應營改增政策環境的新要求,而且也是實現造價企業競爭力提升的關鍵。
(二)能否抵扣、以及抵扣額的大小將直接影響施工企業的投標報價
營改增實施之后,施工企業的投標報價將受到能否抵扣及抵扣金額大小的影響,對于不同的企業來說,其能否獲得抵扣的權利不同、抵扣金額的大小也不一樣,有的可以獲得抵扣的權利,有的不能獲得抵扣的權利,有的抵扣金額比較多,有的抵扣金額比較少,同時,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也有一定的影響。我國相關標準文件中對小規模納稅人的界定是年應稅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下的以及很少發生應稅行為的。通常來說,一般納稅人不能轉為小規模納稅人,而小規模納稅人可以轉為一般納稅人,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前,工程造價人員在計算造價的時候只需要參考圖紙、計價方式、招標領域等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考慮抵扣額和采購行為等。但是在營改增實施之后,情況大為改變,工程造價的材料、機械等的費用出現顯著變化,這就將至應用想到對利潤的計算,若依然根據傳統方法計算出的理想值進行報價,不僅會導致實際采購中的金額不能抵扣,而且還會導致企業在價格上居于劣勢地位,大大削弱企業的競爭力。
(三)促進價稅分離
在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背景下,企業傳統的納稅體系將會受到直接沖擊,為了更好地應對這一政策環境,企業必須構建一個科學的增值稅繳納體系,將進項稅額、銷項稅額等列入其中。同時,工程項目管理所有程序的工作都需要進行重新規劃,包括原材料的采購、機械設備的選擇等都需將增值稅作為考慮因素之一,在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之后,要根據市場信息對市場價格進行分析,進而為計價的科學性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價稅分離目標的實現,當前,在價稅分離在工程造價行業的影響逐漸加深,傳統造價體系已經不能適應時代要求了,新的造價體系呼之欲出,企業在打造新造價體系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新形勢下價稅分離這一現實,將稅制因素和市場因素緊密結合。
四、營改增下工程造價行業的應對方案
(一)重視對新項目數據收集和分析
面臨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新環境,工程造價行業要想獲得長久而平穩的發展就必須轉變傳統觀念,積極適應新形勢,根據實踐總結經驗,提升對新項目數據的重視度,在對新項目進行造價計算時,首先必須收集與該項目有關的各項數據信息,并對這些數據信息進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包括指標數據、基礎數據等,除了科學分析以外,還必須總結和積累,不斷沉淀經驗,以經驗指導實踐,以實踐豐富經驗,這樣工程造價的準確度才會逐漸得到提升,如果不注重對新項目數據的積累,那么工程造價的質量和效率便只能一直保持在低水平。
(二)做好成本、財務、采購之間的溝通協調工作
營業稅模式下的工程造價不需要考慮太多的因素,因此,工程造價工作人員在操作的過程中相對比較獨立,但是,在營業稅變為增值稅之后,要保證工程造價的科學性、合理性,就必須重視與各方面的溝通,尤其要加強成本、財務和采購之間的溝通工作,對成本的測算應根據成本所屬類別進行,因為進項稅率與成本類別直接相關。施工企業在投標工作開展的前后應了解采購方的原材料、機械設備等能不能進行抵扣,并合理計算抵扣額對利潤產生的影響。工程造價咨詢服務單位必須做好與各方的溝通工作,以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減少造價方案制定中的疏漏,這樣才能提高造價的合理性。
(三)注重對造價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
工程造價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人才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造價工作質量,然而,我國工程造價行業的人才現狀并不樂觀,許多工作人員都存在素質偏低的情況,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成本及造價出現了顯著變化,但仍然有許多工程造價行業的工作者認為只需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軟件等高科技就可以解決問題,這種想法顯然是錯誤的,營改增所帶來的影響及變化是復雜的、深刻的、長遠的,眼前問題的解決并不代表就能一勞永逸,要從本質上解決問題,最關鍵的還是在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上,尤其是在專業能力方面,工程造價企業應采取適當裁員和踴躍納新的措施,讓在職員工有緊迫感,進而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時讓更多有才華、有能力、能適應新形勢的人才加入到工作隊伍之中,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活力。除了專業能力方面,還應當注重對員工的工作態度和職業道德的提升,讓員工樹立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的意識,對于“有才無德”之人應當拒絕聘用。
(四)加強對企業的稅收監管
對于工程造價企業來說,營改增的實施必然會引起稅制的改革,要更好的應對這一變化,就必須強化對企業的稅收監管,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要對造價的各環節實施信息化、系統化管理,尤其是在經費支出審核模塊,必須嚴格按照規范程序進行,以實現財務系統運轉的正常有序。第二,要督促員工做好投標文件和核算和審查工作,同時還要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將增值稅核算作為重點培訓內容。
結語
綜上所述,營改增下,工程造價行業發展面臨的壓力是巨大的,營改增對工程造價人員提出了諸多新要求,同時也將影響施工企業的投標報價、促進價稅分離,要應對新的變化,工程造價企業必須進一步強化監管質量、提升人才素質、做好溝通工作、重視數據積累,這樣才有可能在改革變化的浪潮中巍然屹立。
參考文獻:
[1]楊保梅.淺析營改增對工程造價行業的影響及應對方案[J].商品與質量,2016,(41):324-324,325.
[2]李明佳.淺析營改增對工程造價行業的影響及應對方案[J].中國勘察設計,2016,(6):40-43.
[3]王景.淺談”營改增”對工程造價及計價體系的影響[J].價值工程,2016,35(36):1-3.
作者簡介:高蘭,1964年1月,女,高級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經濟評價及工程招標代理、工程咨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