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農村居民生活的重要保障,近年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與管理受到國家和社會的普遍重視。本文介紹了唐縣的飲水安全現狀和該縣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過程,主要從水源地的選擇、用水量的計算、管網設計要求幾大方面,分析了貧困山區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特點與注意事項。
【關鍵詞】飲水安全工程;貧困山區;設計
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到2020年,完成脫貧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是真正考慮到人們的根本利益,為人民群眾謀福的項目,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唐縣的飲水安全工程是對精準扶貧計劃的真正落實,是貧困山區脫貧的首要工作任務。
唐縣北倚太行山,南林華北大平原,境內山地、丘陵、平原、河流地貌俱全,西北部屬中山丘陵區,東南部為平原地帶,總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海拔高度在52米-1898米,常年降水量539.2毫米。該縣境內有唐河與通天河流經,最后交匯于西大洋。
唐縣共轄20個鄉鎮。其中山區鄉鎮18個,平原區鄉鎮2個。唐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群眾的主要收入靠農業和外出打工所得,收入水平較低。
1、農村飲水安全現狀
由于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及社會因素的限制,唐縣農村飲水安全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局部地區嚴重缺乏飲用水
解決農村飲水問題,一直都是唐縣水利工作的重點,為此各級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從資金、人力、物力上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許多地區嚴重缺乏飲用水。主要成因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由于歷史原因及自身條件限制,地下水埋藏較深,造成部分村莊飲水困難。二是自2000年以來連續干旱,地下水位降落很多,地表水出現枯竭現象,水利條件發生改變,導致新的飲水困難戶出現。三是有些早期的集中供水工程,因為投資較少,設備質量不合格,再加上年久未修,大部分設施老化,可靠性降低。
(2)經濟條件限制飲水工程建設
唐縣大部分鄉鎮處于山區,因為歷史原因及地形條件的限定,居民居住的相對分散,管道長度比較大,工程建設費用高。飲水困難村,經濟都比較落后,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3)環保意識不強,水質污染嚴重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工業企業大量出現,排污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加之農村居民環保意識薄弱,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缺乏,致使相當數量水體出現水質污染狀況,各種因飲水引起的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
2、水源地與供水方式的選擇
2.1 水源地的選擇
主要河流有唐河與通天河,地下水資源主要分布在平原區,山區地下水匱乏。根據當地的地理條件,考慮該縣的水源地選擇主要有三種方案。
方案一:引山泉水或水庫水。山泉水和水庫水屬于地表水源,因為長期暴露在地表,非常容易受污染,不能直接飲用,必須經過多道工序加工,主要是過濾與殺菌消毒,才能為居民生活所用。山泉水一般位于海拔較高的地方,均比供水范圍高,可利用水的自重供給居民用戶。
方案二:通過打大口井抽取淺層地下水。淺層地下水是埋藏在第一個不透水層之上的潛水。大口井的井經為2-12m,井深不超過20m。地下水埋藏一般在10m內,含水層厚度一般在5-15m,適用于任何砂、卵、礫石層,單井出水量一般500-10000m3/d。該縣的大口井井徑一般在2-5m,井深在7-15m。
方案三:通過鉆深井抽取穩定深層地下水。深層地下水是埋藏在上下兩個穩定隔水層之間的承壓水,由于上部隔水層的阻隔,承壓水與大氣圈及地表水的聯系不如潛水密切,不易受污染。該縣多數農村打的深井井深都在70-200m之間。
2.2 供水方式的選擇
供水方式主要有無塔供水與水塔供水。
無塔供水其實是一個變頻恒壓供水系統,它是在深井潛水泵的基礎上,外加一個變頻控制柜。工作過程是先測得管網壓力,再經變頻器的調節運算調節輸出功率,實現管網的恒壓供水,可靠性大大提高。水塔供水是通過水泵將抽到的水提升到水塔后再利用水的自重供水。無塔供水的可靠性高,占地面積小,同時,由于沒有了水塔減少了二次污染。
