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流域水土保持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水土流失,并且對改善、保護和科學合理使用水、土資源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鑒于此,本文對小流域水土保持中的梯田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進行了分析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水土保持;水保工程;治理對策
1、小流域水土流失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
在小流域水土流失中,輕中度的水利危害使得土壤以面蝕的方式擴大水土流失范圍,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形、自然及人為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逐漸形成溝壑。小流域水土流失會對自然生態景觀中的地貌造成嚴重的侵蝕,使生活在此壩的居民無法完成機耕作業,降低了土地的使用率,造成地區經濟的發展受到一定的制約。在發生暴雨以及強降雨天氣時,很容易造成坡水下流,使砂泥混合,對地區道路造成嚴重破壞,使水利工程行成淤塞現象,還會對生活在地區下游居民的正常生活及農作物的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小流域水土流失會使生態系統自身的平衡機制出現失調,產生旱澇等自然災害,使自然生態中的調節功能嚴重失衡,對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農業生產帶來一定的影響。
2、梯田地綜合治理在小流域水土保持中的應用
2.1 減少梯田河道徑流
減水是水土保持的一個重要作用,梯田措施的減水作用表現在通過梯田田埂、田面坡度等人為對原下墊面的改變來改變降雨、徑流的路徑,通過蒸發、入滲、等方式進入大氣水、土壤水、地下水,進一步參與水循環,被梯田攔蓄而導致的河道徑流減少則稱之為梯田措施對河道徑流的減水量。
2.2 補給河流徑流
水土保持梯田措施不僅能夠減少汛期洪水量,起到蓄洪作用,還能夠在非汛期對河道徑流進行補給,起到補枯作用。梯田對河道徑流的補給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攔蓄的降雨徑流經過入滲進入土壤水中,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壤中流重新匯入河道,同時部分土壤水也會逐漸下滲進入地下水,在河道的枯水期形成基流補給河道徑流。
3、治理目前小流域水土保持作用
(1)有效改善水土流失。根據調查,在對小流域水土治理之后,原本的水土流失問題可以得到明顯的緩解及控制,大大降低了發生自然災害的機率。(2)有效改善生產環境。實施退耕還林,對于該地區環境的綠化效率及綜合治理小流域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使地區土地可以合理利用,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和生產率。對于提高當地農村農作物生產方面有及其重要的促進作用,使當地的經濟可持續發展。(3)有效改善自然災害的發生。對地方進行植樹種草、修建梯田、改善梯田等方式,使該地區有足夠的水源可以使用。實施治理措施使水利方面的工程在抗洪救災方面有很大的改進。(4)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在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后,地區在水資源的使用及再利用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幫助,使地區農作物在生產的過程中有充分的水資源可以利用,有效促進了地方農業的發展,促進了地區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小型水利工程加強小流域水土保持的措施
4.1 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
小流域水土保持是一項規模大且復雜的項目,在此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所以要想能夠創建完善的水土保持機制,提高水土保持的效率,就要全方位的引進國內及國際上比較先進的科學技術,在此基礎上還要對當地人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使人民群眾對水土保持有充分的了解。所以加強國內與國外的技術合作交流,以提高我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效率和水平。
4.2 實施退耕還林措施
擴大當地山林的覆蓋率,使生態環境的建設不斷擴大,從而提高水土資源的利用效率。具體措施主要包括:(1)因地置宜,制定科學、可執行的造林技術,從而提高山林建設的質量;(2)選擇合適本地區自然環境的樹木,或者選用多年培育的樹木及適應能力比較強的樹木,以增強山林樹木的存活率;(3)利用有效的空間,創建科學的生態系統。
4.3 與地方經濟的發展相結合
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的治理與保持工作對當地居民是非常有利的,在整治的過程中,就要和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相結合,充分考慮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在此過程中,不僅要保護自然資源不受損壞,還要注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及利用。使水土保持及水土資源的開發兩者相結合,將小流域水土保持的優勢變為地方人民的經濟優勢。能夠充分實現治理當地水土,從而改善當地環境,使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狀態。
4.4 創新傳統的開發方式
傳統的掠奪式的開發方式使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也使得當地經濟的發展處于停滯狀態,使地區處于“越開發越荒涼,越荒涼越窮,越窮越開發”這一惡性循環之中。要想徹底擺脫這一局面,就要改善傳統的開發模式,將原本的掠奪式變為有效的培養式,使水土保持處于自然規律的范圍內,尤其是地區的山林方面,進行開發之后要使其充分恢復之后進行二次開發。人們對于自然資源的破壞多一分,自然就會給人類帶來無盡的災難,如果人們能夠更加的愛護自然資源,那么自然資源就會為人們提供更多的商機及財富。
4.5 使自然資源相互協調
要想能夠有效的攔截并積蓄流水量,在整治的過程中就要運用梯田使山林、水量等之間的關系相互協調,使當地的樹木及山林都可保持較好的狀況,以此通過梯田中的坡面及溝道提高水土保持的作用,實現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目的。
4.6 經果林
栽植在坡耕地的樹種,造林后可間作矮桿豆類作物或林下種草;苗木栽植后應當及時澆水,要保證幼樹有適當水份供應,防止干旱;及時中耕除草,不讓雜草滋生和防治病蟲害;適時施肥;及時補植,春季發芽展葉后,對樹苗成活情況進行檢查,并及時補栽,適時定干;對已成活的幼樹,于春季發芽前,按整形定干要求進行定干,以便及時形成結果樹形。
5、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就要加大力度投入到水土保持工作中,實施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綜合治理,這對于地方經濟的發展現狀和今后的發展都是及其重要的,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元星.流域水沙變化對水土保持梯田措施的響應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
[2]劉原.小流域綜合治理研究[D].西華大學,2014.
[3]劉雪峰.甘肅黃土丘陵溝壑第三副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研究[D].甘肅農業大學,2014.
[4]伏圣豐.基于水土保持功能下的秦嶺南麓景觀藝術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