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源節水工程是利用地下固定管道和地上活動管道輸水,無需林地水溝和畦埂,比地面灌溉利用土地充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將水土保持意識、水土保持工作貫穿到城市的建設工作中,逐漸建立一個完善、有效的城市水土保持長效機制。
【關鍵詞】水土保持;預防;保護策略
水土保持賦予了利用水土資源、綠化美化環境、防治水土資源的流失等等。其中,防治水土流失涉及了防治土地荒漠化、防旱保水等內容,維護和提高土地生產力涉及了植物侵蝕、化學侵蝕、慎重考慮工程措施等內容,綠化美化環境則涉及了植樹造林、慎重使用復墾措施等內容。水土保持已不是最初的水土流失防治,即采取措施簡簡單單地把水土資源固定在某一個區域。
一、水土保持預防概論
為了能有效地達到水土保持效果,工程實施前應當結合項目區的實際,突出預防監督,實施以綠洲為主的重點治理方略。為了有效地預防本項目水土流失持續發生,在開發利用土地資源時,必須充分發揮水土資源利用率,這樣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態環境,尤其是對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情況將會得到有效改善處理,另外,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應當在注重開發的動態化,使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緊密結合,并能適應未來發展的要求。
二、防治城市水土流失的措施
1.加強城市管理,做好統籌規劃
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理念的提出,我國城鎮人口的比例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涌進城市,加上城市暫住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給城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帶來的負擔越來越重。需要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城市總體的統籌規劃中,站在有利于改善今后城市發展與生活、生產良好環境的角度,積極、合理地做好城市的合理布局與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由于城市建設水土保持工作涉及到多個方面以及多個行業,與城市居住者的利益有著較大關系,因此,應該由規劃部門、水保部門、林業部門、國土部門、環保部門等相關部門組成一個領導機構,重點放在對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協調上。實現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無障礙,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落實。
2.不斷加強城市植被管護
在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首先需要考慮居住環境與出行環境,針對舊城需要加快改進步伐,在舊城改造過程中需及時跟進綠化防護措施,保證改造區林草覆蓋率不降低。針對新城區,需不斷加強城市中居住區的綠化建設,加強管養,保持一定的林草覆蓋率;針對城市中部分長期存在的廢渣廢土積存區,需要以改善市容市貌為目的,栽種生命力強、經濟條件不高、易成活的植物。城市中市政路兩旁除非因特殊原因不能種植綠化植物外,均需要及時栽植綠化植物,有條件的地方在道路剪設置隔離帶,不斷排查城市中存在的空閑地、裸露地,結合周邊實際情況及時種植適地物種,不斷提高城市的林草覆蓋率,同時對已經種植的植被加強管養和維護,保證其能正常發揮水土保持作用。
對耕地的使用結構調整,重點是對其改造成集約型。如,可采取退耕還林的土地結構調整方式,可改造區域種植沙棘和護岸護灘林,有效地提高單位面積產值。對林地的使用結構調整重點是考慮林地區域的增加,保護河谷次生林。對草地的使用結構調整,重點是針對退耕還林的區域種植為人工草場。通過對土地利用結構的調整,林草用地比例相對增大,這將有利于項目區內水土流失程度的降低,以及有效地改善項目區內的生態環境。
3.加大懲處力度,遏制不法行為
為了保證城市建設的有效發展,針對一些嚴重的、典型的違反水土保持法行為需要依法進行處理。首先是針對開發建設單位的處理,造成嚴重水土流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全市樹立一個依法處理的典型,保證一定的威懾力。同時,生產建設活動損壞水土保持設施、地貌植被,不能恢復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應當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專項用于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其次,相關部門需不斷開展宣傳工作,加強開發建設單位的水土保持意識,提高公眾對水土保持的認識。
4.加強城市建設的水土保持工作
由于城市建設范圍較大,其中涵蓋了城市道路建設、房地產開發建設等多種開發建設工程。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應妥善處理永久棄渣和臨時棄渣,處理方式首先考慮與周邊其它在建項目進行溝通,盡量做到棄渣的綜合利用,若不能利用需及時運至指定渣土收納場。對于臨時棄渣則需做好攔擋防護措施,長時間堆置的棄渣還需在表面臨時覆綠,防止水土流失。在建設過程中,盡量保護原有植被,減少地表擾動。施工后期需及時跟進植物防護和綠化美化措施,既保持了水土又美化了環境。
5.注重城市企業水土流失的管理
近年來,不少鄉鎮企業進駐城市開發區,這些鄉鎮企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人口就業以及推動城市的發展,但是由于經濟條件差、缺乏水土保持觀念,生態保持、環境治理方面意識不強,因此,需要針對性地加強對鄉鎮企業的引導。加強鄉鎮企業的污染治理,避免污染向周邊地區蔓延,同時,需要不斷加強對企業、企業責任人、企業工作人員的水土保持工作意識的教育,增強人們對保護環境、治理生態環境的責任感,采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宣傳《水土保持法》。
結語
防治水土流失、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的仍處于關鍵時期,水土保持戰略對于指導水土保持工作開展意義重大,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同,無論在法律政策、理論研究方面,還是在實踐探索方面,都邁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目前在國家層面已經制定統一的水土保持規劃,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必要支撐和保障。可以預見,我國水土保持發展戰略重要性將日益凸顯,戰略體系的建立將進一步加快。在學習和借鑒國內外經驗的同時,總結成績和不足,推動中國水土保持發展戰略的建立和實施,全面推進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事業,保障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國會。晉西黃土區農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土保持效應研究[J]。人民長江,2013(08):28-34.
[2]王晉雨。植樹造林對礦區水土保持的重要性——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J]。能源與節能,2015(02):28-34.
[3]耿土鎖,徐建剛。福建省上杭縣水土流失原因分析與水土保持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1(06):28-34.
[4]王黎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應對措施淺析[J]。水利技術監督,2013(07):28-34.