由于貧困山區地勢陡,海拔差較大,供水水壓不夠,地勢較高地區出現飲水困難現象。本工程多采用無塔供水,提高可靠性,滿足用戶用水要求;某些海拔差較小的平原地區采用水池供水,減少工程量。
3、用水量計算
3.1 用水人口數量
該縣的用水人口數按下式計算:P=P0(1+γ)n;式中:P0—該縣的現狀居住人口數;P—設計用水人口數;γ—設計年限內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該縣選用5.2‰;n—工程設計年限,為15年;
3.2 用水量
該縣位于河北省中部,設計用水條件為全日供水,戶內有洗滌池和部分其他衛生設施,根據《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SL687-2014)選定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額為60L/d·人(將管網漏失量及其它未預見水量包含在內),高日用水量按下式計算:Q=Nq,其中N是人口總量,q是居民用水定額。
3.3 水泵選型
水泵的主要參數是流量與揚程。流量根據高日高時流量,揚程主要考慮靜水位與動水位,主要參考當地以往數據以及地形條件。形成井后再復核動靜水位、流量以及水泵流量和揚程。
4、管網設計
4.1 給水管網布置形式
給水管網的布置形式主要有兩種:環狀網和樹狀網。
環狀網供水安全可靠,水質不易變壞,減輕因水錘作用產生的危害,但造價高。樹狀網的供水可靠性比環狀網低很多,但造價比其也低很多。考慮到貧困山區用水區域規模較小,本次農村飲水工程管網布置形式均采用樹枝狀管網。
4.2 輸水管道設計
輸水管道設計的合理性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正常運行的前提條件。輸水管道主要是連接水池與水井的,一般是長距離輸水,管材的選擇非常重要,主要有鋼管、球墨鑄鐵管、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PCCP)和夾砂玻璃鋼管。通過比較幾種管材,由于鋼管強度高、能耐高壓、震動、重量較輕等優點,本次工程輸水管道均采用鋼管。
輸水管道設計中需要注意:設計流量采用最高日最高時用水量,根據經濟流速確定管徑;采用管道露天設置,需做防腐處理和保溫處理。
4.3 配水管道設計
農村飲水工程的配水管道一般埋地鋪設,通過對其他管材的比較,其中聚乙烯(PE)管材具有較高的硬度、剛度和允許應力,抗老化性能好,耐腐蝕,安裝方便簡潔,密封好等優點。因此,對于已有村內管道的村莊,考慮其容易連接等因素采用與原有管道管材一致,其余新建村內管網均采用0.6MPa聚乙烯(PE)管材。
在配水管道設計中主要注意三點:①村內管道主要沿街道鋪設,盡量縮短管線長度,干管水流方向與供水流向一致。②配水管道設計流量應按高日高時用水量計算,并按經濟流速確定管徑。③管道較高處應設排氣閥,最低處,應設泄水閥,管道交叉口需設置檢查井,每家用戶均設置水表。
4.4 管道試壓與消毒
管道安裝完畢后,應按設計要求對管道系統進行壓力試驗。本工程只做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采用水壓試驗法對其進行試壓。當試壓過程中出現泄漏情況時,要進行降壓修復,等沒有泄漏后,再重新進行試壓試驗。
對于剛施工完畢的管道,如果不進行沖洗消毒,很有可能造成系統的正常功能及性能下降,管道內殘存的雜質也會嚴重影響出水水質,因此進行沖洗消毒是非常有必要的。本工程采用水沖法對管道進行沖洗消毒。
5、結論
(1)貧困山區由于經濟條件落后、地勢陡、海拔落差大,出現飲水困難現象。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保障農民身體健康,是當前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也是深入落實精準扶貧計劃。
(2)要保證飲水水質和水量滿足符合國家制定的標準,水源地的選擇尤為重要。取用地表水所需設備簡單,抽取地下水水質較穩定,具體根據當地的地理條件擇優選擇水源地。
(3)對于貧困山區,管網設置主要采用樹狀形式,沿街道鋪設,管材選用PE管材。管道流量采用高日高時流量設計,并根據經濟流速確定管徑。施工完畢后需進行管道的試壓與消毒。
參考文獻:
[1]高興輝.我國農村飲水工程現狀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5(41):230-232.
[2]凌偉輝.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設計要點的探討[J].廣東科技,2011.
[3]柯大燁.山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設計方案[J].水利科技,2009.
[4]黃新宇.胡興琴.黃飛林.淺析山區小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問題與解決途徑[J].中國水利,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