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推動著水利水電工程發展,但現實操作領域中,水利水電工程設計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施工中無論出現哪個方面的問題,必將會影響到整個水利水電工程的工作進度,甚至是影響建筑質量。其中對于水利工程建設來說,第一要義就是處理好地基。不同的地基有不同的地基處理方式與技術,要想達到設計的標準和保障工程的質量,就必須選擇正確的處理技術。以下對水利水電工程中基礎施工技術和管理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
引言
基礎施工技術是保障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質量的基礎,其質量的重要性將影響到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運行狀況,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時,必須對基礎施工技術進行反復的核查,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提出解決方案,絕對不能馬虎大意。
1、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常見地基類型
每個地區的地勢地形是不同的,因此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要符合地區的特殊性。建筑過程中要對地基進行前期的處理,才能開啟施工。在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有以下幾大常見的地基類型:
1.1 可液化土層
可液化土層是指處于飽和狀態的沙土和粉土在外力干擾下以致于孔隙水壓力上升,最終導致土層的抗剪強度降低甚至是消失的一種土層。在這種土層上施工建設及其容易失敗,如果不及時采用相應的地基處理技術對土層進行改造的話,對地基上層的建筑埋下安全隱患,嚴重的話會導致整體建筑的坍塌。
1.2 淤泥質軟土
淤泥質軟土分為淤泥和淤泥質土兩種。是一種特殊卻分布范圍廣的一種巖石。在靜水或緩慢的流水環境中沉積,經過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形成未固結的軟弱細粒。是一種含水量高而抗剪強度低的土層,這種土層一旦遇到較大壓力就會導致土壤的流動,總而使得整個地基的變形,最終影響地基上層建筑物的安全性。在我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建中典型的類型有淤泥質土、腐泥和泥碳等,這種淤泥質軟土主要存在一些土壩壩基上,穩定性極差。
1.3 永凍層
永凍層,指的就是持續三年或者三年以上的結冰點土層,形成的要素就是長年的低溫,才能使土層長時間的受凍而形成,例如我國的新疆就是凍土常見區域,多年凍土的承載力雖有相對的大,也剛好符合我們進行地基處理的要求。但是有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多年凍土也是具有流變。在永凍層上作業的前提是處理和確保凍土地基具備長期的承載力。
1.4 深覆蓋層地基
深覆蓋層地基主要存在于河流流域,其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河流的沖擊使得各種碎石、砂石或者是泥石等長時間的堆積,進而造成該地域堆積厚度過大。該地基建設的穩定性和防滲性很容易受影響,并且很難進行后期處理,置換與填充的難度也都較大。
2、基礎施工技術處理的意義
對于整體的水利水電工程來講,其主要目的是面向廣泛的人民群眾,讓他們過上更加優質的生活,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服務。因此,我國相關部門對水利水電工程的要求很高,需要不斷加強和發展工程建設。在現有的施工建設基礎上,通過更好的資金技術支持,在工程建設完善的條件下,不斷發展和完善更為先進的技術條件,采用更加適合的管理方案,及時對施工方案進行調整,才能夠進一步提高施工質量。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按照以下幾點標準來執行:首先,對于整體的施工建設安排來說,做好基礎條件才是工程建設的需要,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能夠提高整體工程的建設標準,對以后的工程建設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施工建設中,應該維持基準灰線的切割原則,對施工輪廓進行調整,對于建筑過程中水位的安排及時作出調整,確保下水管道維持在適宜的水準;然后,在水利環境的選取中,應該確保整體建設在適宜的環境位置,選取合適的地基條件,才能夠維持建筑結構的穩定,建筑土質的親和力度同樣也應該滿足相應的標準,達到自身重力的需求。
3、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技術分析
3.1 錨固技術
錨固技術作為水利水電工程技術施工中使用的重要技術之一,對于整個基礎工程來說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之所以錨固技術經常被采用,主要是因為水利水電工程一般都是建設在比較偏遠的山區,山區本身交通就比較困難,這就對施工中的人力和物力有更多的消耗。對于水利工程的建設,一般情況下是有嚴格的工期要求的。因此要想在條件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完成施工目標,就要運用錨固技術。錨固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并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基礎工程的穩定性。錨固技術主要運用錨具、承壓板、臺座、支擋結構、預應力鋼筋和圓柱形錨固體。通過錨固結構的施工,可以節省人力和物力,并提高施工的工效,以此保證施工的工期要求。
3.2 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軟土地基主要指的是淤泥質土、腐泥或者是其他一些含水量較高、承載能力較低、壓縮性大的土,這部分土大多呈軟塑或者流塑的狀態。因為這部分土叫軟,遇到高壓時容易產生壓縮變形、滑移、擠出或者是側向膨脹,會直接影響到上部的建筑物的穩定。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幾種處理方法:第一,排水固結法。這種是解決軟粘土地基沉降與保持軟粘土地基穩定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主要是由加壓和排水兩部分工序組成。第二,換土法。如果淤泥土層的厚度比較薄的時候,就可以把那部分不能夠滿足設計要求的淤泥使用水泥土、灰土、粗砂或者是沉井基礎等方法進行有效的地基處理。第三,樁基法。這種方法主要是針對淤土較厚,含水率比較高,孔隙比較大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就很難對其進行大面積的深處理,所以使用打樁法進行加固是最有效的處理方法。第四,灌漿法。這種方法是把水泥砂漿、粘土漿、水泥漿等各種化學漿材進行液化,然后把這些漿液注入到建筑物與地基中的空隙部分,從而對淤泥軟土進行加固。
3.3 水泥土加固技術
水泥土加固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極為常見,但出現的質量問題也較多。有些施工作業人員并不能對水泥土加固技術給予很好的重視,在施工中所使用的原材料灌漿技術也不能符合施工作業要求,這就使得水泥強度難以在施工中發揮作用,所以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水泥土要進行合理的配比使用,尤其是在灌漿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質量要求進行灌漿,這樣才能保障水泥土的強度,施工中也絕對不會出現任何質量問題。
4、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的需求
4.1 施工時間的選擇
對于整體的水利施工建設,工程設計方面首先應該確定施工的具體時間。因為不同地區的水利情況可能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而水的存在對水利工程的影響很大。因此,具體的施工時間的選取應該盡量避開水豐富的時間。在枯水期進行施工建設是最好的選擇,那么就注定了施工時間會很短,就要在施工效率方面大下功夫,防止影響水利施工建設的因素發生,及時對不利條件作出調整,促進施工建設的發展。
4.2 圖紙環境結合施工
對于水利施工建設,重點的設計安排應該在圖紙的設計方面。不能盲目進行,在對施工環境進行勘探的基礎上進行圖紙的設計,并把圖紙和現場之間進行比對,防止出現繪圖失誤的情況發生,并及時做好調整。
4.3 重點關注隱蔽工程
就整體的水利水電施工來說,隱蔽工程不受到施工團隊的重視。隱蔽施工往往存在一些問題較難發現,但是其存在的問題會給整體的施工帶來很大的影響。并且該類問題多半不會在施工建設和工程完成以后,都是多年以后才會出現情況。因此,對于水利水電施工中隱蔽工程的建設,應該時刻警惕該類情況的發生,將隱蔽工程問題扼殺在搖籃里,防止其進行進一步的危害。
5、結束語
總而言之,基礎施工作為水利水電工程的根本,其對于整個水利水電工程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具體的基礎施工中,只有充分考慮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選擇合適且正確的施工工藝和方法,才能保證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時,獲得較好的基礎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新旺.對水利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2(14):47-48.
[2]曾興旺.水利工程土方填筑碾壓施工質量控制[J].水利技術監督,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